韓玥
[關鍵詞]新媒體視角;新媒體觀念;兩會報道
2016年的全國“兩會”剛剛過去,在今年“兩會”報道中,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采用“同一現場、多重采集、合并加工、多渠道分發(fā)”的融媒體傳播方式,以廣播和電視這兩個傳統(tǒng)媒體平臺為采制、播發(fā)的原始載體,通過流程再造、媒體融合,極大地改善了“兩會”報道的鮮度、深度、角度。從傳統(tǒng)媒體平臺到新媒體平臺,多種媒體產品交相輝映,組合形成了立體融合的全媒傳播效果。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是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和黑龍江電視臺剛剛合并而來的傳媒機構,合并前的兩臺都有著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tǒng)。在新媒體大潮面前,如何克服“船大難掉頭”的一般規(guī)律,是首要解決的問題。經過積極探索,大膽嘗試,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成立全媒體新聞中心,作為融媒體的中央廚房,重新整合音頻、視頻、文字、圖片等新聞要素,再造流程,實現了傳統(tǒng)廣播電視的媒體平臺持續(xù)發(fā)力,微信、微博、網站、客戶端亮點頻現。
全新機制煥發(fā)全新活力。以小屏產品為例,微信微卡推送(HTML5互動技術)可以實現良好的用戶體驗,尤其受到受眾認可。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在“兩會”之前提前策劃,一改以往從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新聞中脫胎微信推送的做法,而是對于“兩會”的重要現場,保持多重采集,素材分發(fā)融合,合并加工,然后進行多渠道分發(fā),這種因融媒體傳播而生的生產方式,既活化了廣播電視傳統(tǒng)新聞內容,又保持了新媒體產品的活潑性。每逢“兩會”的重要節(jié)點,比如代表抵京剛剛到達駐地,我們就推出了微推《黑龍江“打頭陣”首批全國人大代表今日抵京》,在李克強總理發(fā)表《政府工作報告》后代表走出會場的過程中,我們推出了微推《“兩會”熱點引爆代表們的朋友圈》,在龍江代表團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之后,我們推出了微卡《“兩會”瞬間,龍江有風采》,在媒體開放日我們推出了《最是一年春來早》,這些微推的瀏覽量、轉發(fā)量均超過千次。
在實踐微信與廣播技術的對接過程中,本著“以微信平臺進行微信表達”的原則,在習近平主席參見黑龍江代表團審議之后,第一時間推出了微推《習近平參加代表團審議》《小翟訪談:總書記來到我身邊》,微卡《船歌唱到北京城》,瀏覽量均超過3000次,表現出重大題材第一時間推送的巨大威力。這組微信微卡推送從內容上看,精選了重大主題的精華內容,從制作上看,融入音頻、視頻、圖片、圖表、音樂和互動調查等融媒體的元素,并將核心觀點條目化,使得頁面形式更加適合微信閱讀,大大豐富用戶的視聽感受,也方便了用戶之間的分享。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這個重大主題,第一時間推出三個微推之后,傳統(tǒng)媒體平臺迅速出擊。廣播平臺發(fā)揮速度優(yōu)勢,記者結合龍廣新聞臺、龍廣交通臺、龍廣高校臺等廣播頻率的不同特點,各有側重地發(fā)回現場連線報道和口播報道,隨后以“前方加后方聯(lián)動”的方式,呈現細節(jié),深化主題。在電視平臺播發(fā)了會議消息《習近平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側記《最是一年春來早》,特寫《船歌唱到北京城》、訪談《總書記來到我身邊》等。在兩會會場之外,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也引起了黑龍江省各界強烈反響,如何展示好全省干部群眾深受鼓舞、干勁高漲的精神狀態(tài),是省級權威媒體的重要宣傳職責。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在總書記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當天就采制了大量反響報道。與以往同類報道不同的是,這次采制的各界反響不僅局限于收聽收看這種傳統(tǒng)形式,還加入了微信、網絡電視等新媒體元素,以融媒體形式報道反響盛況。如在《總書記囑托記心上》報道中,剛剛走出大會堂的全國人大代表孫斌給家鄉(xiāng)的合作社員發(fā)來微信,講述總書記對農民的關懷;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師生們通過網絡直播收看兩會特別報道,總書記提出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引發(fā)了這些年輕創(chuàng)客的共鳴……這些節(jié)目從內容到形式與微信微卡推送緊密勾連,互相借力,覆蓋受眾面更廣,實現了無縫傳播效果。
傳統(tǒng)新聞報道與微信微卡推送相融合,有效地填補了受眾的各種“碎片時間”,融媒體立體傳播“兩會”,成為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這次“兩會”報道的重要亮點,得到了廣大網友、聽眾、觀眾的認可的同時,也得到了廣大代表委員的熱情點贊。全國人大代表高春燕認為:“微信推送非?;钴S,很有可看性。與廣播電視報道互動密切,讓會場之外的群眾有親歷‘兩會之感”。全國政協(xié)委員付剛表示:“抓住了年輕手中的閱讀習慣,這正是媒體所需要的?!比珖舜蟠硖K艷華表示:“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對于老百姓把握一些教育或者其他領域的熱點問題、方針政策,很有好處?!?/p>
在這次“兩會”的融媒體實踐中,最深的體會是傳統(tǒng)媒體打造一支隊伍容易,按照融媒體的方式改造思維方式難。這種思維方式的改造恰恰需要在一次次融媒體的實踐中,得以提升。有了更多融媒體經驗,這支隊伍才能在探索中走得更遠。媒體融合能否成功,關鍵在人,因此,在今后的宣傳報道中,就需要建立一支適應媒體融合發(fā)展的多元人才隊伍,從實際出發(fā),積極引進、留住各類急需人才,補齊媒體融合發(fā)展專業(yè)人才缺乏的短板,要在加強對編輯記者培訓、提高其全媒體能力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和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探索媒體融合發(fā)展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辦法,形成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