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劍
《窗竹影搖書案上 山泉聲入硯池中》 劉連杰/作
很少見到如此古樸又飄逸的書法,其線質(zhì)痛快凌厲,而又有樸質(zhì)之感,字體端莊又不板滯,牽掣而平實。第一次賞劉連杰書法作品得如此印象。
其實,我和劉連杰并不熟悉,良勝兄日前把連杰的字發(fā)給我,并詢問此字可否?我初觀便叫好,不是因為良勝兄,而是此字的確有嚼頭。
劉連杰畢業(yè)于山西大學美術(shù)學院,獲美術(shù)學碩士學位,在校期間隨姚國瑾教授學習書法,主攻行草。平日練習基本上是臨摹古人,創(chuàng)作的比較少,有時也會趁著臨古帖以后的激情創(chuàng)作一兩幅字,指導老師姚國瑾教授卻說:“字不能亂寫,要筆筆得法,筆筆從古人來?!?/p>
畢業(yè)后,劉連杰就職于吉林建筑大學書法學院,從事書法教育、研究和創(chuàng)作工作。這時他迷上了米芾的“米體”,于是,他每日臨帖不輟。米芾的字講究韻致,用筆講求一個“活法”,并強調(diào)揮灑之間要盡如我意。說實在的,學習“米體”的人多,真正學好的人少。因為米芾寫字講究“筋、骨、皮、肉”,同時還要求“風神皆全”。寫米芾的字是有一定難度的,“字要骨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在用筆上米芾在正側(cè)、偃仰、向背、欹側(cè)、頓挫、提按無不表現(xiàn),所以,學習米芾的字在技法上要求甚高,另外,米芾出身于貴族,六歲便“日讀律詩百首”,過目成誦不忘,及至成年,米芾又游南方各地,廣交文人雅士,故而米芾的字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學習米芾的字不能只學表象,要深入必須讀書,劉連杰就拿出《歷代書法論文選》《中國書法史》進行精研細讀,幾年下來他不僅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有了領(lǐng)悟,在學識上也有了長進。于是,他再寫米芾不僅有筋有骨,在體勢、結(jié)構(gòu)上也不見人為雕琢的痕跡,更含著一股文質(zhì)的氣派。
一日,劉連杰把自己的字拿到老師那兒去請教,并想得到老師的贊揚,沒想到老師卻說:“古之書者,皆有己體。”老師的意思很明白,作為書家,不能滿足寫一種字,像別人簡單,自創(chuàng)難。如果要成功,必須要有自己的風格和書體。于是,他想到風格鄰近的王羲之?;氐郊遥譂撔难芯科鹜豸酥?,一邊臨帖,一邊體會,漸漸他的字米體融合進王體,這樣一來,劉連杰的字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字開始率意放縱,字字相連,層層疊進,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書法的章法上,劉連杰也有了自己的體會,其作品字行照應(yīng),運實為虛,達到一定的妙處。在結(jié)字時,劉連杰也是或大或小,一行之內(nèi),字字險絕,卻又和諧統(tǒng)一。形成了來自古人,又是自己的字體風格。劉連杰說:“師古不泥,應(yīng)該是我們當今人的追求?!?/p>
的的確確,劉連杰的字字中有古,卻又有今意。
難得!難得!
劉連杰簡介:
劉連杰,1987年生,山西新絳人,美術(shù)學碩士?,F(xiàn)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央美術(shù)學院第三屆蘭亭書法班成員,山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供職于吉林建筑大學書法學院。
主要藝術(shù)活動:第二屆“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質(zhì)兼美優(yōu)秀基層書法家展 入展(中國文聯(lián)、中書協(xié));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 入展(中書協(xié));首屆“長江杯”全國書法展 最高獎(中書協(xié));第三屆全國草書展 入展(中書協(xié));第二屆“趙孟頫獎”全國書法展 入展(中書協(xié));“朝圣敦煌”全國書法展·入展(中書協(xié));“金山嶺長城杯”全國書法展 入展(中書協(xié));首屆“孫過庭獎”全國行草書展 入展(中書協(xié));“乾元杯”全國書法展 入展(中書協(xié));“魏晉風度”全國書法展 入展(中書協(xié));《中國書法》年展 百名大學生提名展 入展(中書協(xié))。
蘇舜欽《大風》詩 劉連杰/作
秋半收獲登郊原,攲側(cè)小屋愁夕眠。是夜大風拔樹走,吹倒南壁如崩山。夢中驚起但呼叫,病仆未動徒豗喧。驅(qū)令燃火遍照燎,瓦甓狼藉滿我前。披衣抱枕欲避去,去此乃是曠野田。況時風怒尚未息,直恐涇渭遭吹翻。露坐不免念禾黍,必已刮刷無完根。六事不和暴風作,嘗聞洪范有此言。昔時大風禾盡偃,上帝蓋直周公冤。方今天子至神圣,惟恐臣下辜其恩。是何此風乃震作,吹盡秋實傷元元。有能返風起禾者,亦足表異知所存。至誠皎潔固不昧,時雖今古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