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興復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一些語文知識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語言實踐應用能力,而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就可以起到這個效果。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對于課堂教學中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藝術,為提高語文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溝通藝術。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溝通藝術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有效的溝通,對于提高教育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師生之間開展有效的溝通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巧妙利用課前導課進行溝通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應該合理把握師生溝通的時間,提高溝通的效率。教師可以在課前的導課時提前幾分鐘進入教室,利用這部分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使學生對于學過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回顧。這樣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語文知識的角色。同時,還可以很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保證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的時候,教師在導課階段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引導學生回憶朱自清寫過的《春》,讓學生回憶朱自清寫作的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會感覺所學習的語文知識比較簡單,更加容易理解。同時,教師找到了師生交流的共同話題,師生可以開展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二、開展提問教學模式,實現(xiàn)師生溝通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溝通,創(chuàng)新溝通的藝術和有效性。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這種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學的效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難以提升。所以,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提問式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傷仲永》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最后仲永泯然眾人矣?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道理,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啟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出這樣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思考,然后師生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教師可以與學生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表達能力。
三、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學習,鍛煉學生溝通能力
新課標提倡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合作探究學習,鍛煉學生探究思維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理解能力。在開展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并不是僅僅作為一個旁觀者,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了解學生對于不同問題的理解,最終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溝通適時檢測學生合作學習的成果,督促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古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開展合作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了解每句古詩的意思,李白寫此古詩所要表達的情感。在學生對于每句古詩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使學生可以以正確的方向進行思考。在與學生就古詩學習開展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一定的溝通藝術,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四、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溝通和交流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溝通藝術還包括師生之間情感的溝通和交流。師生之間只有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才會得到更好的保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才會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關心和關愛學生,與學生進行真誠平等的溝通和交流。教師要真誠地與學生進行溝通,與學生進行分享,這樣師生之間的溝通才會更加有效。教師要善于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進行思想情感的溝通和交流。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使其精神世界得到更加有效的豐富。
例如,在學習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師生情。然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加強情感教育和引導,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五、充分利用教學總結(jié)進行溝通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溝通還體現(xiàn)在教學總結(jié)階段的溝通。教學總結(jié)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總結(jié)的時候,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機會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師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學生對于課堂所學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在總結(jié)階段讓學生通過溝通對于所學內(nèi)容有系統(tǒng)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教師在總結(jié)的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讓學生進行知識總結(jié),使學生充分鍛煉表達能力,提高教學有效性。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對于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促進教育教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于語文教學中與學生溝通藝術的探究,找到有效增強師生之間溝通的方式。教師要善于抓住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時機,不斷豐富溝通的形式,創(chuàng)新溝通的內(nèi)容。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激發(fā)學生與教師溝通和交流的積極性,實現(xiàn)發(fā)展溝通藝術,提高溝通有效性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吳亞茹.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才智,2016(31)
[2]何彥紅.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水平探討[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6(05)
[3]董德華.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