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
不知從何時開始,中國人的各路熒屏幾乎被各路“上神”“小仙”“神獸”霸占。
電視劇遠的不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青云志》(其實還有《花千骨》),已經帶火相應的網絡小說。電影院里,觀眾嚼著爆米花剛剛看完馬特·達蒙和景甜在長城上打《山海經》里的神獸饕餮。這一邊,又一部以饕餮為主角的網劇《神獸麻將館》22日正式上線。其實在此之前,各路網劇早就是“玄幻仙俠”的天下了。
以前,人都說中國各種劇“婆婆多”“媳婦多”,現(xiàn)在又成了“神仙多”?有一種“美好”的解釋認為,“玄幻是中國人的科幻”,“好萊塢有黑科技,我們有神”。更多人說,玄幻扎堆是投資方在跟風——不論婆媳劇、抗日劇、諜戰(zhàn)劇、宮斗劇,劇劇皆“風”。這話自然在理,只是今天這風為什么吹在了“神仙”身上?
筆者認為,“玄幻仙俠”扎堆,本質上是當下市場對00后的一種迎合。市場是殘酷的,越來越被中年危機折磨的70后、80后,未必還有心思去琢磨“幾生幾世,哪兒有桃花”,但在二次元文化熏陶下長大的00后,正無憂無慮地成為“觀劇”主力。在他們眼里,或者說,一些編劇認為在他們眼里,玄幻仙俠是“二次元文化中國化”的完美載體,各路身披古裝“斗神打怪”的俊男美女,完全可以同時擁有“動漫氣”和“仙氣”。但不論在仙界還是凡間,好故事的前提永遠是“故事好”,良心劇的根基永遠是“有良心”?;仡欀袊鵁善粮鞣N經典,制作精良、表演用心都是共同的評語。
換句話說,玄幻也好,魔幻也罷,都是流行的表現(xiàn)形式,一個好故事的“內核”則是相對固定的。離了它,外表再玄幻,演員再俊俏,想勾人看到第二集,也難。相信各路仙俠都懂這個理,期待中國的玄幻劇再接再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