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巧會
摘 要:會話含義理論旨在分析說話者要表達的真正意圖,格萊斯會話含義理論中合作準側的提出是研究會話含義的一個重大突破。1994年攝制的《阿甘正傳》至今還受到熱捧,本文試從會話含義理論分析《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的語言特點。
關鍵詞:會話含義理論;合作準則;《阿甘正傳》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5--01
格萊斯會話含義理論主要是合作原則,包括量的準則、質的準則、關聯(lián)準則和方式準則,違反合作原則產(chǎn)生會話含義(何自然,1987)。運用會話含義理論分析電影作品,既可以剖析電影的語言特征也可以加深觀者對電影的理解。
一、會話含義理論
格賴斯(1975)指出,在交際過程中,只有交談者遵循一定的交際原則,雙方的談話才能被了解,因此交際過程受到一定條件制約。格萊斯將這一制約條件稱為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包括四項準則(何自然,2003)。
1.合作原則:交談時,交談者遵循一定的交際原則,雙方的談話才能被了解,對話才能繼續(xù)。
1.1范疇和準則:
1)質的準則:不說自知虛假的話;不說無足夠證據(jù)的話。
2)量的準則:說的話應包含交談目的所需信息;說的話不要超出所需信息。
3)關系準則:有關聯(lián),切題。
4)方式準則:避免晦澀;避免歧義;避免羅嗦;井井有條。
二、影片對話分析
《阿甘正傳》里許多對話都違背了合作原則,產(chǎn)生言外之意,運用格萊斯會話含義理論對部分會話進行分析來幫助觀者更好地理解電影。
1)A. Are you dumb, or just plain stupid?
B.Look, Im Forrest Gump.
“啞巴還是傻瓜”,別人已默認他不是傻瓜就是啞巴,但阿甘的回答卻是我叫Forrest Gump, 違背了量的準則和關系準則,但這一違背實際上是阿甘在證明自己不是傻瓜和啞巴。
2)A. Congratulations. How do you feel?
B. I got to pee.
肯尼迪總統(tǒng)接見阿甘問他入選全美明星隊感覺如何,阿甘卻說他想小便,這明顯違背了關系準則。但表現(xiàn)出阿甘單純,天真,直爽的性格,給電影增加了喜劇感。
3)A. I wanted to be your boyfriend.
B. That uniform is a trip Forrest.
阿甘對Jenny說想做她的男朋友,但Jenny的回答卻是你穿這件制服真帥,這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量的準則和關系準則。Jenny沒有直接回答阿甘的問題,但是Jenny的回答會讓阿甘認為Jenny接受了自己。
4)A. Do you ever dream, Forrest…… about who youre going to be?
B. Who Im going to be?
A. Yeah.
B. Arent I going to be me?
A. Youll always be you, just another kind of you. You know?
Jenny問阿甘有沒有夢想,其實際意義是問阿甘以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的抱負是什么,但阿甘沒有理解這一言外之意,同時阿甘的回答違背了量的準則。
5)A. My bus is here .
B. Is it the number 9?
聽他說故事的那個人說自己的車來了,其實是告訴阿甘她要走了,正常的回答應該是再見或者是謝謝你聽我講故事,但是阿甘卻問是九路車嗎,明顯違背了關系準則和量的準則。一方面說明阿甘不想讓他走希望她可以繼續(xù)聽自己講故事,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在等9路車去找Jenny,表現(xiàn)了阿甘當時激動和焦急的心情。
6)A. His names Forrest.
B. Like me!
A. I named him after his daddy.
B. He got a daddy named Forrest, too?
Jenny告訴阿甘他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Forrest實際上是告訴他這是你的孩子,正常的回答應該是這是我的孩子嗎?但阿甘并沒有理解Jenny的言外之意接著問Jenny難道他的爸爸也叫Forrest? 給人的感覺是阿甘傻里傻氣的。
運用會話含義理論對《阿甘正傳》中的對話分析可以得知,影片中大部分的話語都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某一準則或次則,但是原則的違背在某種程度上更好的塑造了片中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阿甘的單純,認真,無知,傻氣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觀眾的腦海里。因此格萊斯的會話含義理論在分析電影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人物關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結語
一部電影有沒有生命力,關鍵在其藝術價值,但是語言也發(fā)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中的語言特點及作用值得我們去剖析。在現(xiàn)實生活的對話中,會話含義理論也會被普遍使用。在說話時我們有時也會不理解他人的言外之意,當然別人的言語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在日常的對話中我們也會因答非所問話表意不清造成一些誤解。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掌握好會話含義中的合作原則。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自然.語用學筆記[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