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中心幼兒園 潘蓉蓉
淺析幼兒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中心幼兒園 潘蓉蓉
幼兒教學是我國教學的重要階段,對幼兒的智力、情商的開發(fā)有很大的影響,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推出,幼兒教學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幼兒教學是幼兒進行系統(tǒng)學習的基礎階段,如何在幼兒教學階段不斷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幼兒情商、智力的健康發(fā)展是所有幼兒教師關注的話題。游戲教學作為一種較新的教學方法,符合幼兒階段孩子的年齡特點。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淺析幼兒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幼兒教學 游戲教學 教學效率
幼兒階段的孩子,由于其年齡特點,具有很強的好玩心,我國傳統(tǒng)幼兒教學更加注重對幼兒學的教育,教師和家長都期望幼兒能夠在幼兒園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卻忽視了對幼兒心理、情商的培養(yǎng)。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只有他們強大了,我們的國家才有可能更加強大,但我想這里的強大不僅僅是智力的發(fā)展,還包括心理的強大,幼兒教育作為教育的基礎階段,其重要性顯而易見。游戲教育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鍛煉幼兒的認識能力,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能夠準確認識有關事物,了解相關知識,以此達到教學的目的,由此可見游戲教學的作用非常大。為了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認知、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們教師在采用游戲教學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團隊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精神,巧妙運用身邊的物件開展游戲,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游戲,最大程度上發(fā)揮游戲教學作用。
幼兒階段的孩子天性善良,其心理、智力都處在開發(fā)階段。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好玩心較重,喜歡接觸新鮮的事物,喜歡接觸大自然。傳統(tǒng)幼兒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往往更加注重對幼兒的文化教學,呆板枯燥的文化教學使得幼兒在學習時感覺痛苦萬分,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阻礙了幼兒情商的發(fā)展。通過《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學習,許多幼兒教師開始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嘗試開始采用游戲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將自己的教學重點轉移到對幼兒情商、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上,但由于經驗不足,或是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影響較深,一些幼兒教師在采用游戲教學時往往方法欠妥,完全采用游戲的方法,讓幼兒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游戲,卻忽視了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相關教育,因小失大,白白浪費教學時間。游戲教學的關鍵依舊在于教學,只是將原本呆板枯燥的教學方法轉變?yōu)橛螒?,使幼兒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進行學習。游戲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展團隊游戲,以此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精神。
例如,我在給幼兒階段的學生進行游戲教學時,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游戲,兩組之間進行比賽。第一環(huán)節(jié)是胸前夾球走,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兩人三足,第三環(huán)節(jié)是跳繩五個。最先完成的一組就勝利。整個過程中需要孩子之間互相配合、互相合作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個活動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在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對幼兒產生深遠的影響。
游戲教學作為一種較新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幼兒能夠一邊進行游戲,一邊掌握相關的知識,是一種符合幼兒心里特點的教學方法。幼兒游戲教學中,許多游戲都需要結合游戲工具開展,例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等但由于許多原因,有些幼兒園的教學條件有限,教學設備不足,尤其是一些農村學校、山區(qū)學校,這些學校由于經費有限,加上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對游戲教學不夠重視,導致幼兒園的可提供的游戲器材較少,嚴重影響幼兒開展游戲的熱情。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之余還應當想辦法擴充學校的游戲器材們,可以合理利用身邊的物品設計游戲。在平時也需要不斷的,努力的向學校領導傳達游戲教學的重要性以及作用,爭取更多的經費改善補充游戲設備。例如,搶椅子的游戲對游戲設備的要求較小,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搶椅子的游戲時只需要使用到幼兒平常坐著的椅子就可以,這樣既能夠帶領幼兒進行游戲,還可以彌補教學條件不足帶來的教學遺憾。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應當注意觀察,巧妙運用身邊的物品開展游戲。
游戲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tǒng)呆板枯燥的講學方式,而采用輕松、愉快的游戲方法開展教學,游戲教學的重點依舊在于教學,只是展現(xiàn)形式不同,一些教師為了順應趨勢,也會采用游戲教學,但由于經驗不足,往往只是讓幼兒地的自由活動,沒有真正發(fā)揮游戲教學作用。游戲教學的目的是使幼兒能夠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領悟相關的知識,促進幼兒智力、情商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教師在采用游戲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需要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教師在教學前先講教學規(guī)劃,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游戲方法,在講解完相關知識點后帶領幼兒開展游戲,幫助幼兒鞏固所學內容。以我的實際教學為例,在進行大班七以內的加法運算時,我先在課前進行了教學規(guī)劃,預計先教5以下的加法,準備在教學時帶領學生進行抱團游戲,以此來訓練學生對相關加法的計算。在實際教學時,我先告訴幼兒待會兒會開展一個游戲與接下來學習的本領息息相關,引起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在聽講的過程中更加認真。講解完知識我拿出一個箱子,里面放了寫有1—4的紙條,幼兒隨機抽取一個,然后我報一個數(shù)字,例如5,則1和4的幼兒、2和3的幼兒需要分別抱團,使兩人的數(shù)字之和等于5,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幫助幼兒掌握5以內的加法運算。
【結 語】
幼兒教學作為教學的基礎階段,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開展團隊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精神,促進幼兒情商的發(fā)展,巧妙運用身邊的物品開展游戲,彌補器材缺乏的不足,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游戲教學,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李鳳善.淺談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5(03)
【2】周璐.幼兒教學中游戲教育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