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鎮(zhèn)巴縣漁渡鎮(zhèn)中心小學 周昌菊
新閱讀
靈性課堂引領,無痕提升閱讀興趣
——淺談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策略研究
陜西省鎮(zhèn)巴縣漁渡鎮(zhèn)中心小學 周昌菊
閱讀是學生拓展知識面,提升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通道。但農村地區(qū),由教學條件相對落后,教學資源不足,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很深,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以自身講解為主,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導致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有效的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教師如何緊扣農村實際,靈性課堂引領,從而無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本文從靈性凸顯主體地位;靈性滲透閱讀技巧;靈性整合信息技術;靈性開展閱讀活動四個方面闡述。
閱讀興趣 主體地位 閱讀技巧信息技術 閱讀活動
閱讀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但在農村語文課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在閱讀教學時通常為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進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發(fā)揮,閱讀興趣不高。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小學語文閱讀興趣,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技巧,進而達到無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較小,在傳統(tǒng)教學時往往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剩下小部分時間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回顧,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力較差。同時,一些教師認為學生不會學習,教學時主要自己進行講解,師生之間的交流較少,教師無法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有效的進行下一步教學,學生也無法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打擊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時,教師要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使學生可以充分的進行思考,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我自己的教學為例,在閱讀教學時我通常會提前安排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包括文章中生字詞的讀音、含義、組詞等,通過自己的方法對文章進行閱讀,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對文章劃分層次,標出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在實際教學中,我會先提問學生文章層次的劃分意見,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下一步的教學,接著設置幾個與閱讀文章相關的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每組選出代表回答。整個教學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無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正處于發(fā)展階段,即便是閱讀較為簡單的文本,對他們來說還是有難度,閱讀技巧的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可以節(jié)省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學生進行文章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以課文《桂林山水》的教學為例,課文以總-分-總的形式開展,文章主體部分第二三兩節(jié)又是以總分的形式構成,學生自己在進行課文閱讀時,如果沒有準確掌握閱讀技巧,就會直接整篇課文進行閱讀,不利于提高閱讀效率,理解起來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先閱讀主體部分,觀察每一小節(jié)第一句話與后面幾句話的關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句為總起句,后面內容圍繞這句話展開,幫助學生掌握此類文章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
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氣氛較為枯燥乏味,學生感受不到閱讀學習的樂趣,農村小學教學條件有限,教師教學主要依托黑板板書進行,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往往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講的精疲力竭,但閱讀教學效果卻不佳。因此,拓展當前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措施,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之余應當不斷學習,了解最新的教學方法,將其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找到真正適合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軟件開展閱讀教學,拓展教學方法。
如在進行《兩小兒辯日》這一文言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教學,先給學生播放一遍文章閱讀的音頻,要求學生注意斷句位置,音頻結束后學生自行進行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語感;接著針對文中的文言字詞進行翻譯,包括詞性與詞意,將其與現(xiàn)代文中的詞性、詞意進行比較,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在課文整體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與此相關的視頻,有效的吸引學生,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較為理論化,一些教師認為開展閱讀活動意義不大,是在浪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主要以課堂上課形式為主,進行文章的講解和分析,學生需要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訓練,教學氛圍較為枯燥乏味,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其實,閱讀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全體學生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使學生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培養(yǎng)閱讀興趣,有利于學生進行文章的感悟,提高閱讀效率。
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青蛙和大雁》的閱讀教學時,由于這篇文章是低年級閱讀材料,學生的年紀較小,文章的內容又具有一定的童話色彩,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小組表演。學生以分角色進行演繹,教師允許學生進行合理的改編,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彩排,安排學生在某節(jié)課進行集體表演,根據(jù)學生的創(chuàng)意和整體表演感覺進行評分,學生為了獲得表揚,出于集體榮譽感,會積極的進行學習的演繹,充分調動其興趣。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在農村教學中,更需要教師結合具體實際,尋求有效的策略,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并在參與閱讀的過程中習得技巧,最終達到無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1】吳強.提高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效率的策略【J】.教書育人,2011
【2】鄭愛娟.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之我見【J】.學周刊,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