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清江中學 徐忠浩
設計“微問題”,開展微探究課堂活動
江蘇省清江中學 徐忠浩
微探究具有短、快、活等特點,教師要根據當前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問題,組織學生展開探究,在選題方面要更為靈活多樣化,促使學生能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學者馮為民在研究微探究時提出如何設計微問題是展開微探究教學的核心問題,決定了微探究的走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若要展開微探究教學則要妥善設計微問題,令教學有更好的效果。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設計好微問題首先要注意處理好點和面之間的關系,找到那些最具有價值的“點”進行提問,構筑起微探究的框架,而后再過渡到面。教師要注意所有提出的微問題都必須是為了促使學生理解“面”而設立的。要讓微問題具有步步深入的特點,教師可以抓住文本中的空白點、情結點等地方提問,以此作為突破口。
在學習《曹劌論戰(zhàn)》時,教師可以提出微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探究。如一開始可以讓學生抓住文章中的幾個點進行討論,如:“文章中談到莊公時說其‘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里是不是作者著重想要說明莊公具有‘肉食者鄙’的特點呢?”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開始了微探究,在分析中認為莊公雖然工作能力較差,“不能察”,但是卻知道民心向背的問題,因此能虛心地聽取下屬的意見,而這正是作為君王所必須要有的能力,故此莊公并非真的“肉食者鄙”。教師引導學生由點及面地分析,討論莊公的形象具有怎樣的特點。在分析中學生發(fā)現,莊公雖然將戰(zhàn)爭的勝利寄托在“小惠”上,還請求神靈保佑,但這是當時的社會常情,無需苛求莊公。另外,莊公還具有親自參戰(zhàn)、耐心聽取他人意見等優(yōu)點,故此該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閃光點。
教師在設計微問題時要注意所有提出的問題都必須建立在一定的框架之中,要兼顧到“面”。教師在提問時必須有宏觀而整體的頭腦,不能只是隨意地提出零散的問題,而應該注意提問的整體性。
微探究雖然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但是并非指微提問就必須越小越好。教師要注意微問題不僅切入點要小,而且還要注意提得夠精妙,有以小見大的效果。也就是說微問題必須具有能引發(fā)增值的效果,教師在提出微問題后,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引發(f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而教師則能根據學生的思考情況進行順勢而導,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
學習《故鄉(xiāng)》時,教師可以先提問讓學生分析文本中的某些細節(jié),進而順勢而導,讓學生分析這些細節(jié)描寫中能否看出人物的性格特點,能否看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如可以讓學生分析有關楊二嫂的一段細節(jié)描寫?!皸疃┮贿呣D身,一邊絮絮地說話,并順便將‘我’母親的手套塞在腰里,從這段描寫中能看出一些什么呢?”學生在微探究的過程中提出,這段細節(jié)描寫詳細地寫出了楊二嫂順手牽羊的行為特點。在教師的順勢而導之下,學生看出楊二嫂作為一個原本安分守己的良好市民在社會的侵蝕下漸漸變化,最后竟然染上了自私、偷拿等壞習慣。學生發(fā)現從這個小細節(jié)便能看出當時社會對于人們思想的毒害,由此能看出作者撰寫本文的真正意圖,理解作者本文的思想內涵。
學者汪永亮在研究微問題設計的規(guī)律時提出要處理好問題“小”和“精”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對所提出的微問題進行評估,讓這些問題成為學生微探究的引爆點,促使學生能以這些問題為突破口,學到文本中的精髓,進而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
在設計微問題時教師還要處理好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系。在組織學生展開微探究前,教師必然已經對微探究進行預設,并設計了相關的問題,而隨著微探究的不斷進行,教師要敏銳發(fā)現學生的問題和困擾所在,及時捕捉生成情況,提出補充問題,以調節(jié)微探究的研究方向,給學生一定的指導。
學習《孔乙己》時教師讓學生從一個動詞入手展開微探究,分析孔乙己為何要“排”出九文大錢,這說明了什么。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孔乙己的這個動作是對短衣幫嘲諷的反擊,他用這種行為炫耀自己的身份,這體現了其自傲的特點。此時有學生提出問題:“為何后文中孔乙己從衣服里‘摸’出四文大錢?”面對課堂生成,教師相機而動,引導學生繼續(xù)分析,將“摸”和“排”對比,分析這兩個動作的差別,感知孔乙己在做這兩個動作時的心理有何不同。學生認為孔乙己“摸”出大錢,這說明其生活拮據,十分舍不得這些錢,這和“排”形成鮮明對比,表現孔乙己的生活狀態(tài)出現了巨大變化,內心遭受嚴重摧殘。
在捕捉課堂生成情況時,教師要注意不斷引導學生完成既定教學目標,用微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促使學生逐步生成文本的意味,和文本進行深入對話。
如何在微探究中設計好微問題是一門學問,教師不能流于形式,而應該在關懷學生生命的基礎上設計微問題。教師要注意由點及面,層層深入地提出微問題;還要注意所提出的問題必須有增值效果;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生成情況調整提問的方向。除此以外,在設計微問題時教師還需要有一些注意的方面,如要優(yōu)化監(jiān)控,處理好引導和回答之間的關系等。只有注意到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提出微問題,積極開展微探究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