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程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重癥顱腦損傷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 60例急性重癥顱腦損傷患者, 根據(jù)治療方式將其分為采用手術治療的A組(52例)和采用保守治療的B組(8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A組存活率為51.92%顯著高于B組的25.00%, A組的死亡率48.08%顯著低于B組的75.00%, A組組間生存質量顯著高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根據(jù)急性重癥顱腦損傷的具體病情及時采取合適的手術治療, 積極開展救治, 預防并發(fā)癥, 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適合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 急性重癥顱腦損傷;手術治療;體會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4.039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建筑事業(yè)飛速發(fā)展, 高速交通工具普及, 導致顱腦損傷日益成為一種常見病。該癥主要是由外力因素導致的, 近幾年來的發(fā)生率逐漸升高, 居于各類創(chuàng)傷的前列[1]。尤其是急性重癥顱腦損傷, 病情危重, 而且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變化, 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 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 及時選擇有效的治療方式對患者進行救治, 對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4]。為了探討其合適的治療方式, 本院選取60例患者進行了臨床回顧性研究,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選取60例進行研究。入選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 并經(jīng)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確診, 格拉斯哥昏迷(GCS)評分為3~8分,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劇烈頭痛、意識模糊或嘔吐[5, 6]。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 將本組患者分為A、B兩組。A組52例, 男40例, 女12例;年齡18~73歲, 平均年齡(36.58±13.63)歲;其中交通事故致傷37例, 暴力致傷6例, 墜落致傷6例, 跌倒致傷3例;閉合性損傷38例, 開放性損傷14例。B組8例, 男6例, 女2例;年齡15~75歲, 平均年齡(37.15±17.29)歲;其中交通事故致傷5例, 暴力致傷1例, 墜落致傷1例, 跌倒致傷1例;閉合性損傷5例, 開放性損傷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分布、致傷原因分布以及損傷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A組 給予手術治療, 具體措施為:入院后行顱腦CT或MRI診斷, 明確損傷部位和嚴重程度。做好頭部備皮準備后, 送入手術室。若患者出現(xiàn)休克, 采取針對性的抗休克治療, 保持呼吸道暢通;若患者存在嚴重意識障礙, 應馬上行氣管插管;若患者有開放性傷口, 給予止血包扎。將頭皮切開, 翻開皮瓣, 于顱骨板作第一個孔, 讓血腫流出, 然后再作其他孔, 吸出部分血腫, 迅速降低顱內壓。注射大量脫水藥物, 并根據(jù)診斷結果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 具體術式包括: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直接開顱血腫清除術、冠狀開顱雙側去骨瓣減壓術等。術后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測, 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預防各種并發(fā)癥, 實施精心的術后護理, 開展科學的功能鍛煉指導。
1. 2. 2 B組 采取保守治療, 其準備和處理措施同A組, 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采取高壓氧、亞低溫和藥物治療等方式。同樣進行護理, 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評定標準參考[7], 分為存活、死亡。統(tǒng)計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A組患者術后存活27例, 死亡25例;B組存活2例, 6例死亡;A組存活率為51.92%高于B組的25.00%, A組死亡率為48.08%低于B組的75.0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 A組正常生活15例, 肢體癱瘓9例, 植物狀態(tài)2例, 精神狀態(tài)1例;B組植物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各1例, A組生存質量顯著高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發(fā)生急性重癥顱腦損傷后, 早期救治對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給予大劑量的皮質激素和脫水劑, 迅速控制腦水腫, 然后使用尼莫地平等鈣離子拮抗劑等藥物, 避免腦血管痙攣的發(fā)生, 并及時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保持呼吸暢通和有效循環(huán)[8-10]。顱腦損傷后, 顱內壓會迅速升高, 這是導致患者死亡和致殘的主要因素, 所以迅速降低顱內壓是搶救患者關鍵的措施, 可使用足量的脫水劑緩解顱內壓的目的, 爭取治療機會, 及時清除顱內學血腫, 因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同時, 急性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死亡與腦干損傷和腦水腫也具有密切聯(lián)系。可以應用脫水劑聯(lián)合治療, 對腦水腫進行持續(xù)控制。同時, 為了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 可以采用鎂制劑和糖皮質激素等藥物, 對興奮性氨基酸的分泌進行抑制, 并維持正常的血壓和腦灌注壓, 還可以保持呼吸道的暢通, 減輕腦部的二次損害, 預防腦缺氧。另外, 還需要對合并傷進行及時治療, 改善低氧血癥, 維持腦灌注壓[11-13]。
另外, 急性重癥顱腦損傷還有可能因為顱內壓的持續(xù)升高而形成腦疝, 長時間壓迫腦干, 進而導致不可逆性的缺血性壞死。同時, 顱內壓的持續(xù)升高還會導致腦灌注壓不斷下降, 產(chǎn)生廣泛的腦缺血, 而且缺氧的程度比較嚴重, 會引發(fā)全腦的繼發(fā)性損傷[14-16]。所以, 對患者進行早期、及時的手術治療, 可以有效預防繼發(fā)性的腦損傷, 緩解顱內壓。
目前, 各種手術方式都能夠有效控制腦腫脹和腦水腫, 可以有效預防腦疝加重和腦干損傷。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直接開顱血腫清除術、冠狀開顱雙側去骨瓣減壓術等是主要的手術方式, 在掌握手術指征的情況下, 早期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A組的存活率51.92%顯著高于B組的25.00%, A組的死亡率48.08%顯著低于B組的75.00%;A組生存質量顯著高于B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提示, 采用手術治療急性重癥腦損傷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綜上所述, 根據(jù)急性重癥顱腦損傷的具體病情及時采取合適的手術治療, 積極開展救治, 預防并發(fā)癥, 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降低病死率和病殘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適合進行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曉明, 查昀. 神經(jīng)節(jié)苷脂治療36例急性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療效分析.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3, 19(2):291-292.
[2] 馬現(xiàn)啟. 急性重型顱腦損傷手術治療體會.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5(3):95-96.
[3] 李衛(wèi)星. 手術治療急性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價值.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4(7):879-880.
[4] 李濤. 急性重型顱腦損傷不同手術時機療效分析的研究. 新疆醫(yī)科大學, 2016.
[5] 吳耀利. 急性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急診護理的臨床觀察與體會.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3, 30(17):35-37.
[6] 吳景榮, 朱榮江, 黃巧, 等. 早期大劑量納洛酮治療急性重癥顱腦損傷的效果觀察.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6, 14(3):500-501.
[7] 李育平, 張恒柱, 佘磊, 等. 納洛酮治療急性重癥顱腦損傷的Meta分析. 中華神經(jīng)外科疾病研究雜志, 2014, 22(3):204-208.
[8] 鐘孫福, 符興強. 重癥顱腦損傷的手術治療臨床觀察. 醫(yī)藥, 2015(14):154.
[9] 畢展建, 解潔. 重癥顱腦損傷手術治療效果探討.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5(19):95-96.
[10] 張歡, 石文健.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對比研究.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6(8):945.
[11] 丁錫武, 何宗敬.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 醫(yī)療裝備, 2016, 29(16):142.
[12] 任圣利, 金東起. 100例重型顱腦損傷的手術治療體會.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6, 10(2):106-107.
[13] 吳景榮, 黃巧, 王世偉. 早期應用納洛酮治療急性重癥顱腦損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20(34):163-164.
[14] 羅林, 唐尤佳, 柯尊良, 等. 兩種手術方式治療重癥顱腦損傷的臨床效果比較.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 21(3):173-175.
[15] 朱冠軍. 80例重型顱腦損傷的手術治療效果. 當代醫(yī)學, 2014(28):55-56.
[16] 馮振發(fā). 重型顱腦損傷急診手術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5(1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