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駿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行,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很多教師紛紛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力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在研究新的教學模式時,很多教師沒有對自己的班級進行深入調研,將別人的方法直接套用到自己班級的教學中,最后導致學生的成績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呈現(xiàn)出一定的下滑趨勢。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不適用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也逐漸被淘汰。新時期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這個過程中,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改以來,廣大教師發(fā)掘出很多教學模式,但是這些教學模式有利也有弊,很多教師在看到一種教學方法能成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后就不假思索地引用到自己課堂上,這種拿來就用的心態(tài)最后導致學生不知如何學習,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簡要談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一、對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思考
分組討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尤其是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分組討論學習這種教學模式適用的前提是學生在課前預習過,對課文有大致的了解和自己的見解。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將問題直接拋給學生,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對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的見解,在討論問題時總能迸發(fā)出無限的思維火花,而且學生之間的交流基本能夠圍繞著課文進行,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他們往往會得出令人驚奇的結論。比如《我若為王》這節(jié)課,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當成是文章的主人公,然后創(chuàng)設了很多不同于原文的情境。但是分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也有缺點,這些缺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無論教師如何努力分組,總會有學生在討論的時候心不在焉,或者干脆就討論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2)學生的思維水平有高有低,教師設計的題目有的學生能夠很快回答出來,最后導致一個人帶領一個小組的情況出現(xiàn)。(3)有一部分學生對成績好的同學有依賴心理,討論問題時不積極,將所有的問題都拋給組內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自己只負責闡述等。這些問題不一而足,教師在應用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班級內的實際情況。
二、對情境教學模式的思考
在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模式中,情境教學的模式也頗受眾多教師的歡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模擬作者或者文章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對這些人物的心理進行揣摩,進而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比如《吶喊》這節(jié)課,筆者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文章中不同的角色,然后讓學生試著揣摩這些人物的所思所想,并讓學生假設自己處在當時的情況下會做出什么樣的事情。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中人物的理解,筆者給學生分配了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講臺上進行“表演”,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體會文章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緒變化。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迅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但是這種教學模式適用的范圍比較窄,只適用于那些具有對話式的文章教學。教師在運用這種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時刻銘記教學目標,不能讓這種教學模式流于“表演”這種形式,使學生忘記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
三、對提問式自學教學模式的思考
提問式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將新課程中關鍵性的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進行自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地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理念,教師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理解課文,獲得新的知識。教師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完全就是知識的引導者,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思維的方向。這種教學模式應用到高中語文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完全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為了達到教育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在學生都對問題思考之后進行提問。這種提問一方面是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地思考問題,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值得思考的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但是在表述的過程中始終有所欠缺,對很多詞語的運用也不盡如人意。最后還是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補充。在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時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問題的思考理解課文。
總之,在新課改的不斷推動下,新的教學模式被一個一個地開發(fā)出來,教師在運用這些教學模式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班級實際,必要時還可以將各種教學模式進行拆分、組合,使其成為符合自己班級的新的教學模式。我們相信,只有正確運用恰當?shù)慕虒W模式、方法,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丁玉萍.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1).
[2]劉曉寒.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