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學齡前聽障兒童口腔共鳴障礙的特征研究

      2017-03-24 00:05:52鄭慧麗趙江萍肖永濤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7年3期
      關鍵詞:后位下頜共振

      鄭慧麗 趙江萍 肖永濤

      近年來,隨著新生兒聽力篩查的不斷普及和聽力診斷技術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聽障兒童得到及時干預,盡早地進行康復訓練,使得其語言的形成和發(fā)展得到了保障。聽障兒童由于聽力障礙導致的下頜、唇、舌、軟腭等共鳴器官出現(xiàn)的功能性運動障礙,從而引起口腔共鳴障礙,造成發(fā)音不清,音質異常等[1]?,F(xiàn)階段國內對學齡前聽障兒童口腔共鳴特點分析較少,學齡前3~5歲正處于言語發(fā)育的黃金時間,了解此階段患兒的口腔共鳴障礙特點,可以為語訓提供指導依據(jù),幫助聽障兒童更好地獲得語言。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杭州市愛誠康復中心、杭州聾兒康復中心以及襄陽市啟聲聽覺言語開發(fā)學校的3~5歲語前聾聽障兒童共30名,男女各半,其中3歲、4歲、5歲年齡段的兒童各10名,助聽后聽閾評估為最適或適合,均已接受半年以上語訓,具備一定的發(fā)音能力,可以進行簡單交流,且無其他疾病。對照組為普通幼兒園中健聽兒童30名,男女各半,各年齡段10名,采用游戲測聽和聲導抗排除聽力問題。

      1.2 研究方法

      測試環(huán)境背景噪聲低于45 dB(A),錄音設備為帶專業(yè)聲卡和線性輸入端口的筆記本電腦,單向麥克風,前置低通放大濾波器(參數(shù)為濾波20 kHz,增益40 dB)錄音軟件為PRAAT軟件,采樣頻率為44100 Hz。錄音時麥克風傾斜45°,讓兒童端坐于電腦前,距離麥克風10 cm,在舒適狀態(tài)下用標準普通話進行發(fā)音,要求發(fā)音平穩(wěn),/a/、/i/、/u/每個單韻母發(fā)音時間不少于2 s,每個韻母錄音3次通過線性預測譜提取平穩(wěn)段的共振峰F1與F2,取3次錄音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

      表1 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共振峰/a/F1、/i/F2、/u/F2值(Hz,x ±s)

      1.3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獨立樣本t檢驗對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顯著性檢驗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共振峰/a/F1、/i/F2、/u/F2比較

      對30例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共振峰/a/F1、/i/F2、/u/F2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聽障兒童的/a/F1、/i/F2均極顯著低于健聽兒童(P<0.001),/u/F2均極顯著高于健聽兒童,兩組兒童的/a/F1、/i/F2、/u/F2均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01),見表1。

      2.2 聽障兒童與正常兒童的口腔共鳴障礙情況比較

      口腔共鳴障礙可分為前位聚焦、后位聚焦、喉位聚焦和混合型(同時兼有兩種以上聚焦類型)。根據(jù)杜曉新[2]等對共鳴障礙評估的原理與方法中對口腔共鳴障礙類型的評判標準,本實驗30名聽障兒童中發(fā)/i/音F2異常的有4人(13%),發(fā)/u/音F2異常的有20人(67%);正常兒童中發(fā)/i/音F2異常的有1人(3%)。30名聽障兒童中有21名(70%)存在口腔共鳴障礙,其中前位聚焦障礙17名(57%),后位聚焦障礙1名(3%),混合聚焦障礙3名(10%),正常兒童中有1名(3%)存在后位聚焦。詳見表2,3。

      表2 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口腔共鳴異常的指標[n(%)]

      表3 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口腔共鳴異常的類型[n(%)]

      3 討論

      3.1 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口腔共鳴參數(shù)及異常情況分析

      共鳴障礙是言語形成過程中由于舌、唇、軟腭等共鳴器官運動異常,導致共鳴腔體積異常,使言語聚焦點出現(xiàn)偏差,從而影響共鳴效果[1]。核心單韻母/a/、/i/、/u/處于口腔中3個極點位置,/a/舌位最低,與下頜運動有關,而/i/舌位最高、最靠前,/u/舌位最高、最靠后,并且第一共振峰F1反映咽腔的大小和共鳴狀態(tài),與舌位高低間存在反向關系,舌位越高,頻率越低,反之則相反;F2反映口腔的大小和共鳴狀態(tài),與舌位前后間存在同向變化關系,舌位越向前,頻率越高,反之則相反[3]。故測量聽障兒童核心單韻母/a/的第一共振峰F1(aF1)、/i/的第二共振峰F2(iF2)以及/u/的第二共振峰F2(uF2),來分析聽障兒童的口腔共鳴特點、言語聚焦問題以及判斷該兒童是否存在口腔共鳴障礙。

      核心單韻母/a/、/i/、/u/在發(fā)音時對構音器官的要求各不相同。發(fā)/a/時下頜應向下運動,舌處于低位,F(xiàn)1反映下頜向下運動的情況,該值越小表示下頜運動范圍越小[4],本次實驗中學齡前聽障兒童的/a/F1顯著低于健聽兒童的/a/F1,說明聽障兒童的下頜運動范圍較正常兒童更小,運動受限,導致共鳴腔增大。由于共振峰隨著共鳴腔的增大而減小,因此聽障兒童/a/F1小于健聽兒童,提示不存在喉位聚焦的傾向。發(fā)/i/時下頜和軟腭應上抬,同時舌體向前方運動。聽障兒童的i/F2顯著低于正常兒童的/i/F2,說明聽障兒童發(fā)音時舌向前活動幅度小于正常兒童,舌位靠后,向前運動有障礙,導致共鳴腔增大,提示存在后位聚焦的傾向。發(fā)/u/時下頜、軟腭應上抬,舌體向后方運動,聽障兒童的/u/F2顯著高于正常兒童的/u/F2,說明聽障兒童的舌向后運動幅度小,舌位靠前共鳴腔減小,提示存在前位聚焦的傾向。由于聽障兒童常存在下頜運動受限,影響咽腔的共鳴,同時,舌的運動存在不同程度功能性障礙,影響口腔的共鳴,因此,聽障兒童常存在口腔共鳴障礙。本研究中30名聽障兒童有21名存在口腔共鳴障礙,發(fā)生率為70%。其中前位聚焦障礙17名(57%),后位聚焦障礙1名(3%),混合聚焦障礙3名(10%)。本研究中正常兒童也有1名兒童/i/F2偏低,為后位聚焦,可能與其平時的發(fā)音習慣不佳有關系。

      3.2 聽障兒童口腔共鳴障礙的原因分析

      聽障兒童出現(xiàn)的下頜運動受限、舌位靠后、下頜與舌的協(xié)同精細動作不良致使其共振峰與正常兒童相比有明顯差異,造成了共鳴障礙,影響其言語的清晰度。聽障兒童普遍存在共鳴障礙,其原因可能是助聽器的增益不夠,補償不佳或聲音輸入失真導致聽障兒童獲取的言語信號不完整[4,5]。

      聽覺系統(tǒng)、中樞和發(fā)音器官結構和功能的成熟程度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重要前提[6]。聽障兒童開始配戴助聽器的年齡越大,其與同齡人的聽齡差距越大,加之助聽器的補償不能使之達到正常水平,因而聽覺系統(tǒng)得到的聲音刺激不夠多,可能導致聽覺系統(tǒng)和聽覺中樞發(fā)育遲緩的問題,非正常的聽覺功能不能對自身言語進行監(jiān)控也會導致輸出言語信號時存在諸多問題。另外,雖然大多數(shù)聽障兒童的發(fā)音器官正常,不存在器質性病變,但由于長期不使用或利用不全面,導致舌肌僵化,各發(fā)音器官配合不協(xié)調[7]。發(fā)音器官的功能性病變也是聽障兒童易存在口腔共鳴障礙的原因。

      綜上所述,聽障兒童即使經過一定的康復訓練,與健聽兒童的口腔共鳴依然存在差異,口腔共鳴障礙的比例很大。因此,對于學齡前聽障兒童應根據(jù)口腔共鳴障礙的類型及特點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加強下頜與舌的運動訓練,提高聽障兒童口部精細運動能力,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言語康復訓練,改善言語清晰度。

      [1]黃昭鳴,杜曉新.言語障礙的評估與矯治[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82-85.

      [2]杜曉新,王蕾,盧紅云,等.共鳴障礙評估的原理與方法[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1,3:68.

      [3]葉蠻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48.

      [4]陳佼佼,萬勤,張青,等.學齡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口腔共鳴特點的比較研究[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3,21(3):233.

      [5]萬萍,黃昭鳴,周紅省.口咽腔共鳴障礙患兒測量與矯治的個案研究[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8,16(4):332.

      [6]夏靜宇,管燕平,薛永強.4.5~5.5歲聾兒與正常兒童語音清晰度的比較[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8):707.

      [7]黃振美.聾兒語訓初探[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5,18(4):80.

      猜你喜歡
      后位下頜共振
      論后位繼承制度的適用價值與立法構建*
      SPECT雙探頭前、后位顯像分別測量腮腺功能的比較研究
      安然 與時代同頻共振
      選硬人打硬仗——紫陽縣黨建與脫貧同頻共振
      當代陜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22
      后位子宮會影響懷孕嗎
      CTA 中紡院+ 化纖聯(lián)盟 強強聯(lián)合 科技共振
      CBCT對下頜磨牙根分叉病變的評價
      磨骨術在下頜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應用分析
      改革是決心和動力的共振
      有禮貌
      好孩子畫報(2014年2期)2014-03-07 22:17:24
      广宗县| 潮州市| 海口市| 图片| 萨迦县| 南华县| 和静县| 登封市| 祥云县| 左贡县| 临洮县| 黄大仙区| 辽宁省| 芦溪县| 察雅县| 新乡县| 武鸣县| 恩施市| 舞阳县| 嘉祥县| 三明市| 光泽县| 大同市| 庄浪县| 醴陵市| 永新县| 古交市| 曲松县| 靖州| 岑溪市| 肥西县| 女性| 南乐县| 平遥县| 平邑县| 镇宁| 九江市| 罗山县| 清苑县| 武平县|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