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關鍵詞】 愛情詩文;教學策略;常規(guī)套路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101—01
中學語文課文選材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所選篇目的可學習性很強,許多篇目不僅可供學生欣賞其精美的語言,理解其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同時也有對學生人生觀、社會價值觀形成正確引導作用。初中七——九年級六冊課文中,有一類文章對教學有很大影響,它們就是愛情詩文。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選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女兒的信》,這是最直觀最典型的談什么是愛情的文章。下冊選了《詩經(jīng)》中的《關雎》、《蒹葭》,以及莎翁戲劇《威尼斯商人》等,這些詩文的教學到底該怎樣面對?
而中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思想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愛情沒有正確認識,更不會把握,出現(xiàn)為時過早的異性好感,可是現(xiàn)在中學課文中卻有一些有關愛情的篇目,作為語文老師,是欲說還羞,還是光明坦蕩,正確引導?我本人認為:打開天窗說亮話,擺正心態(tài),大膽地與學生談愛情,正確引導,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具體來說,我實施了以下幾種辦法。
(一)輕車熟路,先走常規(guī)套路。像其它課文一樣學習這類詩文,理解文意、主人公形象,感知文章主旨及作者表露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學《給女兒的信》時,先讓學生認識作者,再走進課文,讓學生復述故事,當學生講到關于男人女人一輩子的愛情歷程時,學生可能會大笑、臉紅,而這時,教師就要克制自已,不要指責學生的笑,用很自然的語氣語調(diào)講解,要讓學生對愛情有正確的認識。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就像我們的父母,他們創(chuàng)造了我們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人類美好的生活。他們生死相依,眼神中流露的真情惹怒了上帝,上帝懲罰他們變老,而他們依然衷情不變,上帝怒不可遏,就讓他們中的一人死去,但死也無法改變生者對愛情的忠貞,上帝無可奈何只好讓步。從故事情節(jié)中學生們真正感受到愛情的力量太神圣了,主人公對愛的執(zhí)著的形象也給學生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作者蘇霍姆林斯基對愛情的看法就包含在故事里,感情傾向顯而易見。讓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到以上內(nèi)容,自然會對愛情有認識,如果教師逃避、輕描淡寫,或羞羞答答,則更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會模仿大人去嘗試愛情,因此不必羞澀而要光明磊落地談愛情,學習效果一舉兩得。
(二)曲徑通幽,營造優(yōu)美的氛圍后再步入主題。在教學《詩經(jīng)》時,則先讓學生通過各種辦法了解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再配樂范讀《關雎》,《蒹葭》,讓學生在音樂中感知詩的音樂美,節(jié)奏美,同時讓學生也美讀兩詩,有初步感受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把握詩的畫面美及情感美。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語言極力贊美男主人公對女子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到的強烈思念,思念到展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的程度。這會讓學生明白《關雎》這首詩的魅力如此強烈!再如《蒹葭》中那種環(huán)境渲染,主人公追尋意中人的畫面美,讓學生在腦海中想象并口頭描述出來。這時,學生會感知這就是詩的意境美,還要別忘了引導學生認識主人公對意中人追求的執(zhí)著精神美是本詩歌頌的主旨。品味了這些,學生也會體會到上古時代作者對愛情的執(zhí)著精神的盡情贊美。這堂課上學生聽、讀、說,感知品味了愛情詩給人的美的享受,在學習中,學生對愛情的認識也就健康而正確,純潔而美好,自然收獲就在其中了。
(三)主次分明,首先學習主體,其次點出關涉點。像《威尼斯商人》中關于巴薩尼奧與鮑西婭,葛萊西安諾與尼莉莎兩對情人,他們都甘為朋友兩肋插刀,忠于愛情的精神雖然不是“法庭審判”這場戲的主要內(nèi)容,但也涉及愛情,也要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愛情的力量可救人性命。也讓我們感知愛情的美好與溫馨,關涉到愛情的地方哪怕微小,如處理不當也會讓學生認識朦朧。因此,打開天窗直接說明愛情的美與力量,倒是好方法之一。
(四)大膽抒情,學寫結(jié)合。學完每一篇愛情詩文,讓學生暢所欲言,在周記中談談自已的收獲,大膽地談詩文的美及愛情的美而且神圣,一旦把話說亮了,學生們也就不會害羞,不會暗中搞地下戀愛了。正如蘇霍姆林斯基給女兒的另一封信中也談到自己對愛情的認識:“人的愛情,不僅是美好、誠實、堅貞的,同時也應該是理智和慎重的,機警和嚴肅的,只有那樣的愛情才能帶來歡樂和幸福。”讓學生明白這段話的含義,認識愛情是要負責任的,是理智和慎重的,是機警和嚴肅的,真正做到不到戀愛季節(jié),決不踏上愛情之路,否則收獲的就是一枚酸澀的果子。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