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逐漸普及,新課改深入實施,學前兒童的美術教學也日臻成熟,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美術教育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通過探索根據(jù)兒童美術特點,培養(yǎng)兒童美術興趣;從豐富美術表現(xiàn)形式,提升兒童綜合素質和科學實施評價機制,尊重兒童創(chuàng)造個性三個方面,簡要論述了幼兒園美術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以此豐富兒童情感世界,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興趣;評價;方法
兒童是天才的畫家,他們都喜歡畫畫,同時,畫畫也成為他們的第二種語言。有一個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他在畫紙上“大刀闊斧”地畫了一幅“畫”,我就問他:“你畫的這是什么?”他說:“長頸鹿?!碑敃r我以為他只是胡亂一說,沒在意。后來他旁邊的小朋友又問他:“你畫的這是什么?”他依舊說:“長頸鹿?!笔堑?,他畫的就是他的“長頸鹿”。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爛漫的,他們會把天馬行空的想象通過自己的畫筆表現(xiàn)出來。然而兒童這種繪畫的天賦和潛能如果不挖掘和培養(yǎng),就會逐漸被磨滅。幼兒園的美術教學,就是要發(fā)現(xiàn)并挖掘不同幼兒的閃光點,并將其培養(yǎng)成為一生受用的
能力。
一、根據(jù)兒童美術特點,培養(yǎng)兒童美術興趣
“興趣,是刺激幼兒學習的最好形式?!痹谡n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兒童營造一個和諧、寬松、自由的創(chuàng)作氛圍,讓兒童能夠以一種放松、自由的心態(tài)參與畫畫,在作畫的過程中,愿意并能夠用自己喜歡的、獨特的、個性的方式去表達、表現(xiàn)并釋放自己,真情流露,真正快樂地畫畫。
學前教育是兒童美術教育的啟蒙階段,在這里,并不是要求兒童了解多少美術知識,掌握多少美術技巧,而是通過美術教學,奠定兒童對于美術活動積極和喜愛的參與態(tài)度,初步培養(yǎng)兒童獨立觀察、獨立審美的能力。同時,發(fā)揮美術的情感教育功能,幫助兒童建立積極、自主、自信的情感態(tài)度,促進其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二、豐富美術表現(xiàn)形式,提升兒童綜合素質
1.多種渠道,引入豐富的教學活動。傳統(tǒng)的繪畫教學中,課堂上多是以教師講解、示范,孩子完成作品為主的教學形式,不僅形式單調枯燥,而且在教學效果上,學生也只是提高了模仿能力。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嘗試采用多種多樣的繪畫形式,包括繪畫工具,操作步驟等多方面上的改變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保持學生的新鮮感。目前適合學前兒童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的種類很多,如手指畫、吹畫、蠟筆畫、水粉畫等,還有多樣的手工操作,如折紙、捏泥土、剪貼等。我會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的不同以及繪畫基礎的差異,選擇不同難度、復雜度的項目,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多方引導,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美術活動中的審美感知,主要是對于“美”的感知。這就需要教師在美術活動中對于幼兒的思維進行著重引導,使其能夠在觀察、思考和想象中,概括出事物的共性和個性。一次教研活動中,任課教師看到好幾個孩子拿著落在地上的黃色葉子“翩翩起舞”,于是她想到在課堂上讓學生用樹葉來作畫。首先,讓孩子們收集自己喜歡的樹葉。上課時,教師將收集的樹葉帶來,并給孩子們展示了對于樹葉的“重組”過程,很快呈現(xiàn)出一幅“樹葉畫”。學生看到之后,都躍躍欲試,于是教師將孩子們分成小組,讓他們根據(jù)樹葉形狀、顏色的不同,一起探索、組合樹葉,進行創(chuàng)作。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不僅觀察能力得到了發(fā)展,而且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3.多樣形式,提高兒童的基礎技能。基本技能和技巧的學習是幼兒美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之間是相互促進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來帶動實踐環(huán)節(jié),如講述法和演示法相結合,一邊展示圖片或者實物,讓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一邊通過講解和示范,讓學生掌握繪畫的技能,雙管齊下,提高兒童的基本繪畫技能。
三、科學實施評價機制,尊重兒童創(chuàng)造個性
傳統(tǒng)美術教學中,教師對于幼兒作品的評價,總是在“很像,不錯”“一點也不像,再畫”等,總是以“像”和“不像”來評價兒童作品的好壞,這樣的評價,只會讓學生在“照貓畫虎”的路上越走越遠,始終不能得到具有創(chuàng)意性的美術作品。因此,教師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在繪畫活動中,教師要隨時觀察兒童的情緒,給予他們及時的引導和幫助,傾聽他們內心的創(chuàng)作想法和感悟,抓住閃光點,并有意識地引導,鼓勵學生將其大膽地表現(xiàn)出來。此外,教師還應根據(jù)幼兒繪畫基礎水平的差異進行合理的定位,展開分層的評價,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
總之,幼兒美術教育旨在讓學生在啟蒙階段接受美的熏陶和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感知觀察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夠自己用色彩描繪多彩人生。
參考文獻:
[1]孔起英.藝術教育中的審美感受與創(chuàng)造[J].江蘇少兒出版社,2003.
[2]李萍.幼兒園美術教學有效性探討[J].教育管理與藝術,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