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禮
擁有一技之長就夠了?有時短板也致命
文/周禮
短板決定孩子能盛多少水。
我經(jīng)常聽到人們這樣說:只要孩子有一技之長,將來就不用為他的前途擔心。事實上,很多家長也是這樣做的,君不見,各種特長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嗎?為了培養(yǎng)好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家長可謂煞費苦心,揮金如土。孩子擁有一技之長真的能縱橫天下嗎?一些學者和專家說,未必如此!
在20世紀,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叫做短板理論,或稱木桶原理。說的是,一只木桶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但決定它水位高度的,不是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若要想使這個木桶盛水量增加,就只有換掉短板或?qū)⒍贪寮娱L才行。
如果說,我們把一個孩子比做一只盛水的木桶,那么桶底代表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智力水平,最長的那塊木板代表了孩子的優(yōu)點,最短的那塊木板則代表了孩子的弱點。根據(jù)這個理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身體健康和智力水平?jīng)Q定了孩子能不能盛水,而最短的那塊木板則決定了孩子能盛多少水。如果只注重孩子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忽略了孩子最短的那塊木板,那么無論最長的那塊木板如何延伸,終究注定了孩子成不了什么大器。
前些天我遇到朋友阿正,不由得問起他兒子考了個什么大學,阿正搖了搖頭,嘆息著說:“唉!別提了,就五分之差,結(jié)果與重點大學擦肩而過?!痹瓉戆⒄膬鹤悠?,除語文差一點外,其它學科都十分優(yōu)秀。本來阿正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可孩子對語文不感興趣,于是阿正就想通過提高其它學科的成績來彌補語文的不足,但他萬萬沒有料到,語文最終還是拖了后腿,導(dǎo)致了這次考試的直接失利。阿正后悔不迭地說:“要是當初對語文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多花一點時間在上面的話,提高十來分肯定是沒問題的。”阿正他兒子的遭遇正好印證了彼得的短板理論,即便其它學科成績再好,只要有一科不行,它就會影響到整體的分數(shù)。
當然,從一個孩子未來的發(fā)展來看,學習成績也只是組成整個水桶的一塊木板而已,并且不是最關(guān)鍵的那塊,其它方面還包括:思想品質(zhì)、為人處事的能力、生活能力和交際能力等。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只看到了最長的那塊木板,卻忽略了最短的那塊木板。記得曾看到過這樣一個報道: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竟然不知道如何剝雞蛋殼,如何乘坐公交車,如何辨別回家的路……可以說,除了學習成績優(yōu)秀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試想,這樣一個人進入社會后,他能獨當一面,能擔當大任,能幸福地生活嗎?
在孩子成就事業(yè)的路上,可能往往因為某一方面的缺陷或薄弱環(huán)節(jié),而最終導(dǎo)致了自己的失敗。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它不是讓我們忽略短處,而是讓我們正視自己的優(yōu)缺點,最終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將孩子最短的那塊木板找出來,并讓它與最長的那塊木板一同成長,那樣才能讓木桶裝更多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