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2017-03-28 05:46:29符慧藝李林香吳清哲班品葵
      成功 2017年4期
      關鍵詞:心理素質院校心理

      符慧藝 李林香 吳清哲 班品葵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廣西南寧530006

      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符慧藝 李林香 吳清哲 班品葵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廣西南寧530006

      本文主要探尋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及其出現(xiàn)的原因,通過多種渠道、相關案列來分析他們心理問題趨向,對其提出良好的解決措施和方法,以期促進健康優(yōu)質人格的塑造、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的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高度統(tǒng)一。

      獨立院校;心理素質

      一、引言

      精英主義是中國大學的主流教育模式。但近幾十年來,高等院校作為學術機構的權威性受到了市場經濟沖擊,而獨立院校作為這一經濟體制下催生的產物,有著其獨特性和普遍性。對此,在反思社會功利與個人理性之余,良性引導獨立院校的大學生心理行為轉變有其現(xiàn)實意義,是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近年來,突出的心理問題在一部分大學生群體中顯現(xiàn),從而做出對自己生命、對家人不負責的行為偶有出現(xiàn),因此可通過下面幾個真實案例來分析他們心理問題的狀況。案例如下:

      案例1.

      2009年12月29日,湖南某高校一名大三學生在宿舍里自殺身亡,據(jù)悉,他曾因患有精神憂郁癥而休學一整年。

      案例2.

      2011年3月3日,福州某高校一名女大學生由于無法承受失戀的痛苦而自殺身亡。

      案例3.

      2017年3月7日,廣西南寧某職業(yè)技術學院一名男生因和父母溝通中不能達成共識,情緒過激,從宿舍樓5樓縱身躍下,后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二、現(xiàn)狀分析

      獨立院校中的學生大多來自兩種家庭,一種是完全能支持高昂學費比較富裕的家庭,而另一種是難以承擔高昂學費的普通家庭,這種兩極分化的現(xiàn)狀在獨立院校特別顯著,導致了學生在心理素質狀況上有其獨特性。但是作為90后這個大群體,當代大學生又有這個時代賦予的普遍性,尤其體現(xiàn)在生活上獨立性差、強烈的自我實現(xiàn)欲、對自我意識的過分注重等。大學是一個大社會的小縮影,在這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能夠逐漸成長,形成對未來生活更有利的心理素養(yǎng)。但是極端事件卻逐年上升,作為知識圣地的高校一次又一次的進入輿論的風口浪尖,當然獨立院校也在這種陰郁的籠罩之下。在高校這片知識的海洋里,我們接受了較高的素質教育,大部分同學在道德、心理、價值觀等方面上都體現(xiàn)了當代知識分子應有的高度。但是現(xiàn)在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處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中,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正在悄然的進入大學這座象牙塔,使得我們獨立院校的大學生在心理方面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

      (一)就業(yè)發(fā)展問題

      獨立院校的學生起點相對其他的高校學生來說比較低,在擇業(yè)難度和就業(yè)競爭中處于劣勢,除此以外還有其它因素的制約,性別、身高、專業(yè)及社會背景等使得部分大學生面臨著畢業(yè)就失業(yè)的尷尬現(xiàn)狀,十分彷徨。還有一些學生不愿意做不喜歡的工作,想符合興趣又想專業(yè)對口,當現(xiàn)實與自身的期待產生落差難免會出現(xiàn)心理矛盾,隨之而來就會有其他負面心理情緒的出現(xiàn),焦慮、煩躁、無助等等。因而失去對前途的信心和對生活的希望,甚至產生避世和厭世等極端心理反應。在和我們的獨立院校的部分大學生的交談中,他們更多的表現(xiàn)出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和迷惘,對職業(yè)方向不明確,在對好工作的向往和自我能力的否定中艱難徘徊。

      (二)人際交往問題

      在大學生當中總有那么一群難以融入集體的單獨個體。他們在生活上缺乏獨立性,在和別人的溝通過程中存在障礙,交往的技巧和原則把握不當是目前獨立院校部分大學生交往困難的表現(xiàn)。有的同學有自卑、自閉的心理問題,一般情況下不愿意主動伸出友誼的橄欖枝和集體活動隔絕,不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了更好的融入交際圈隨著大眾的觀點,失去自我,把個人原則和興趣拋在腦后,人云亦云,變得圓滑世故。也有一些同學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時時刻刻把自己放在首位,首先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問題,凌駕他人之上,造成同學之間情感的破裂。我們的身邊就不乏有這樣的例子,我院心理老師提供的數(shù)據(jù)里,顯示出進行心理咨詢的同學中人際交往困難占很大的比重,特別是女生在與大學舍友的關系處理上,都或多或少的出現(xiàn)一些問題。

      (三)情感問題

      愛情對于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更像是帶刺的玫瑰,在獨立院校中也是如此。不成熟的戀愛觀,把對方和對未來的期許設想得太美好,如果出現(xiàn)狀況,不懂怎么處理隨之而來的問題,無法承受戀愛中的變故。也有的同學在大學期間沒有男(女)朋友,對比之下產生落差,情緒低落、心理情緒不穩(wěn)定、自卑也就此出現(xiàn)。當然更有的同學嘗到愛情甜蜜的同時也在飽受失戀的苦楚,因為情場失意,而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給學習、生活、工作都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甚至出現(xiàn)抑郁、輕生等嚴重的心理疾病。我們很多同學也表示把戀愛放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如上文案例中福州高校學生因失戀自殺。反觀周圍,我們身邊的同學還有因為戀愛失敗而出現(xiàn)各種過激的行為,有一位同學表示她因為戀愛的挫折而一個學年都沒辦法集中的做事,經常出現(xiàn)晚上失眠,上課分心,平時生活郁郁寡歡的情況,直至通過老師的疏導才慢慢恢復正常生活。

      除了以上三種比較突出的心理問題以外獨立院校學生還有一些其他的心理問題,如:自我意識強,缺乏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學習壓力大,產生焦慮;適應能力差,對新事物有無力感和孤獨感;經濟負擔的困擾;網絡成癮等問題。

      三、原因分析

      (一)社會原因

      1.就業(yè)形勢嚴峻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尤其是我國處在經濟轉型重要時期,對人才需求有嚴格的要求,人們?yōu)榱瞬皇I(yè),拼命的完善自我,加上我國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就業(yè)結構不完善,勞動市場一直處在供過于求的緊張情勢,就業(yè)市場低迷。再加上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高校辦學實施二、三本院校合并的方針,高校畢業(yè)人數(shù)每年都在不斷上升,給就業(yè)市場造成越來越嚴峻的困擾,有些地方存在較嚴重的就業(yè)歧視,對獨立院校的畢業(yè)生拒之門外,主要錄用重點大學的大學生,這無疑加劇我們獨立院校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給在校的大學生心理埋下了陰影,從而引發(fā)消極的生活態(tài)度,久而久之心理問題越來越大,導致一些大學生選擇自殺來逃避現(xiàn)實壓力。據(jù)了解,各大高校大學生每年因就業(yè)壓力大,選擇自殺的人數(shù)在不斷上升,可見大學生就業(yè)壓力是造成大學生心理出現(xiàn)偏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2.網絡的影響

      21世紀處于科技快速發(fā)展的時機,網絡發(fā)展越來越完善,很多大學生不愿走出校門面對現(xiàn)實世界而是選擇在網絡虛擬世界里尋求滿足感,通過暴力游戲來釋放心理壓力,尋求在現(xiàn)實世界中找不到的歸屬感。所以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甚至出現(xiàn)各種不良影響,比如:逃課、有暴力傾向、自我封閉、與社會現(xiàn)實脫節(jié)等。這種對網絡的依賴會影響大學生正常的心理認知,沉迷于虛擬世界渾渾噩噩的度過大學的時光,畢業(yè)后只有迷茫和惶恐。而網購作為新興的商業(yè)現(xiàn)象,因其方便快捷,物美價廉,足不出戶、可提前消費、分期付款等特點,快速占領市場。尤其是部分在校的大學生,有攀比盲從的心理,喜歡追求新電子產品、高級化妝品和名牌衣服等,因此沉浸在網購的世界無法自拔,我們身邊部分同學表示對自己很喜歡的東西,即便手上余額不足,也會選用網貸的方式提前消費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從而給自身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這樣不合理的消費方式映射出了部分大學生的不良消費心理。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導師,對于我們的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引導和啟蒙作用。大學生心理觀念的形成最主要的是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父母的消費觀念,言行舉止,文化程度等都將是導致大學生出現(xiàn)不良心理因素的關鍵,所以一個家庭的素質高低以及思想開明程度的高低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價值觀念發(fā)生急劇變化,雖然勤儉觀念依舊是我們提倡的消費理念,但是現(xiàn)在的消費理念已不單單是勤儉節(jié)約,而是消費傾向各有不同。這不僅僅是因為社會存在太多誘惑,一個家庭教育方式也是可以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

      1.溺愛型的家庭教育

      現(xiàn)在獨生子女家庭居多,大多數(shù)這類家庭的長輩們對孩子過分寵溺,在任何情況下孩子都是家庭的主導,孩子提出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孩子在幼時對商品價值尚未有著明確的判斷,如不及時指引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未來他們就可能會出現(xiàn)盲目追從,高消費,超額消費的情況。在大肆寵溺的家庭教育方式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會對父母有著過分的依賴情懷,思想幼稚,太過于以自我為中心,并且心理承受能力弱。

      現(xiàn)如今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行為直接映射出他們所處家庭的教育方式,特別是獨立院校的大學生,因為大多學生的家庭富裕,又多為獨生子女,家中長輩過分遷就使得他們在生活上動手能力差,學習上缺乏上進心,花費上無節(jié)制只追逐物質上的滿足,存在這樣心態(tài)的大學生再不及時調整未來將會成為“啃老族”中的一員。

      2.棍棒型家庭教育

      很多家庭還存在有“棍棒出天才”的觀念,這類家長喜歡將自身的主觀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實行絕對教育,不會允許孩子違背自己的意愿,自作主張的替他們規(guī)劃好人生道路,一旦孩子達不到要求就用棍棒來威脅他們。孩子的想法不被聽取,長期的壓抑他們會慢慢走向兩種極端:逆來順受,活在父母的規(guī)劃的人生里。他們會壓抑內心的想法,在父母的獨裁下逐步喪失自我和失去自信,變得膽小怯懦,遇事不敢做決定,將自己的情緒積壓在心里,容易患有心理疾病。叛逆,反其道而行之。在棍棒教育下的孩子最容易走向極端,在長期的壓制下會認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欺軟怕硬,“三觀”扭曲,容易成為暴力主義者。

      現(xiàn)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然成為社會的焦點,心理疾病患者越來越多,也有很多大學生因為承受不了心理壓力選擇結束年輕的生命,作為家庭教育必須引以為鑒。

      3.父愛或母愛缺失

      家庭的破裂受傷害最大的就是孩子,對孩子的教育無論缺失哪一方都會對他們心靈造成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幼年時期便因種種原因缺失了父愛或是母愛的孩子,他們會因為家庭不完整而去與其他幸福的孩子對比,從而變得自卑自閉,極度缺乏安全感。單親家庭中的孩子不論在情感上還是物質上往往得不到滿足,他們對于情感的需求會比其他孩子更加強烈,比較依戀父親或是母親,也更希望得到人們的認可,自我保護意識過強,在得不到他人認可時會主動選擇封閉自己,不與他人交流。

      (三)自身心理影響

      當代大學生大多成長在作為獨生子女的氛圍下,作為新世紀素質教育培養(yǎng)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他們的心理素質問題不容小覷。而獨立院校學生這一群體,他們有很多人都成長在較為富裕的家庭環(huán)境下,自我意識更為強烈,個性更為獨特鮮明,且在心理上對父母具有依賴性,對外渴望獲得更多的認同感,進一步實現(xiàn)自我價值。在大學學習生活中,獨立院校學生的思維和其它高校學生一樣活躍,好奇心也較為強烈,對很多事情都抱著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并積極踴躍地表現(xiàn)自己。

      在素質教育政策的推行下,獨立院校學生的心理素質于總體上呈現(xiàn)出良好的趨勢,他們大多都能較好地處理不利于自身健康發(fā)展的心理問題,然而也會有部分學生在處理自身心理問題方面做得不夠好,這樣容易產生多種多樣的心理問題,隨之引發(fā)心理疾病,這并不利于他們自身心理健康的成長。至獨立院校學生自身產生負面心理因素的原因有很多種,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他們的心理素質情況:

      1.自身惰性成形

      在獨立院校,有很多作為獨立子女成長起來的學生,他們從小不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生活上都對家庭、父母產生極大的依賴性,過著舒適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大學里,他們不知道如何做到獨立的生活,但又很難找到可以依賴的人,因而懶惰的性格更容易形成,懶惰的性格使得他們不大能學會獨立自主,有時會表現(xiàn)出拖延、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心理狀態(tài),一旦自身惰性加重,則會使他們更容易發(fā)展成自暴自棄、自我墮落的人格,并進一步走上歧途。

      2.虛榮攀比心理且不理性消費觀

      大多數(shù)獨立院校的學生都來自于富裕的家庭,這使得獨立學院的攀比之風容易盛行,虛榮心理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生活,過多的攀比虛榮心會使得他們之間的友誼大打折扣,更有甚者,會因嫉妒心理作祟,而做出違背道德甚至違背法律的事情,進而可能還會引發(fā)嚴峻的刑事案件。在競爭欲與占有欲雙重不良心理的驅使下,獨立院校學生的心理會變得消極甚至有時價值觀還會發(fā)生傾斜。有些大學生擁有錯誤的金錢消費觀,甚至還通過借貸參與賭博,最后做出對自己對家人不負責任的事情來。獨立院校的一些學生也不例外,他們不能理智地做到依據(jù)自己自身實際情況來按需而入,節(jié)制消費,并且有時候還會毫無節(jié)制的揮霍父母的血汗錢。

      3.心理素質不高且心理承受能力差

      如福州大學那位女學生由于失戀,無法承受失戀給她帶來的痛苦情緒而選擇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這樣的做法表現(xiàn)出她心里承受能力差的狀況。在平時,有些獨立院校的學生會因為成績不理想或者掛科,亦或是在學習中碰到困難沒能及時解決,還有些學生在與異性交往溝通上出現(xiàn)困難,無法做到正確認識與處理感情上的事情,最終導致一些悲劇事件的發(fā)生,又時常被一些生活細碎的小事所困擾著,自身承受能力差,加之人際交往方面不順心等狀況的出現(xiàn),導致他們不能夠對這些不良心理因素進行有效地梳理。由于自我引導能力不足,使得他們更容易產生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這時他們會處在一個情緒波動起伏大、內心脆弱的低谷期,他們需要盡快地通過一些有效途徑來加強自我引導,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4.社會經驗不足且不能腳踏實地

      由于獨立院校學費成本高,獨立院校的學生會容易對自己產生“高成本、高回報、高收獲”的期望,但又因為其社會經驗不夠豐富,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尚未能夠對待事物真正做到公正、客觀、全面的判斷,對社會、對未來期望過高的他們,常常會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迷失自我,會因為薪酬比預想中的低,從而在期望與現(xiàn)實中反復掙扎,容易出現(xiàn)自我困擾、自我疑慮的心理問題,并且會對身為獨立院校學生他們自己的未來產生懷疑,他們還會認為,自身起點低且不被受重視,就業(yè)尤為困難,因而倍感就業(yè)壓力大。這種負面心理暗示會給他們帶來壓抑感。巨大的無力感、壓抑感很容易造成他們對自身各方面的否定,對父母的愧疚感也隨之加重,最終可能會引發(fā)嚴重的心理疾病。

      5.自我意識突出且出現(xiàn)偏差

      當今社會越來越趨向多元化,由于受到多種多樣思想、文化的沖擊,獨立院校學生的思想也漸漸趨向多元化,然而某些學生的思想素質會有悖于社會主導價值體系,法律意識淡薄,而做出觸犯法律的違法行為,這是一種心理扭曲的表現(xiàn)。而在獨立院校里,有些學生會過多的考慮到眼前的自身利益,進而損害到他人的利益,甚至還存在責任意識、誠信意識淡薄等負面消極心理。

      四、措施

      當今社會形勢,對教育事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jù)獨立院校及至全國各大高校學生心理現(xiàn)狀來說調整、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是一個浩大且持久的工程。作為獨立院校的大學生,筆者審視自身得出一些啟示。

      (一)從社會方面

      完善就業(yè)結構,定期發(fā)布市場招聘信息,給在校大學生提供就業(yè)服務。各個用人單位也要客觀看待求職生,拋棄重點院校學生優(yōu)先錄用的舊觀念,根據(jù)本企業(yè)的實際情況,選用相關技術人才;用人單位要改變自己的人才觀念,減少就業(yè)上的歧視,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對待不良網絡信息的傳播,要出臺相應的法律,加大力度打擊,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交流平臺;在各大高校加大文化和素質心理培養(yǎng)的工程力度,宣傳網貸的危害,積極引導在校大學生走出誤區(qū)。

      (二)從家庭方面

      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正確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步,培養(yǎng)孩子樹立健康的心理素質,形成健全的心理狀態(tài)將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對此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對于每一位家長來說是必要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樹立正確的心理觀念。對于孩子,父母要主動與其進行交流溝通,多以朋友的身份在生活和學習上幫助引導他們走向準確的道路,多聽取孩子的意見,將更多權利歸還孩子,打造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一個有愛的家庭中健康成長。

      (三)從自身方面

      作為獨立院校學生的我們,在面臨一系列來由自身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心理問題時,要理智地調節(jié)好自身負面情緒,加強對不良心理的疏導,學會控制自身不良心理的影響,要加強人際溝通交流能力,要形成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yǎng)正確、客觀的是非觀、價值觀、人生觀,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端正自我。

      五、結語

      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也要在市場雙向選擇的激烈競爭中求生存和發(fā)展,作為獨立院校學生不能因為獨立院校頭銜而失去信心,努力學習知識,多方面培養(yǎng)能力。網絡技術迅猛發(fā)展融入日常生活,如何讓科技為我所用,而不是被網絡控制尤為重要。家庭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抗壓能力、情感問題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要在“愛”和“溺愛”中找到平衡點。學校應該為我們開展全方位的校園文化建設,進而培養(yǎng)我們求知的欲望,激發(fā)對自我和社會的認同感,引導正確的人際交往。在社會上,國家也要對現(xiàn)在大學生的現(xiàn)狀給予關注,特別在就業(yè)保障、困難學生的扶持力度及教育與大政方針相接軌等方面。最后,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要加強自我認知能力,自我約束力,加強意志品質,豐富知識、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激發(fā)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獨立院校雖有異于其他高校的地方,但更多的是與其他院校相同的普遍性。很多方面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呈現(xiàn)出良好的態(tài)勢,也是值得社會信任的,但是隨著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改變,比如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就業(yè)環(huán)境的嚴峻、多種文化的沖擊、科技革命的變革、政策的發(fā)展等因素,當代大學生在未來道路上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難免出現(xiàn)迷茫,從而引發(fā)了心理出現(xiàn)多樣的變化,出現(xiàn)了一些新問題,應該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社會、家庭、學校、學生要四位一體的教育新格局,讓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與這個日益復雜化的社會完美接軌,日趨健康。

      [1]何峻松.大學生自殺事件原因分析及對策.[J]湖南鐵路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2期.

      [2]魏守寬.朱曉卓.汪元平.汪明.鄭寶.查正權.當代大學生就業(yè)困難的原因分析以及對策.[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李海龍.大學生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調查論文.[J]科技致富向導,2011(35):146-146.

      [4]黃芳.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的調查分析.[J]沙洋師范高等??茖W院學報,2010年03期.

      [5]陶然.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研究報告.[J]科技視界,2015年31期.

      [6]吳珊珊.戴雅玲.彭波.關于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2年Z2期.

      [7]王園園.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與心理素質調查淺析.[J]中國培訓,2016年14期.

      猜你喜歡
      心理素質院校心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激發(fā)學習興趣,培育心理素質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論新聞記者的心理素質與寫作思維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開展“解煩惱”活動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質
      中國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讓心理描寫點亮全篇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会理县| 大宁县| 濉溪县| 界首市| 凤城市| 太白县| 颍上县| 庆元县| 临沧市| 洮南市| 新余市| 重庆市| 满洲里市| 安国市| 吴江市| 田林县| 班玛县| 斗六市| 乐平市| 华坪县| 乳山市| 芷江| 磴口县| 积石山| 博兴县| 越西县| 当涂县| 德昌县| 屯留县| 景谷| 平定县| 汉中市| 克什克腾旗| 临邑县| 隆化县| 马龙县| 华容县| 华蓥市| 漳州市| 锦州市|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