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屏
朔州市平魯區(qū)第二中學 山西朔州 036800
素質(zhì)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總導向,是一項浩大而艱巨的社會工程。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和做怎樣的人。就中小學教師而言,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一個未受過任何挫折和磨練的群體。他們涉世不深,對社會了解不多,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不能給予正確的評價,加之社會中的腐敗現(xiàn)象及其有些父母掩其不善,護其丑惡。使學生對社會公德缺乏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淡化集體主義觀念而強調(diào)個人利益。只為自己著想,很少為他人考慮,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念,缺乏做人與處事的基本常識,見諸于此,我們要加強素質(zhì)教育。學生的成才場所重在學校,而學校又具體到每個老師,老師品德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受教育的群體——學生。因此,作為一個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師應具備以下幾點:
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教好書,但教書的目的重在育人。如果自身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即使講的很好,在學生眼里也只是說一套,做一套,學生不會對教師講的道理產(chǎn)生思想共鳴。當然也就不可能實現(xiàn)育人的目的,即沒有身教的配合,言教便沒有效果。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有的教師教導學生要遵守社會公德,而自己卻隨地吐痰,旁若無人。有的教師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克己奉公、不謀私利,而自己卻在實際工作中向?qū)W生“收稅”,從而使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大大降低,學生也就不會對教師的指導產(chǎn)生認同感。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道德品質(zhì),教學態(tài)度,言談舉止,儀表風度,同樣感染著學生。對學生構成一種自然的教育力量。學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教師常常被學生視為做人的表率,效仿的楷模。這就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很強的示范作用,在學生身上常帶有他所尊敬的教師的痕跡,而且這痕跡往往伴隨著學生的一生。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把滿腔的熱血傾注在學生的身上,以自己的優(yōu)良品質(zhì)照亮學生的心靈。
學生的思想比較單純,他們對學校、社會上的具體要求比較模糊,甚至分不清是非,這就需要教師言傳身教,把對學生的具體要求和說理教育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如結合教學內(nèi)容、班風現(xiàn)狀來選學適當?shù)挠⑿勰7度宋锘蚱渌吕龑W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體驗,討論是非界限。在說理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因為教師學生只有做到發(fā)自肺腑的愛,才能增進師生的感情,以情感產(chǎn)生興趣。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教師的全部愛心創(chuàng)設愛的氛圍,當學生在認識或行為上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要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進行說教,不能對學生斥責、諷刺和體罰,這樣才能有說服力,才能使學生持久的遵從教師的教育。
以情感人是通過生動鮮明的形象手段來實現(xiàn)的。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必須善于尋找美的形象,憑借形象教育教學。思想品德教師按照一定的審美觀念,對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加以選擇、概括和再創(chuàng)造,按照美的規(guī)律,塑造出優(yōu)美、生動的形象,從而教育學生在紛繁的形象中辨別事物的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培養(yǎng)美的鑒賞能力,我們的品德教學提倡“以情感人,情理交融”,這就需要教師做到寬以待人,不以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進行說教,而要和學生進行同志式的,耐心的對話,爭取做學生的朋友,這樣才能消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距離感。教師要對學生倍加關心和愛護,使其感到你像父母一樣,愛護他的成長,關心他的前途和進步,從而求得他對你的信賴,起到以情感人的作用,使之樂于接受教師的教導。教師要以自己的真情實感,以情載里,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教師真摯的感情,親切的語調(diào),是感染學生的重要條件。期待、信賴、鼓勵的目光,贊許肯定的神態(tài),都是打開學生情感大門的金鑰匙,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情感因素,以達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精神風貌是教師應有的師表風范。只有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具有敬業(yè)樂教,無私奉獻的精神才是教師的至行品德,試想一下,一個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計較,在有權勢的家長面前唯唯諾諾,在出身低微的家長面前頤指氣使的教師,能不引起學生的反感嗎?教師沒有事業(yè)心,不注意尊重學生,即使他的業(yè)務水平再高,學生也會對他產(chǎn)生一種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課,教學效率從何談起?相反,如果一個教師在邪教面前不怯弱,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關心上進者,永遠有一雙公正、誠實的眼睛,永遠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語言,永遠想著帶給學生新鮮圣潔的思想。那么學生就會對你產(chǎn)生信賴感、親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用人格力量征服每一個學生。
總之,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恰當?shù)慕逃椒ê蛢?yōu)良的師德,不僅培養(yǎng)了才,更重要的是造就了學生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