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瑜
摘 要:小學生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的形成還處于“他律”階段,班主任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主體,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用“師愛”推進德育的“深度”,用批評強化德育的“力度”,用家訪拓寬德育的“廣度”。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三個度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03B-0030-02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廣大教育工作者已經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促進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而班主任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主體,一所學校的德育工作如果沒有班主任這一群體的參與,是不可能推向深入的。小學生在道德品質與行為的形成上還處于“他律”階段,班主任要在工作中用“師愛”推進德育的“深度”,用批評強化德育的“力度”,用家訪拓寬德育的“廣度”,從而讓德育工作更高效。
一、潤物無聲——用“師愛”推進德育的“深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張“愛滿天下”?!吨行W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把“熱愛學生”作為衡量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重要標準之一。班主任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主體。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要奏響“師愛”的最強音,用師愛感染每一位學生,這樣,才能推進德育的“深度”。
(一)理解學生——讓學生感受“師愛”的濃濃暖意
班主任愛學生的起點是要理解學生,小學生是天真無邪的,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意外事件”,對于這些“意外事件”不能對學生進行指責,而是要理解學生,要讓他們感受到“師愛”的濃濃暖意。
在一次美化教室中,我在教室的講臺兩旁擺設兩盆花草。可是一天我班的陳某某卻將其中一盆翻倒打破了,同學們這下可熱鬧了。陳某某同學也有點害怕。于是,有的同學就亂出主意,有的說:“告訴老師吧!”有的說:“買盆新的回來就好了”……這時我正好到教室,同學們一下子僵住了。其實早有個同學跑來報告我。我還沒說什么,陳某某就走過來說:“老師,是我打破的,我賠。”我說:“把手給我看看。”其他同學以為我要懲罰他,頓時鴉雀無聲,看好戲。我看了看他的手沒被劃破,于是說了一句:“回去跟家長商量一下吧。”并叫其他同學注意安全。過了幾天花盆“復原”了。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為我對學生沒有進行隨意指責,而是用一種理解的心態(tài)進行處理,這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師愛。
(二)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師愛”的片片深情
對班里的“特殊”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愛,要用一顆愛心感染學生,要讓他們感受到師愛的深情,這樣,就能避免他們產生自卑心理,讓他們感受到“愛”的溫暖。
我班有一個學生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年老且多病,家庭非常貧困。他性格內向,不太愛和同學們交往。有一天,一位同學告訴我周末是那位同學的生日。我便趁機組織全班同學買了生日蛋糕和學習用具去他家給他過生日。在生日 party上同學們歡聲笑語,我在他身邊照應,讓他感到一片溫馨,班里的其他同學也像兄弟姐妹一般和他互動、溝通,他說他玩得很開心,那一天會是他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之后,我發(fā)現,他性格變得開朗了,不僅主動幫助同學,而且有心事就告訴好朋友或老師,讓我們?yōu)樗艖n解難,最令我驚喜的是他的學習成績日見好轉??梢?,給班里的特殊學生更多的關愛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能有效地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生活在“愛”的陽光中,從而讓他們健康成長。
二、春風化雨——用批評強化德育的“力度”
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現在的學生真是越來越不聽話了,有的學生犯了錯誤后,老師三番五次的批評總是沒有效果,真是頭疼。確實,班主任對班里那些不聽話的學生批評是為了矯正他們的不良行為,可謂用心良苦。但是,班主任的這份苦心學生不一定能夠領會。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研究“批評的藝術”,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對學生采取藝術化的批評教育手段。
(一)揚抑式批評法——以情換情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培養(yǎng)人的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币虼?,在班主任工作中,對于學生的錯誤要采取以情換情的揚抑式批評法。
王某某是我們班一位成績優(yōu)異、能力很強的男生,但是,他在一次班干部選舉中落選了。為了不打擊他,我讓他當了語文小組長,但是,他對工作極不負責,有時因著急交作業(yè),就直接把答案告訴成績差的同學。他還對我說:“媽媽說沒有選上班干部沒有關系,只要自己把學習搞好就行了,其他同學的事情和自己沒有什么關系。”
顯然,王某某的想法是錯誤的。這是一位比較好強的學生,如果采取直接式批評,一定會打擊他的心理。為了打消他的這種錯誤觀念,讓他對事情認真負責、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我對他采取了揚抑式批評法。正好有一次,他在單元測試中拿了滿分,這也是班里唯一的一個滿分,我在全班學生面前這樣說:“同學們,這一單元的考試內容比較難,但是,我們班一位同學還得了滿分。他真的是很了不起。他在上一次的班干部選舉中沒有被選上,于是覺得只要自己把學習搞好就行了,認為其他的事情和自己沒有關系。其實,他是一位非常樂于助人的同學,老師相信他在下一次班干部選舉中一定會得到大家的肯定。這位同學就是王某某,我們用掌聲鼓勵他?!卑嗬镱D時掌聲四起,王某某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之后,他非常關心班里成績差的學生,并主動對他們進行輔導,他的行動得到了其他學生的肯定,在第二個學期的選舉中順利地被選為學習委員。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為我沒有對王某某進行直接式批評,而是運用揚抑式批評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樣的批評方式不僅不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打擊,而且能夠有效地促進他們對自己錯誤認知與行為的反思,從而達到教育效果。
(二)親近式批評法——取得信任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對一些不怎么聽話的學生,教師首先要“親近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和自己是朋友,在這樣的師生情感基礎上,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這樣,他們才能心服口服。
在我們班有一名叫徐某某的男生,小學六年讀了四所學校。有一天上英語課,他在寫別的作業(yè),英語老師叫他不要做,他卻站起來說:“你有什么資格叫我!”弄得英語老師下不了臺。后來英語老師跑到我這里告狀。我并沒有當天叫他過來批評,而是先找機會和他聊天,做他的朋友。有了這樣的基礎,有一天我給他提起了這件事,還沒等我多說,他倒先說了:“老師,我錯了,我下次不會了?!泵鎸@樣的學生你還能說什么呢?我只好接了一句:“你去跟英語老師說吧,我相信你?!焙髞硭麑W會了克制,學會了退讓,也學會了適應,從他的作文《難忘的一堂課》中可以看出他真心的悔意。
可見,批評是一門藝術。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把握好批評的尺度,采取藝術化的手段實施批評,這樣,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三、走近學生——用家訪拓寬德育的“廣度”
學校、家庭和社會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對學生的教育不單是教師的責任,同時,也應該是家長應盡的義務。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通過家訪走近學生,要在家訪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激勵,這樣才能拓寬德育的“廣度”。
(一)肯定激勵——給學生以自尊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期望得到別人認可的心理需求。所以,作為一名班主任,在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時,通過肯定保持家長與學生的自尊心十分重要。
記得有一次,我去一位成績很差的同學家進行家訪,當我和他媽媽面對面坐下,剛開始還沒有聊入正題,卻突然發(fā)現這位同學的表情變得十分嚴肅,他怯生生地在一邊看著我,從他的那份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種期待。此時,我立刻意識到了他的意思,于是,我站起來將這位同學拉到我的身邊坐下,并摸著他的頭對他的媽媽說:“您的孩子十分招人喜歡,因為他平時非常關心班集體,并且十分誠實,還樂于助人?!彼麐寢屄犖疫@么一說,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跟著我順口夸了她的孩子。這個時候,那位同學也高興地笑了,和我們開始談笑風生,表達了自己平時沒有和他媽媽說的想法。
這次家訪后,這位同學在班里的表現更加積極了,更加熱情主動。不僅這樣,在學習態(tài)度上也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成績從原來的后五名進入到了前三十名,處于全班的中等,再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這位同學的成績進入了前十五名。
(二)目標激勵——給學生以自信
“沒有目標的努力,就像在黑暗里遠行?!边@句話告訴我們,正確的目標是人生的燈塔?,F在的小學生雖然年齡還不是很大,但是,他們的志向非常大。有的同學長大后想當律師;有的同學長大后想當科學家;有的同學長大后想當藝術家……卻沒有近期努力的目標,這樣,遠大的目標也就成了空談。在家訪的過程中要通過目標激勵給學生以自信心。
我們班里有一位同學長大后想當科學家,卻沒有“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意志,在學習上沒有很大的積極性,不是很用功,平時的學習習慣不是很好,經常沒有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所以學習成績一般。有一次,我到他家進行家訪,在與他爸爸交談時,我這樣說:“你家的孩子是很聰明的,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在班還是偏上的,但就是缺少一定的沖勁。如果這個學期能夠在學習上更加努力一些,一定能夠成為班里的學習標兵?!奔议L聽了以后,非常激動,問我說:“老師,我的孩子經過努力,真的行嗎?能夠達到這個目標嗎?”我說:“當然可以,我對他很有信心,您難道沒有嗎?”家長說:“有!有!”這時,那位同學聽到了我們的談話,我趁機問他:“老師和你爸爸對你都十分有信心,你有嗎?”那位同學說:“有,這個學期我一定努力?!痹诮酉聛淼膶W習中,這位同學真的努力了,經過一個學期,他的成績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在家訪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通過目標激勵性的語言與家長進行交談,與家長一起給學生制定近期的學習目標和努力目標,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四、結束語
總之,班主任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主體。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要把德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要用“師愛”推進德育的“深度”,用批評強化德育的“力度”,用家訪拓寬德育的“廣度”,這樣,才能讓德育工作更高效。
參考文獻:
[1]商文敏.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
[2]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
[3]韓傳信,段多梅.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實踐方略[J].教師教育研究,2015,(2).
[4]但承富.試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2,(27).
[5]張忠強.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認識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1,(23).
內蒙古教育·科研版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