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云
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是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然而,低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卻十分令人擔憂。但“讀、寫、繪”卻為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供了一個具體、生動的平臺,它倡導讀、寫、繪結(jié)合,用閱讀圖畫書、講故事、用圖畫表達與創(chuàng)造相整合的辦法,促使低年級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發(fā)揮。
師生共讀,開啟課外閱讀大門
低年級小學生剛開始接觸繪本閱讀時,需要教師進行閱讀指導。于是,我們定下了這個師生共讀的美好時光——相約星期五。由于初次和學生一起讀繪本,筆者也頗為緊張。幾經(jīng)思考之后,選擇了一個比較有把握的、曾經(jīng)在外出學習中觀摩過的內(nèi)容《狼大叔的紅燜雞》。以下是筆者在閱讀指導中的一個片段:
師:小朋友們,在你的印象中,狼是個怎么樣的動物?
生1:狼很兇惡!
生2:狼要吃羊的!
師:拿到一本書,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封面,因為封面上有許多信息。仔細看,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封面上畫了一只狼和一只雞。
師:那你再仔細看看,這只狼是怎么樣的打扮?正在干什么?
生:它戴著一頂廚師帽,手上拿著一本書,躲在大樹背后,大概是肚子餓了,想吃這只雞吧?
接下來,筆者慢慢打開封面;一會兒,用不同的語氣來演繹兇惡的狼和無辜的母雞,用生動、夸張的聲音來讀故事;一會兒,指導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鼓勵他們將自己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用圖上的動作、神態(tài)來“演”故事。學生們相當興奮。在這種情感推動下,他們邁出腳,一步步走進繪本閱讀的大門。一年過去了,筆者和學生們始終遵守著這個約定,“星期五”儼然成了大家最喜愛的美好時光。
“繪本漂流”為課外閱讀加溫
當學生叩開繪本閱讀的大門之后,便漸漸不滿足于每周五這么一個故事了。于是,筆者趁熱打鐵,建議他們自行購買一些繪本,在家讀。當然,由于繪本的價格比較貴,而且好書要與大家分享,最后筆者制訂了一個班內(nèi)“繪本漂流”的方案。方案出爐以后,筆者把事先準備的繪本故事推薦單,發(fā)到每個學生手上,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購買其中一個系列的書本,并寫上自己的姓名,放到班級圖書柜里,然后進行整理編號,制作漂流卡。這樣,每個學生在放學前都能拿到一本書,帶回家美美的閱讀一番以后,還可以隨心分享,在漂流卡上留下自己的閱讀感悟、閱讀心情或者閱讀色彩,不想留言的就簽上自己的姓名和閱讀時間,第二天將書放回到圖書柜里,繼續(xù)這本書的漂流旅程。以下是《愛心樹》的部分漂流感言:
閱讀時間:2011年12月8日
閱讀者:周笑
這棵樹就像是男孩的媽媽,把所有的一切都給男孩了,自己卻什么也沒留下。我覺得我媽媽也是這樣的人,我愛我媽媽。
閱讀時間:2011年12月10日
閱讀者:蔣哲宇
我喜歡大樹,因為它很大方,不停地幫助小男孩,都快死了,見到男孩還那么高興,還挺直了讓男孩坐。不喜歡小男孩,因為他很自私,只會在需要大樹的時候在它身邊;不需要的時候,就不來看看它。等到男孩老了,回到大樹身邊時,還是不知道愛大樹,又坐在大樹的身上,我一點也不喜歡他。
隨著繪本的漂流,本來不想留言的學生漸漸有了留言的欲望,本來不想交流的學生也開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每每看到這一幕,內(nèi)心總是雀躍不已。這些學生定是找到閱讀的樂趣了吧!
讀后寫繪,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別看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小,可是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洞悉能力和想象能力。只要乘著繪本閱讀的東風,給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就能讓他們的創(chuàng)作和表達欲望順利起航。有一次學校開展課題研討活動,筆者帶領全班學生閱讀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小豬變形記》。故事里的小豬,一會兒變長頸鹿,一會兒變斑馬,一會兒變大象,學生們都覺得有趣極了。于是,筆者就巧施一計,有了這樣一個寫繪指導的片段:“孩子們,接下去咱們也來幫小豬變變形,你想把它變成誰?怎么變呢?想好的,可以動動鉛筆,寫一寫。有時間的孩子還可以動動彩色筆,在旁邊配上插圖?!痹拕傉f完,孩子們拿起鉛筆……不一會兒,好幾個學生編好了。
生1:小豬跑回家,它找來許多鴨毛給自己做了一對翅膀。路上,它遇到了小猴子?!班?!”小豬跟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鸚鵡!我能飛到樹上去?!薄澳悴皇躯W鵡!”小猴子大笑著說,“你是一只披著鴨毛的小豬?!毙∝i氣呼呼地走開了,沒想到拍了兩下翅膀,鴨毛全掉光了。
生2:小豬跑回家,它找來油漆畫了兩只又圓又大的黑眼圈,把全身涂成黑的和白的。路上,它遇到了小兔子。“嗨!”小豬跟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大熊貓!我能吃竹子?!薄澳悴皇切茇垼 毙⊥米哟笮χf,“你是一只畫著兩個圈圈的小豬?!毙∝i氣呼呼地走開了,沒想到一場大雨把它的打扮全部沖掉了。
筆者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只活潑的小豬。雖然語句表達還很稚嫩,但是都在用心創(chuàng)造著屬于自己的一段美妙的故事旅程。學生自己也覺得非常興奮,充滿了成功的喜悅。故事閱讀完了,筆者提出建議:“喜歡這個故事的孩子,回家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個屬于你們的《小動物變形記》?!本瓦@樣,筆者一次次地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他們學會借助一幅幅圖畫來表達讀后的感受,用一幅幅圖畫續(xù)編出一個個新的故事,用一幅幅圖畫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智慧故事。在筆者的鼓勵聲中,學生們都喜歡用邊繪邊寫的學習方式參與到故事中去。這種方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表達熱情,使他們能夠用已有的能力去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作。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