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莉
摘 要:言語形式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部分,隨著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重點正在由重言語內(nèi)容轉(zhuǎn)向重言語形式。在閱讀教學中更加重視言語形式,能讓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真正提高,是如今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所在。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言語形式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言語形式
言語形式指的是我們對語言的實際運用方式,即我們應該怎么說話、怎么寫文章。在閱讀教學中,言語形式主要表現(xiàn)在修辭手法的使用、語言的邏輯性、語言的使用規(guī)則、語體文體等具體的字詞句使用上。言語形式是閱讀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掌握的語言技能。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言語形式教學加以充分重視。
一、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分析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的課堂教學過于重視對文章內(nèi)容的解讀,導致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堂一直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即:大部分語文教師都僅僅針對教材中的某一篇文章進行講解,學生能夠掌握的最深內(nèi)容也就是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當語文教師在講《詹天佑》這篇文章時,整堂課的重點都是圍繞詹天佑的愛國精神來展開,希望學生能向這位偉人學習。而在講《蝙蝠和雷達》這篇文章時,教學的重點又圍繞蝙蝠與科學家研究雷達之間的關系展開。這樣的語文課堂就像是變了味道,被教師上成了思想品德課、自然科學課等。這是語文教師過于重視言語內(nèi)容的教學而帶來的問題。
想要讓語文閱讀課堂成為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語文教師必須對文章的言語形式進行重點教學,而不是過分關注言語內(nèi)容。我國古代的一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育者要做的是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內(nèi)容,教會學生運用語言的方法。所以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對學生文字理解能力、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上。讓學生通過學習一篇文章而掌握更多語言的使用技巧,進而為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二、重視言語形式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措施
1.對含義豐富的字詞進行重點分析
字詞是組成文章的基本單元,字詞的使用好壞對文章的質(zhì)量有著直接影響,所以對字詞的分析應該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在漢語中,有很多字詞所表達的意思也許是差不多的,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對這些意思相近的字詞隨意使用。但是,在寫文章時,對字詞的使用需要更謹慎斟酌,字詞使用的恰如其分才能在寫作過程中表達出作者豐富的情感。這點在我國流傳已久的古詩詞創(chuàng)造中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上,應該從字詞的使用開始講起,培養(yǎng)學生恰當使用字詞的嚴謹態(tài)度。
比如,當老師在講《泊船瓜洲》這篇古詩時,就應該對詩句中的“還”字進行重點分析,這個字一方面充分體現(xiàn)出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作者對自己現(xiàn)在的情況有些無奈,再結(jié)合作者當時的身世背景來看,這個字還應該代表作者的政治抱負,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施展才能的舞臺。對字詞的重點分析使學生對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教導學生在自己使用字詞時,也需要根據(jù)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與含義來選擇更準確合理的字詞表達自己的情感。
2.對文章的修辭手法進行重點分析
語文中的修辭手法有很多種,具體可以細分為六十三大類與七十八小類。比如,比喻、排比、擬人、白描、夸張、設問、反問、引用等等。這些修辭手法都是在語文教材中比較常見的修辭,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也是言語形式的組成部分。修辭手法的使用在文章寫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用來抒發(fā)作者的情感,更能突出文章重點,使文章更有美感。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雖然有對文章使用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但是還缺乏更詳細的分類與訓練,使小學生對修辭手法的使用不夠熟練,甚至對一些有點難度的修辭手法不會分辨。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文章修辭手法的分析與專項訓練。
比如,在老師講三年級上冊的《花鐘》這篇文章時,就可以以這篇文章為切入點,重點分析擬人這種修辭手法。這篇文章對擬人的修辭手法有非常多運用,首先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出使用擬人手法的句子,把這些句子都標注出來。其次,老師可以讓學生對這些句子進行分析,說一說通過這些句子,學生感覺每種花都有什么特點。最后,老師對學生的分析進行總結(jié),向?qū)W生講解作者使用擬人手法來描寫這些花的效果與作用,為了對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行考查,老師還可以讓學生用擬人手法在課堂上花費幾分鐘來描寫一個事物,以此來達到鞏固訓練的目的。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到言語形式的教學上,內(nèi)容無法脫離形式而存在,所以,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應該是讓學生知道怎么說、怎么寫,而不是說什么、寫什么。重視言語形式,并不是要語文教師忽略對言語內(nèi)容的教學,而是要教師以分析言語內(nèi)容為依據(jù),借助現(xiàn)有的內(nèi)容來講形式。只有讓學生對言語形式有更深入的理解,學生才能寫出更好的內(nèi)容,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真正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于潔.“言語形式”為核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J].文理導航(下旬),2016(11).
[2]周穎.讓“失落”的言語形式理性“回歸”[J].新課程學習(下),2014(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