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愛欲與哀矜

      2017-03-31 15:11蔣祎瑋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3期
      關鍵詞:詩人詩歌

      摘 要:張定浩是70后杰出批評家,批評視角犀利獨到,同時也是當代少數(shù)寫批評同時也寫文寫詩的創(chuàng)作者,與犀利的批評不同,他的詩歌有一種奇異單純的美感。文章擬從詩歌內容、情感、意象等方面分析,為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批評者的創(chuàng)作研究提供一點鄙薄之見。

      關鍵詞:70后詩人 批評家 意象 隱喻 節(jié)制

      張定浩,76年生人,《上海文化》雜志社編輯。作為一個文學批評者,其以犀利批評純粹的批評風格存在于“學院體制”之外。在今天,大多數(shù)批評者與創(chuàng)作者“涇渭分明”,張定浩卻屬于時下為數(shù)不多的寫詩為文又兼事批評的那類。他所出暫時不多:文論集《批評的準備》言辭犀利,讓讀者獲得智性的快樂;隨筆集《既見君子:過去時代的詩與人》隨意而談,借著“他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最新的讀書筆記集《愛欲與哀矜》呈現(xiàn)出他更為成熟大氣的個人氣質;早期的《孟子選讀》、譯著《我:六次非演講》亦有真知灼見。

      最初他以waits為筆名,在著名社區(qū)網(wǎng)站豆瓣上寫文寫詩,獲得熱烈追捧。詩歌于2015年集結出版,定名為《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這本詩集有46首詩,分為四輯。除了《在薩拉烏蘇》《俄羅斯的男孩們》等幾首組詩,其他都短小精致。

      他的文論集和隨筆集雖先出于詩集,耐人尋味的卻是,好幾個人都定義他“首先是一個詩人,而不僅僅是一個批評家?!盵1](P75)那么他的詩歌和他的批評到底有著何種聯(lián)系呢?他的詩歌呈現(xiàn)出何種特質呢?

      張定浩在詩集后記里有段話:“這里收錄的,是我二十五歲之后寫的詩……這源自于作者的缺乏詩才,但或許也因為作者相信,詩僅僅是生活中最必要時刻的產(chǎn)物,是在一些平靜的瞬間,把那些在回憶中最難以擺脫的情感,寫成詩,以便將它們忘卻”這段話看似矛盾:那些難以擺脫的情感,寫成詩,于紙上匯聚不是成為了一個憑證更難消滅和遺忘嗎?何以寫成詩就可以忘卻了呢?其實從這段話中,大概可以判斷詩人把詩歌作為內心情感的一個載體或者“樹洞”,當內心翻騰的情感訴諸于文字,他大概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安寧,也就暫時可以“忘卻”了。

      詩集中作者大多書寫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生命體驗,詩歌呈現(xiàn)出一種私密性的特質。90年代日常生活開始進入文學,民間寫作詩人在很多場合以“口語化”“日常性”來對抗“精英主義”立場。這本來是一大創(chuàng)舉,但在實踐過程中不免流于“雞零狗碎”和卑瑣,導致詩歌詩意的喪失。張定浩的日常卻是溫暖舒適的:窗外/降落傘/是這個春天/最好的花朵/我剛剛醒來/蘋果落地般安詳(《降落傘》)。一個人睡醒后舒適從容的狀態(tài)在柔軟舒展的文字中得到呈現(xiàn),細究“醒來”這個字眼,也許不止是生理的蘇醒,也許是精神的蘇醒。詩歌把生活平庸的外殼剝離,賦予了它詩意。《平安夜》則用寥寥數(shù)語描繪了一場溫馨,帶著平淡甜蜜的約會。除了溫馨,他也會記錄痛苦、無奈或者無聊。他關注從車站路過的因強忍悲傷而笑容古怪的《那些悲傷的人》;諷刺在奶奶葬禮上通宵達旦支牌桌的生者(《死亡課》);雪后在辦公室百無聊賴聽曲子的無聊者(《雪后》)。

      如果只是單純呈現(xiàn)生命,那詩作只能流于平庸,高明的詩者會向更深處,向生命內部的神秘、沖動、哀傷、無奈、向往、恐懼、黑暗與荒謬挖掘,并且觸碰到我們最深的內核。由此私密的個人詩歌才會具有普遍性,引起更多讀者的共鳴,更大程度上被共享。

      在這種關照下,詩人為亡友馬雁所作的《雨滴》值得逐行分析。

      在第一節(jié)中,“雨滴”“青草”等“細小”的意象和“億萬年”這樣的時間概念放在一起,產(chǎn)生一種動人心魄的張力?!拔覀儭笔菚r間洪流中的同路人。作為詩歌的同道中人,兩人都曾經(jīng)織出了滿意的詩篇,“痛苦且動人的銀河”大抵象征生命中偶然生發(fā)的奇跡,也是最值得用生活粗糲痛苦換取的動人瞬間。“驕傲”是對詩歌對信念的堅持,對待生活的砥礪,最好的對抗不是爭個面紅耳赤,而是付之一笑。第三節(jié)“綻放”是一個很舒展的詞,女性一般被比作花朵,在這里詩人同亡友女詩人馬雁一起綻放,是快樂,也是詩意人生。最后一節(jié)尤其溫暖平和,在安靜的午后,雨停了,“我們”由于某種力量,從“臺階”上升到了“屋檐”。悼亡詩并不見刻骨的悲傷,反而十分柔和、溫柔,也許在詩人看來好友的離去并不是訣別,她只是先走一步,去了更遠的地方旅行。所以詩里只有對相處的溫馨回憶而不見愴痛。

      在這里,死亡沒有被嚴肅地討論,沒有被妖魔化,也沒有被畏懼。

      除了將個體性事件上升為普遍領悟這一特征外,詩人還通過跟傳統(tǒng)銜接,使得創(chuàng)作的私密性被共享,并使得個人化寫作具有一定的“歷史感”。詩人對傳統(tǒng)很重視。 “大詩人從來不會抱怨傳統(tǒng)的斷裂,更不會堅持這種斷裂……相反,如艾略特和博爾赫斯早已意識到的,大詩人擁抱這種斷裂,他猶如利克華中的新天使,背朝著未來,目光穿透橫亙在眼前的廢墟殘垣,觸及更遙遠的過去,正因為他的存在,這種斷裂得以彌補,進而,大詩人得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傳統(tǒng)。”[2](P113)他現(xiàn)在雖算不得大詩人,但他的詩作中正呈現(xiàn)出這樣的努力。這一方面的實踐首先表現(xiàn)在化用古典詩句方面。比如《卷耳》,卷耳對于男孩來說是一個惡作劇的武器,“預謀著在來日的課堂上/發(fā)動一場針對長頭發(fā)的戰(zhàn)爭”,如果詩止于此,最多給讀者帶去一點歡樂,勾起一點關于童年的回憶。但是詩人選擇用“不遠處,采野菜的婦人/仍低著頭”這一句作為結尾,筆者認為這一句讓人想起了《詩經(jīng)·卷耳》中那個“嗟我懷人,置彼周行”的憂傷的婦人,一古一今,一悲一喜,詩歌因而更具備張力和內涵了。當然也有生硬的方面,如《瑪格麗特與大師》對《詩經(jīng)》“風雨如晦”的引用,語境的不同使得這一句詩的出現(xiàn)顯得有些突兀。

      詩人對傳統(tǒng)斷裂的擁抱還表現(xiàn)在他喜歡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入詩。如詩作《1825年12月14日》,應該是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詩作整體給人肅穆和凝重的感覺,現(xiàn)場感和距離感奇妙地融合,詩人和讀者如同他另一首詩中的“新天使”“隨時會飄走,隨時還在原地”(《新天使》)。而在《柴可夫斯基的新娘》中,詩人帶著讀者重新關照了這對歷史的怨偶,安東尼婭作為一個失語者,被重視被同情,筆者認為這是一種難得的人道關懷,帶給讀者的是另一種思維角度和思考方式。

      張定浩的詩歌并不凌厲,但是有一種奇異而單純的美感,能直抵人心。他推崇W.H.奧登,主要是推崇其主張的“自我克制”,自我克制的實踐使張定浩的詩歌節(jié)制、潔凈。這不僅表現(xiàn)在詩歌中對待苦難冷峻哀矜的古典態(tài)度,也表現(xiàn)在他意象選擇和傾聽者的姿態(tài)。

      張定浩說日本的冬天像他的文章和詩,清冷,潔凈,處處井然有序,但地底又潛藏著未發(fā)的火山。[3](P78)詩人出身工科,他的詩歌美學顯而易見地傾向于理性、節(jié)制、不用贅詞,不直抒胸臆。選用的雪花、雨滴、銀河、群鳥、風等意象輕盈,冰涼又不斷流動,看似沒有溫度,但是總有隱隱情緒流動,詩人控制熾烈的天性有意為之,使詩歌更富有張力。讓我們來看他詩作《眼淚》中的部分詩句:

      我時常不能夠明白,

      為何你竟攜帶那么多的眼淚。

      一不小心

      它們就傾瀉如烈日下的蜂群,

      無有盡意,令人憤怒,且痛楚。

      但我想它們都是真的,

      它們和每一根連通小心臟的蜇刺

      都是真的。

      如果說前面三輯,張定浩都控制住了自己熾烈的天性,那么在第四輯《聽斯可唱歌》中,他明顯控制不是那么自如了,我們時常能看到一個狂熱地愛著女兒的父親。“憤怒”“痛楚”等直接描述情緒和感受的詞匯出現(xiàn)就是一個標志?!把蹨I”像“烈日下的蜂群”,給讀者視覺上的沖擊,一種焦躁灼人的感覺?!膀卮獭笔羌怃J的,會給人帶來疼痛。首先令人擊節(jié)而嘆的是這新穎的隱喻,眼淚和蜂群看似隔著十萬八千里,詩人卻抓住了兩者給人的相似感覺。詩句把視覺沖擊和心理體驗極好地傳達了出來。

      在詩作《棕櫚》中,棕櫚被塑造出一個獨腿戰(zhàn)士,握著殘損銹跡的劍盾,殺氣騰騰地站立在狂風與黑暗之中。這何嘗不是詩人內心的一個縮影呢?與世界為敵,所作的諸多抗爭,正是為了懷中“秘密的花串”成為“秋天最年輕的的谷穗”。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擁有堅硬的外表和柔軟的內心的棕櫚不正是詩人張定浩嗎?

      有一顆柔軟內心的人總是很好的傾聽者。在《文明的聲音》里他這樣評述奧登:“他又用他貫穿一生的神學奮斗和寫作行為提醒我們,學會傾聽他人并將之清晰地表達出來是一項多么重要的才能,他的眾多書評和導言都在與我們分享著這種才能?!盵4](P126)其實也可作為夫子自道,他的詩中仿佛一直藏有一個凝神傾聽的形象,聽世上萬物的動靜,聽無聲的大提琴聲,聽斯汀的歌,聽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鋼琴曲。在《無伴奏的大提琴》里有孤獨奏者的伯樂,在《歌聲》里是懷緬故人的悲傷者,在《聽斯可唱歌》里是耐心可親的父親……傾聽一則能讓詩人捕捉到一些思維和精神碎片,然后凝聚成了一句句動人的詩句。二則也賦予詩歌音樂般的旋律。

      在新書《愛欲與哀矜》扉頁,他這樣寫道:“我慢慢意識到,所有杰出的寫作者最終都是相似的,都是在書寫兩樣簡單而強烈的激情,那就是:對于人世的愛欲,對于人世的哀矜。”這大概就是張定浩的詩文閱讀起來總讓人覺得溫柔的原因吧。

      因為堅持詩歌是必要時刻的產(chǎn)物,所以張定浩所作并不多。也算不得首首精品,正如他詩集的名字《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他的詩是不徹底的。但也正如他說“有些水果不會腐爛,它們干枯成/輕盈的紀念品”,他的詩正如這些水果,不會在時間長河中泯滅,會成為有益于生命的藝術品。希望他的靈魂在歲月的砥礪中更加純粹,呈現(xiàn)給我們更多精彩的作品。

      注釋:

      [1][3]文珍:《一個人如何是火焰里身》,西湖,2016年,第1期。

      [2]張定浩:《愛欲與哀矜》,新星出版社,2016年8月版。

      [4]張定浩:《愛欲與哀矜》,新星出版社,2016年8月版。

      參考文獻:

      [1]來穎燕.作為詩人的批評者[J].南方文壇,2014,(5).

      [2]文珍.一個人如何是火焰里身[J].西湖,2016,(1).

      [3]許淑芬.詩人作為“轉化者”——會飲共讀張定浩詩歌[J].書城,2016,(1).

      [4]張定浩.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5]張定浩.愛欲與哀矜[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蔣祎瑋 廣東廣州 華南師范大學大學文學院 510006)

      猜你喜歡
      詩人詩歌
      我和詩歌的關系(創(chuàng)作手記)
      最帥的詩人
      七月詩歌
      “詩人”老爸
      詩歌的奇怪隊形(一)
      憤怒
      小小詩歌匯
      一個詩人
      想當詩人的小老鼠
      詩歌過年
      日照市| 资中县| 尉氏县| 忻州市| 金门县| 迭部县| 唐河县| 清苑县| 乐亭县| 厦门市| 府谷县| 柳河县| 浙江省| 涿鹿县| 金昌市| 湖南省| 安庆市| 同心县| 福清市| 张北县| 亚东县| 宿迁市| 无极县| 咸丰县| 安新县| 中卫市| 竹溪县| 澄城县| 故城县| 绥江县| 漾濞| 长乐市| 富蕴县| 阿尔山市| 乐昌市| 台东市| 虹口区| 宁陵县| 清镇市| 华坪县|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