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余華是20世紀80年代先鋒文學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他創(chuàng)作的《許三觀賣血記》以其極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贏得了國內外的好評與贊譽。在這部作品中,重復敘事的手法得到了爐火純青的運用,從而賦予了小說獨特的審美價值。本文試介紹重復敘事的含義及類型,再分析重復敘事在小說中的具體體現(xiàn),最后論述其產生的美學效果。
關鍵詞:《許三觀賣血記》;復敘事;具體體現(xiàn);美學效果
作者簡介:冀莉(1988.10-),女,本科,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6-0-01
美國刊物《亞太藝術》這樣評價《許三觀賣血記》:“余華的天賦就在于,他能用悲憫的幽默沖淡殘酷的故事,能輕松地處理痛苦的處境而對筆下那些沒有文化的普通的窮人不加絲毫的嘲弄。也正是這種幽默給人物帶來了生命,賦予了他們立體感和尊嚴”[1]?!对S三觀賣血記》是余華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運用了重復的敘事手法講述了送繭工許三觀十二次賣血的故事,簡潔而節(jié)奏明快。下面將從重復敘事的含義及類型、具體體現(xiàn)和美學效果三方面依次展開論述。
一、重復敘事的含義與類型
關于重復這個話題,布羅茨基曾在《小于一》中說過:“歷史無疑注定要重復自身:畢竟,歷史如同人,沒有很多選擇”。所謂重復敘述是指“講述數(shù)次只發(fā)生了一次的事件”。[2]到了《許三觀賣血記》,重復敘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產生了獨特而深厚的藝術效果。
具體來說,重復敘事包括了三種類型,分別是情節(jié)重復、話語重復和詞語重復。情節(jié)重復指的是某個故事情節(jié)在作品中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被多次的敘述;話語重復指的是某一小節(jié)的對話或者語句反復地出現(xiàn);詞語重復則是指作品中的某個具體的詞語被經(jīng)常和連續(xù)使用。
重復作為一種敘事手法不僅改變了寫作的方式,更是由形式影響到了小說的內容,由具體上升到了抽象,深化了小說的思想內容與深層內涵。因此,重復敘事充當著中介的角色。由余華的這部小說,評論界開始掀起了對重復敘事的討論與研究的熱潮,接下來將詳細論述其三種類型在作品中的具體表現(xiàn)。
二、重復敘事的具體體現(xiàn)
首先是情節(jié)的重復。十二次賣血的情節(jié)是最突出的重復敘事。除此之外,許三觀的爺爺?shù)皆S三觀的父親再到許三觀,家中三代都有著賣血的經(jīng)歷,一代接著一代。許三觀在路上偶遇了農民阿方和根龍,在他們的勸說下走上了賣血的道路,而在許三觀去上海的途中,搬運工來喜和來順又巧遇了許三觀,在許三觀的勸說下同樣走進了醫(yī)院。
然后是話語的重復?!霸S三觀經(jīng)常對三樂說:‘三樂,你走開……;許玉蘭也經(jīng)常對三樂說:‘三樂,你走開……”。[3]再比如,“許三觀搶在阿方和根龍前面拍起了桌子,喊道: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然后他看著阿方和根龍先后說:‘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4]
最后是詞語的重復?!罢f”這個詞語重復率很高,有著特殊的含義。這里的“說”有很多人,“李血頭說”、“何小勇說”、“二樂的隊長說”。還有“哭”這個詞,“何小勇的女人這時對一樂喊叫道:一樂,你快哭,你要哭,這是陳先生說的,你一哭,你爹的魂就會聽到了。何小勇的女人又叫道:一樂,你快哭,你為什么不哭?一樂,你快哭。”[5]得知根龍死去的消息后,“許三觀坐在那里哭了起來”[6]
三、重復敘事的美學效果
重復敘事促成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效果。在《許三觀賣血記》的中文版自序中,余華曾寫道:“這本書其實是一首很長的民歌,它的節(jié)奏是回憶的速度,旋律溫和地跳躍著”。作家將這部小說看做是一首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民歌。的確,重復敘事所賦予的音樂性給作品增色了不少,讓一則充斥著苦難的故事變得悲壯和感動。
重復敘事還賦予作品以歷史的厚重感。在人物的對話中,中國社會的發(fā)展的歷史由他們的視角被記錄下來,展示了底層人民對于歷史發(fā)展的看法。由許三觀的十二次賣血經(jīng)歷看到了一個家庭在歷史中的變遷。由賣血蓋房子娶媳婦到換去食物再到救助家人。在歷史的長河里,小人物掙扎著用生命之血換來的歸屬與尊嚴。
此外,運用重復的敘事結構也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和社會地位。作者洞悉了底層人物的時間觀念、生物品質和心理特性。這樣,使得人物的塑造更為真實與豐滿,小人物的喋喋不休與啰嗦增添了現(xiàn)實感,而沒有給人一種拖沓與多余之感。重復的手段不但使作家的寫作個性得到了凸顯,也推動了情節(jié)的一步步發(fā)展,更是對人物的刻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復敘述的方式讓作品的意蘊深刻,大大豐富了小說的內涵和深度。
注釋:
[1]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第256頁。
[2]申丹,王麗亞著:《西方敘事學:經(jīng)典與后經(jīng)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 124頁。
[3]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第51頁。
[4]同上,第98頁。
[5]同上,第156頁。
[6]同上,第200頁。
參考文獻:
[1]侯玲寬:《論余華的長篇小說》,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年。
[2]申丹,王麗亞著:《西方敘事學:經(jīng)典與后經(jīng)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3]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4]李令:《論余華〈許三觀賣血記〉的“重復”結構與隱喻意義》,《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