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英杰+張輝+齊曉宇
[摘要]目的 分析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骨性牙 畸形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診的骨性牙 畸形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均采取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方式,分析臨床效果。結果 與治療前比較,患者治療后的SNA、SNB、ANB、OVERBITE、OVERJET指標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叩闹委煗M意度為95.00%,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結論 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骨性牙 畸形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面容與咬合關系,治療滿意度高,術后并發(fā)癥少,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骨性牙 畸形;正畸;咬合關系
[中圖分類號] R78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2(b)-010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rthodontic combined with orthognathic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bony dental maxillofacial deformity.Methods 60 cases with bony dental maxillofacial deformit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orthodontic combined with orthognathic therapy.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analyzed.Results SNA,SNB,ANB,OVERBITE and OVERJET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comparison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Additionally,treatment satisfaction degree was 95.00%,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was 5.00%.Conclusion Orthodontic combined with orthognathic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bony dental maxillofacial deformity achieves good clinical effect,and it cam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earance and occlusion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degree is high,and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s low.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Bony dental maxillofacial deformity;Orthodontics;Occlusion relationship
骨性牙 畸形以咬合關系出現(xiàn)障礙、面形異常[1]等作為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并將會使患者發(fā)音、咀嚼等功能出現(xiàn)障礙,使人們面容的美觀性受到影響,導致其出現(xiàn)較為沉重的心理陰影,引發(fā)身心不適。若單純采取正畸幫助患者進行矯正,并不會取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無法及時調整頜骨急性狀態(tài),若采取外科手術進行上下 畸形矯正治療,則可能使患者牙 穩(wěn)定性降低,疾病復發(fā)率較高[2-4]。為探討效果更佳的治療方案,本研究納入60例骨性牙 畸形患者,采取正畸正 聯(lián)合治療方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診的骨性牙 畸形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SNB角范圍在70°~88°,SNA角范圍在71°~88°,所有患者均自愿納入本次實驗。排除標準:不愿意參與本次實驗、伴有精神、意識障礙患者。60例患者中32例為男性患者,28例為女性患者,年齡21~68歲,平均(45.23±3.28)歲;23例發(fā)病后下頜骨后縮,21例下頜骨前突,16例上頜骨前突;測量所有患者的SNA角度在69°~90°,測量SNB角度在70°~89°。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采取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方案。治療前均進行臨床診斷,拍攝全景片與頭顱定位側位片,并依據(jù)診斷結果對患者基本病情進行分析探討,給予全面的病情指導,確定最終的治療方案。
1.2.1術前 手術治療前幫助患者進行矯正治療,采取直絲弓幫助患者進行矯正治療,及時調整畸形的牙 ,等到排列整齊牙列后,及時幫助患者糾正咬合曲線,將代償性傾斜角度祛除,該類矯正治療方案建議在手術治療前的2.5~6個月進行。
1.2.2正 治療 依據(jù)臨床診斷結果,制作相應的石膏模型,并要求醫(yī)務人員先在模型上進行操作,并制作出固位合板,分析上述治療方案的原因在于術中可利于幫助患者全面固定骨塊。若為上頜骨前突病變,應給予根尖下截骨后退術+雙尖牙拔除術進行治療;若為下骨后縮患者可采取下頜升支矢狀劈開后退術治療。并結合患者實際病情術前進行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輔助操作。首先切開患者的黏膜、骨膜與相關的組織,及時擴大手術視野,打上操作孔于患者截骨部位,便于引導,分析開孔的目的在于幫助患者鋸斷并劈開骨質,形成牙-骨的復合體,以便幫助患者及時將錯位的咬合關系進行調整,后將定位合板截在患者的病變部位中,全面調整患者牙齒的咬合關系,采取橡皮圈牽引固定患者 間,后給予鈦板對上頜骨進行妥善固定;并反復沖洗患者的手術部位,放置皮片充分引流,手術完成后應及時采取抗感染措施,術后3 d可拉出皮片,7 d可將定位板撤離,并囑咐患者可攝取適量的流質飲食,術后6個月可將骨斷端固定鈦板撤離。
1.2.3正畸治療 手術完成后的8周等到患者手術部位基本愈合后可進行矯正治療,矯正治療的優(yōu)勢在于幫助患者及時糾正上下牙的咬合關系,進一步鞏固手術治療效果。
1.3 評價指標
收集所有患者的頭顱定位側位片,X線片的檢測工作均由同一放射科的醫(yī)師在同一臺機器上完成,并由一名熟練掌握頭影測量分析方法的臨床醫(yī)師對X線片檢測結果進行測量,比較治療前與治療后的顱底-上牙槽座角(SNA角)、顱底-下牙槽座角(SNB角)、上下牙槽座角(ANB角)、覆咬合(OVERBITE)、覆蓋(OVERJET)等指標變化情況。分析治療后的患者滿意度,采取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評分>90分,基本滿意評分在60~90分,不滿意評分<60分。分析手術完成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5-6]。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前后各功能指標的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SNA、SNB、ANB、OVERBITE、OVERJET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治療滿意度
所有患者均經過治療后,非常滿意46例,滿意11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為95.00%(57/60),總體滿意度較高。
2.3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所有患者經過治療后,術后僅出現(xiàn)1例切口感染,2例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3/60),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
3 討論
骨性牙 畸形和患者環(huán)境、基因遺傳[7]等因素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將會使患者牙 發(fā)育出現(xiàn)位置、大小等異常,并導致患者面部變形,影響發(fā)音、咀嚼、美容效果等,不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了日常生活質量[8]。本研究對所有患者均采取正畸正頜手術治療方案,結果顯示,60例患者中術后僅出現(xiàn)1例切口感染,2例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說明該類治療方案的安全性較高。筆者建議對并發(fā)癥的防治應做到以下幾點。①進行手術操作時應做到動作輕柔、精細,以防動作過于粗暴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手術創(chuàng)傷,同時需嚴格進行止血操作,將手術治療時間盡可能縮短[9];手術完成后需及時進行局部加壓包扎操作,并采用適量的止血藥物,以防術后出現(xiàn)水腫[10];對患者術后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一旦出現(xiàn)不良情況及時對癥處理。②手術治療前需保證口腔的清潔,及時將牙結石清除,使患者口腔衛(wèi)生達標,術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并依照醫(yī)生囑咐合理使用抗生素[11]。③要求根尖下切骨線與根尖之間的距離應>5 mm,縮小牙根間隙,進行正畸治療時及時分離牙根,并矯正牙長軸,且術中應對患者牙槽嵴表層的形態(tài)進行詳細了解,保持垂直切骨線與牙根處于相對平行的狀態(tài)[12]。④進行手術治療時應對患者組織周圍的神經血管狀態(tài)進行觀察,并注意避開此部位,行手術治療時與手術治療后可給予適量的激素幫助患者減輕神經水腫,并給予營養(yǎng)神經藥物幫助患者促進神經修復再生[13]。
另外,本研究中比較治療前后的SNA、SNB指標值可知,治療后患者的咬合關系與面容均獲得了明顯的改善,證明采取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方案的效果顯著,可及時幫助患者改善畸形狀態(tài),利于將患者牙 的美觀度與牙 功能進行提升[14]。其中治療重點在于及時調整牙 功能與美觀度,但是術后存在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相應的并發(fā)癥,并對患者的治療滿意度造成輕微影響,因此,臨床上應加強相應的措施做好并發(fā)癥的預防,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術前可通過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使患者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及時幫助其糾正錯誤認知,仔細觀察患者心理狀態(tài),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與勇氣;行手術治療前應詳細告知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情況等[15-1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面容與咬合關系均獲得明顯的改善,與治療前比較,ANB、OVERBITE、OVERJET指標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的滿意度(95.00%)較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00%)較低。
綜上所述,對骨性牙 畸形患者臨床上建議采用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方案,可幫助患者獲得較為良好的臨床效果,可明顯改善面容與咬合關系,治療滿意度高,術后并發(fā)癥少,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方,蘇智勇,王濤,等.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骨性牙頜畸形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5,5(2):72-73.
[2]李耀武,李夢奇,張迪,等.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骨性牙頜畸形的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2(12):28-29.
[3]王宏偉,王建國,齊素青,等.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骨性Ⅲ類錯 畸形對咽腔間隙影響的三維重建分析[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47(4):221-224.
[4]王宏偉,齊素青,王建國,等.下頜后退術后舌骨、舌體位置和咽腔間隙變化的錐形束CT分析[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30(6):650-654.
[5]李雪燕,袁小平.手術優(yōu)先模式與傳統(tǒng)正畸正頜模式治療成人骨性Ⅲ類錯 畸形患者頜骨穩(wěn)定性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6,56(11):58-60.
[6]周洋,周彥恒,李自力,等.手術提前的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矯治成人骨性Ⅲ類錯 畸形二例[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50(4):209-213.
[7]宋少華,周諾,龐煊奈,等.骨性Ⅲ類錯 畸形術前術后正畸治療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yī)學,2013,33(6):361-365.
[8]劉曙光,艾偉健,周會喜,等.正頜外科聯(lián)合正畸治療骨性Ⅱ類上頜前突畸形[J].廣東醫(yī)學,2011,32(22):2978-2980.
[9]曲建國.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骨性牙 畸形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33):106-107.
[10]李永平,張詩雷,謝俊明,等.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唇腭裂繼發(fā)牙頜面畸形的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2,8(4):159-160.
[11]崔穎.正畸與修復聯(lián)合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的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6):163,165.
[12]唐鎮(zhèn).正畸—正頜聯(lián)合矯治上頜前突畸形術后療效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1,27(12):1080-1082.
[13]宋繼傳,周諾,黃旋平,等.廣西地區(qū)牙頜面畸形特點及治療的臨床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28(2):231-233.
[14]倪銘,劉紅彥,李惠山,等.手術優(yōu)先模式治療骨性Ⅲ類錯 畸形[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32(1):123-126.
[15]尹江.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臨床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6,6(16):189-190.
[16]張慧娟.淺議正畸、修復聯(lián)合療法治療牙缺損伴牙頜畸形的臨床療效[J].醫(yī)藥前沿,2016,6(21):94-95.
(收稿日期:2016-11-07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