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忠++楊艷
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概括其內(nèi)涵?!皫煇邸笔墙處煂W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我想,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yīng)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chǔ)。夏丏尊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p>
教育師德情感教育是一種高超的藝術(shù)。它是用語言來播種、用粉筆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它只能靠感動、感染、不能靠灌輸和空談,必須要用激情點燃激情,用愛心喚醒愛心。我們上的每一節(jié)課都要充滿愛,讓學生體會到愛,讓學生打開一扇扇心靈的窗戶,像一只只蝴蝶飛向五彩繽紛的世界,擁抱老師博大胸懷和崇高精神境界。
我們都是很平凡的人,教師卻是不平凡的職業(yè)。站在不平凡的崗位上,用點點光亮,就能帶給孩子們別樣的春天。每個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老師。回想起來總有一些老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有一些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刻。課堂上,老師一個鼓勵或是提醒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在聽老師講解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的老師粘滿粉筆灰而粗糙的雙手,額頭的汗珠,兩鬢的白發(fā)。此時此刻用一個詞語最能形容老師的高尚與偉大——愛的教育。正是因為有愛,老師才會批改作業(yè)到深夜;才會毫不厭煩的重復一道因為我們的粗心而做錯的數(shù)學題;才會忍受病痛的折磨而堅持工作;才會在危險之中想到學生而忘記了自己的家人的安危。愛的教育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感情付出和行為實踐。愛心加真心,老師像父母一般呵護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而疏忽了對自己孩子的關(guān)心和教育。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真摯的愛從哪里來。我想應(yīng)該是師德。因為有了師德,在工作的第一天起,老師們就認認真真,勤勤懇懇的干好自己的工作。因為有了師德,在學生朝夕相處的日子里,傾注了自己的滿腔熱忱和殷切的希望。正如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所說:“年復一年,教師就像一條船從一條河的岸邊迎接一界界的新生,用滿腔熱情和真摯的愛,把他們送到理想的彼岸。讓他們奔向遠大的前程?!睂W生不僅在教師這條“船上”不斷的表達著對老師的感恩,就在他們學有所成、奔向祖國各地以后,五年、十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后還不斷的表達著對老師的這種感謝。也許所學知識會忘記,也許同學之間的友誼會淡漠,但師生之間培養(yǎng)起來的真摯感情,不僅不會淡忘,甚至會越積越深。
回首十多年的教育歷程,我認為以下這幾點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會遇到,但卻很難把握的問題:
第一,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和理解學生,做學生的朋友。學生是教師的工作對象,也是教師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并著力塑造的生命個體。愛學生就是愛下一代,就是愛事業(yè)的未來和希望。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它能激發(fā)教師堅定教好學生的信念。教師服務(wù)的對象是學生,教師不熱愛學生,不管他“為人民服務(wù)”的口號喊得多么響亮,都是空話。熱愛學生,不僅要向慈祥的母親讓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還要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情感世界。對待學生要理解、要尊重、要平等。多了解學生,細心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每一個優(yōu)點,真誠地贊賞學生的優(yōu)點。也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極易忽視的缺點,真心的幫助他們改正缺點。長此以往,你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如果你討厭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有開始也就結(jié)束了”。作為教師要時時刻刻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我們也曾做過學生,我們也知道學生喜歡富有朝氣和青春的老師,當課上滿堂灌的時候也會注意力無法集中,也喜歡上音樂、美術(shù)、體育這樣主課以外的學科。想想當年自己的感覺,就會知道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老師,什么樣的老師會受歡迎。當然現(xiàn)在的教師還需要一樣能力就是與時俱進,畢竟時代不同了,我們也應(yīng)適應(yīng)時代的發(fā)展變化。
第二,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不只是愛少數(shù)學生,而是愛每一個學生。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贊可夫說過:“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比耸怯懈星榈?,班內(nèi)總會有一些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習成績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學,這樣的同學更需要關(guān)心,更需要愛護,我們要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學生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在老師愛的懷抱中自由健康的成長!孫巖同學是個先天白內(nèi)障的兒童,由于父母離異,跟著孤身一人的爺爺生活在一起。家境窘迫,沒錢治療,也沒錢上學由于“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終于使這個年滿十歲的孩子來到了渴望已久的校園。面對這個聰明可愛,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懾。身為一名“托著太陽升起”的人民教師有責任讓他接受正常的教育,讓他享受到同齡孩子應(yīng)享受到的教育,讓他和其他孩子一樣感受到童年的快樂。每天到校后,在生活上我會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他;在學習上,為了使他不落下每一天的功課,課下,我會重復的給他講課堂上的內(nèi)容;為了樹立他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他的點滴進步鼓勵他;為了幫助他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費盡心思讓他和其他正常同學一起嬉戲,玩耍,全身心的融入到集體中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我的不懈努力,第一學年的期末考試中,他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對于那些“無藥可救”的后進生是擺在所有教師面前的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如同跑“馬拉松”一樣需要耐力和鍥而不舍的精神。青年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得好:“后進生不缺批評,不缺訓斥,而缺的是鼓勵、表揚和感化?!?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jīng)說過:“贊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作為班主任,要時刻捕捉后進生的閃光點,及時肯定表揚,讓后進生得到尊重、理解、幫助和關(guān)懷。其實每個學生都有積極進取的愿望,也許有的學生只是在某段時間、某方面落后,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空間。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為每位學生開啟智慧之門,提供發(fā)展平臺,用真情去創(chuàng)造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只要教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一定會事半功倍。只要我們獻出滿滿的愛,所教的學生都會學有所長,健康成長。
第三,嚴愛結(jié)合。在科學日益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孩子在長輩的呵護、溺愛下成長,紀律上,品德上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學習上馬馬虎虎,缺乏恒心和毅力。作為教師不僅要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更要關(guān)心學生的品德以及生活習慣,所以在播灑愛的同時要嚴格要求學生。嚴格不是滿臉的刻薄,一味的批評,嚴厲與慈愛有機結(jié)合,要做到有理,有度,有情。
課堂上,我與學生暢游于知識海洋之中,不僅關(guān)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更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形成;下課了,我與學生共游戲同玩耍。我始終堅持多鼓勵少批評,尊重孩子們的情感與智慧,尊重孩子們的個性與可愛,但絕不驕縱放任。
一根教鞭,三尺講臺,日復一日地講授知識,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但我充實、欣慰。正如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說過的一句話:“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后世。”讓我們以高尚的師德支撐自己的整個人生,用真誠的心去關(guān)愛每一位學生,用全部的愛去點燃這“紅燭”的事業(yè),讓這愛與美的事業(yè)如同火炬,熊熊燃燒,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