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林
多媒體課件是課堂教學中的新生工具。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將多媒體課件適時、適度、適量地應用于課堂,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最大作用,優(yōu)化課堂教學,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
多媒體課件課堂教學適度適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課件成為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有效載體,也是教學中所運用的最常見、最重要的教學工具之一,教育教學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給課堂教學效果帶來了實質性的變化。但是,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多媒體課件的濫用、亂用等問題,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而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也就成了一句空話。那么,如何準確把握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度與量,進而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呢,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和研究,談一些看法。
一、適量而足,多媒體課件不能絕對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這樣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工具,在教學過程中能起很好的輔助作用,但也僅僅是輔助作用而已,切不可將手段作為目的,跨入拋棄一切傳統(tǒng)教學工具與技術,純粹以多媒體課件為主的誤區(qū)。雖然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使用多媒體課件并不意味著黑板和粉筆的“下崗”,語文、英語課上的朗讀教師范讀、領讀的“休眠”、數學課上筆算、口算能力的“消失不見”……而是在課堂中要發(fā)揮各種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多媒體課件與常規(guī)教學手段協(xié)同互補,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量力而為,不能過分追求課件的技術含量
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使用重在“實用價值”,并非技術含量越高越好。比如,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我們用一般的PowerPoint等簡單的軟件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用其他高級的軟件。因為PowerPoint是一款操作簡單、易學易用、效率很高、兼容性很強的課件制作工具,是我們制作課件的首選。還有的教師制作課件時一味追求“高科技”,如可操作性強的實驗項目,效果本來就很好了,但是非要用電腦做成動畫,認為技術越高級、會的人越少越好,就越能表現(xiàn)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這樣使多媒體課件成為了信息技術成果展品,其實,這本就偏離了多媒體課堂輔助教學的初衷。
三、因需而成,多媒體課件不能濫用于每堂課的教學之中
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使用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意味著并不是所有的課型都適合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多依賴多媒體課件,不管教學內容是否有必要使用課件,更不顧課件的出現(xiàn)時機是否恰當,或是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帶來的一些消極影響,而是在教學中見課就用,有課就上,無形之中攪起了多媒體課件的濫用“風波”。
四、主次分明,不能忽視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的課程改革下,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但有些教師理解偏了,總認為課堂氣氛越活躍,課堂的效率就越高,于是制作的課件色彩斑斕、變化多端,看似豐富多彩,但學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去思考,只看熱鬧,其實沒有起到多媒體課件真正的效果,一節(jié)課下來看似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但老師和學生的收獲并不多,學生是占了主體地位,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一點沒體現(xiàn)出來,這才是課堂教學的大忌。
五、及時反思,不能忽略課后反思的促進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要注重總結,善于反思,才會不斷進步。在多媒體教學課結束后,授課教師要根據具體教學實踐情景來積極反思,總結得失,在以后的教學中才能結合具體的任務和情境來設計好的多媒體課件來貫穿課堂的教與學,從而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性。
總之,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將多媒體課件有效地應用于課堂教學,應該是課堂高效教學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每位教師為之努力的方向。我們只有適時、適度、適量地把握好應用多媒體課件時的各個問題,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最大效果,那么高效課堂也就為期不遠了。
本文為2015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十二五”首批立項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城鄉(xiāng)教育聯(lián)盟打造高效課堂探索與實踐》,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