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芳
摘要:我國從古代就重視道德教育,尊師重教。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挖掘課文的思想內容,加以提煉和概括,并用語言知識作為載體和媒介將思想內容承載和表現出來,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的教育,正確的世界觀的教化和美好情操的陶冶?,F在的學生厭煩說教式教育,只有使傳授知識與思想素質教育的內容有機結合,水乳交融,化作甘泉去悄然滋潤學生的心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啟動和深入,對高中課程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及信息全球化的發(fā)展,使學生在接受知識過程中容易使自己的行為及道德水準產生偏差,教育活動中進行適當的德育教育變得尤為重要。高中英語課堂的德育滲透應找準最佳結合點;要把握好恰當的時機;要掌握好適當的分寸。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1.高中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
在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中,高中英語教材進行了重新編排和處理,增加了大量具有教育意義和時代氣息的文章。這些文章,題材廣泛,設計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高中生了解國外社會,增強對國外社會的認知,通過對比,增強對偉大祖國的崇敬和熱愛之情,也有利于高中英語教師利用這些文章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強高中生的責任意識。社會意識和道德品質。
2.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可塑性
高中階段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定型,受周圍因素的影響很大,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品德的可塑性特點,利用英語教材中的勵志故事正面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道德品質,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
3.英語課堂教學是開展德育滲透的主渠道
高中英語教學在高中階段各科教學中處于重要地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是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主陣地和主要渠道。高中英語教師要善于把德育教育和英語課堂教學相融合,潛移默化地引導教育學生,使他們實現思想品德、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可以使英語課程實現既教書又育人的職能。
二、教師還要利用言傳身教,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無聲勝有聲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思想觀念和意志品質會對教學過程和結果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我們要時刻以身作則,注意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質,給學生樹立好榜樣,注重個人的舉止、行為、談吐、輿論方向等方面的表現,做到課上課下如一,不要讓學生認為教師課上是“完人”,課下卻是“俗人”,自相矛盾。英語教師在此基礎上把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滲透到英語教學和課下交流過程中。首先,我們要用忠誠事業(yè)的精神去激發(fā)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其次,要用我們的人格魅力來贏得認同。英語教師同時具有雙重的責任,不僅要傳授語言知識,使學生習得語言技能,而且要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中西文化交融的使命。只有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同自己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也就是認同我們,我們的教育教學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自身的人格力量對青少年學生心靈的影響決不是教科書、道德格言和獎勵條例所能代替的。在課堂上,以信任的目光、微笑的表情、鼓勵的口吻對待學生,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最后,教師要在行為上做出表率,以理服人。教師要求學生節(jié)約能源,那么就要及時關燈、關電扇,給學生做出表率。教師的行動是無言的教育,欲正人先正己。一個有力的行動勝于數句說教。彎腰拾起地上的垃圾,就是用行動有力地告訴學生他們該怎樣做。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要把握好“點”“時”“度”
1.德育滲透要找準最佳結合點
根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內化原理分析,一個人要認同并且接受另一個人的觀點、想法,首先在這個人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就已經存在著與這些觀點、想法相同或相似的認知。換句話說,就是這個人原有的認知系統中存在著認同并且接受這些觀點、想法的結合點。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在講課之前,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普遍的認知結構。惟有如此,才能增強英語課教學中德育的針對性,有的放矢,避免生搬硬套,牽強附會。
2.德育滲透要把握女子恰當的時機
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一定要把握好時機,真正做到隨著教學進度隨“機”滲透,因“材”施教。德育滲透的特點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就是說,德育滲透的方法、形式和時機都應圍繞有利于創(chuàng)造最佳的滲透“氛圍”來進行,即牢牢把握學生認知與接受滲透的最佳心理。要求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的德育內容,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實踐德育滲透。
3.德育滲透要掌握好適當的分寸
古人言:“過猶不及”,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說“點”是為了解決德育滲透的突破口問題的話,那么,“時”則是為了解決怎樣突破的問題。在“點”與“時”的結合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到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兩不誤,而且還要能夠恰到好處地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具體到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中,高中英語教學除了注重向學生傳授英語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外,還可以多方位地對他們進行有的放矢、靈活的德育滲透,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高尚道德情操,實現德育與智育的有機結合。教師可以挖掘蘊涵于英語教學內容中的德育素材,讓學生在吸收知識、提高技能的同時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德育因素的影響。只有掌握好適當的度,才能做到既到位而又不越位。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教書育人決非一日之功”在外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堅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逐漸滲透的原則,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學生在獲得外語知識的同時,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擁有健康思想的人,才能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培養(yǎng)出思想品格積極向上而美好健康的人應是每位教師的責任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