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超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教學上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在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設計方面也是不斷地發(fā)展與更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庇行У幕顒邮拐n堂容量加大,節(jié)奏加快,時間緊湊,氣氛活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深受廣大教師的青睞。教材的設計中也貫穿了很多的小組活動如同桌兩人一組的“對練”(pairwork)和前后三、四人一組的“組練”(groupwork)等小組活動方式,這成了課堂上不可缺少的練習方式。那么怎樣使課堂小組活動既不流于形式,又不那么沉悶。既使活動生動有序,又能使活動有較好的有效性。那么課堂小組活動的有效性就成了設計課堂活動的重要因素。
一、初中英語課堂小組活動設計存在的問題
1.成績較弱的學生參與度不高,具有相當?shù)囊蕾囆睦?。小組活動仍以成績較好的學生為主。在小組活動中,成績較好的學生積極性更高,愿意去組織活動,成了活動的主體,成績較好的學生在活動中說得多,做得多,而成績較弱的學生不愿多表達觀點,在活動中比較沉悶,只依賴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沒有較強的積極性。這對于學困生的能力提升造成了較大的阻礙。如果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不能及時的推陳出新學生會感到無聊,產生懈怠心理。
2.由于小組準備不充分或者配合不夠默契,會耽誤時間在組織活動方面,導致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有些活動,教師在設計之初預想的很好,但是在操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我們預想不到的情況,甚至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上停滯不前,這是老師在課堂上遇到的很棘手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之初就要更多地考慮到活動的可行性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3.在當前的中學英語教學實際中,小組活動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并沒有得到科學、有效地利用,在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chalkandtalk”的局面后,不少教師往往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為活動而活動。英語課堂教學常出現(xiàn)只有活動、沒有語言的現(xiàn)象,而且許多課堂活動與教學內容關系不大,偏離了課堂教學目標。
二、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有效性策略
1.在小組活動的設計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多種因素。教師在課堂上在小組活動的設計上就要充分的考慮到活動如何穿插、實施和控制才能使活動更有實效。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既關注過程,又重視結論。不能只重形式,而輕效果。這些現(xiàn)象都會造成課堂上“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結果。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可以考慮多種方案以應對課堂的隨機變化。
2.在小組活動的設計方面要充分考慮參與者的能力與積極性。教師主要是向學生講解小組活動開展的方法和要求學生在自己開展活動時所須運用與掌握的語言知識。強化相互合作的小組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在每節(jié)課的一定階段進行,也可以在一個單元的某個階段進行。每次活動從幾分鐘至一節(jié)課不等,視需要而定。每個小組的規(guī)模以4人為宜。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最好不要移動學生位置,只要前排的兩人一轉身就可以面對第2排兩人進行小組活動。每組要選一名外語成績較好、性格外向、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任組長。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活動方法,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地言語交際環(huán)境,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幅度地增加了學生參與語言實踐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增強了學生競爭向上的精神。
3.豐富小組活動內容,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F(xiàn)代外語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貫徹積極學習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通過思考歸納出語法規(guī)則進而舉一反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有效的課堂小組活動應是活動內容、方式的吸引力和高質量,而不是靠規(guī)定學生的行為。結合外語教學的特點,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小組活動可以包括如下幾個內容:
(1)開展小組演示,把語言形式與實際意義結合起來:新編教科書中安排了很多交際性的活動,如:信息交流、做調查、扮演角色、做游戲等活動。運用小組演示法,設置情景,讓組員按角色扮演書中的人物。在小組共同討論做出完整的演示方案后,教師可以挑選幾個小組讓他們在課堂上表演。
(2)開展小組探索與創(chuàng)造,變被動學習為創(chuàng)造性的主動學習:小組探索與創(chuàng)造在課堂上的體現(xiàn)是,小組成員對共同學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利用教師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過分析、比較、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積極的思維活動,總結出規(guī)則以達到舉一反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實現(xiàn)認識上的飛躍。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入探索和創(chuàng)造,可以促進學生學會思考和歸納,獨立追求問題的答案。小組共同探索和創(chuàng)造有利于集思廣益和發(fā)展求異思維。
(3)開展小組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交際性閱讀能力:閱讀教學歷來就是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訓練就是對書面信息的理解與吸收。在課堂教學中,小組閱讀訓練是讓小組成員在一起共同鉆研書本及有關閱讀材料,強化鞏固知識和閱讀技能。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本身就是一種信息源,小組閱讀后,通過筆答、口答、討論、信息轉換、測驗、應用等渠道,把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果的信息不斷傳遞給教師和學生。
(4)增辟多種形式的小組活動,注重反饋效應:實踐經驗證明,外語課堂教學的成敗與否與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學生小組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開展小組活動時,必須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活動形式要做到:①有利于增強學生間學習過程、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信.息反饋效應;②有利于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關系,又為每個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創(chuàng)造機會;③有利于教學任務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
三、英語課堂中有效的小組活動設計所能達到的效果
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體系,目前英語課堂的小組活動被廣泛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當中。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課堂小組活動被證明其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能夠創(chuàng)造新型的師生關系,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焦慮感,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業(yè)成績。
把課堂小組活動的設計落到實處,讓學生共同參與,共同經歷,共同體驗,共同行動,互相交流與分享,從活動中獲取更豐富的知識與技能。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考慮到學生也要考慮語言材料本身,既考慮到活動內容也要考慮到活動形式,既考慮到活動效果也要考慮到活動后的評價等諸多因素。學生們會在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探索、討論、操作,也會經歷一系列的辨認、分類、推理、猜想、質疑和解疑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的小組活動更好的成為知識的載體,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不知不覺獲得知識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