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彬
檔案是個“多棱鏡”
□王 彬
兒時我曾玩過一種玩具,叫多棱鏡。一個長方形玻璃塊,放在眼前往鏡內一看,立刻呈現(xiàn)出紅黃綠藍等各種顏色,色彩斑斕,魔幻般好看,記憶猶新。在財政戰(zhàn)線至今幾十年,對機關檔案接觸多了,常感到檔案就像個多棱鏡,燦爛多彩、神秘有趣,而我與檔案的情緣也由表及里,此起彼伏。今年6月9日是國際檔案理事會確定的第10個國際檔案日,主題是“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在此,我也朝花夕拾,以觀其質。
年輕時我對檔案不甚了解,偶爾見個寫有“檔案袋”的牛皮紙袋,也感到很神秘。1993年12月初入財政大門,領導安排我參加編撰“財政十年(1985——1994)”一書,才算真正接識了檔案。那時分給我撰寫的專題是會計管理咨詢業(yè)務、干部教育、人事管理、財政學會、會計學會、珠算協(xié)會、大事記等,為此,我借閱了局機關10年多的檔案資料,一年一年翻,一頁一頁查,經(jīng)過3年多努力,順利完成了專題資料的撰寫,而最關鍵的、最讓我驚喜的是,檔案給了我無窮的素材和資料,經(jīng)過那次編書,我了解了財政業(yè)務,尤其了解了我市財政歷史面貌,為我后來從事辦公室公文材料寫作打下了一定基礎。
參加編撰“財政十年”,讓我知曉檔案很重要,而首先明白檔案與每個公職人員有關,與我有關。從此,凡經(jīng)我辦的文件材料等,需要歸檔的,我都慎重對待,按照公文處理辦法和檔案管理規(guī)定,及時收集齊全、整理歸檔。這個法治觀念,就是下鄉(xiāng)工作,也不曾忘記。記得2012年8月,我們到縣財政部門檢查評議政風行風,發(fā)現(xiàn)一些鄉(xiāng)鎮(zhèn)財政所,狹小的辦公室里,柜頂、地角存放著一摞摞票據(jù)賬單,在憂慮中,我都一一建議他們進行整改。也巧,9月辦公室自辦業(yè)務培訓,我自告奮勇講檔案管理問題,并制作幻燈課件,與大家共同學習了《省檔案管理考評標準》,對縣區(qū)及局屬單位進行了具體輔導?!靶枰獨w檔而不按規(guī)定歸檔,就是違法違規(guī)”的檔案法治意識植入我的心中,在此后的2013年,局機關檔案室由省二級升省一級。2016年以來局屬各單位開展的3年達標升級中,我都熱心參與其中。
檔案有趣,還體現(xiàn)在推進管理中。因為多年在辦公室工作,我多次跟隨省市檔案局檢查我局檔案工作,檢查組不僅查文書檔案、會計檔案、聲像檔案,還檢查實物檔案、科技檔案和電子檔案,每次檢查都長知識,有獲得感。記得在檔案室里,檢查組一會兒指著燈說,“你們這個檔案室燈光不行,換成白熾燈”。一會兒又說,“檔案盒不合格,要用無酸紙盒”。一會兒問,“這個檔案室的承重力有多大”?然后又說,“得請工程人員來看施工圖,做技術鑒定,承重不夠,檔案室還得改地方”。“檔案未經(jīng)整理只能算資料”。從檢查中點出的問題我懂得,檔案管理只靠熱情還不夠,還應具有一定科技知識和專業(yè)水平。由此我茅塞頓開:防火,要有備滅火器;防盜,要有防盜門窗和報警器;防光,要有適合的窗簾和燈具;防潮、防高溫、防塵、防蛀、防腐等“八防”,都應采取相應科技措施。
檔案是單位資源,也是社會資源。檔案的資源性,體現(xiàn)在能夠開發(fā)和利用上,并作為公眾信息,為社會大眾服務,這也是檔案的一個有趣之處。我非檔案管理員,但多年來,曾多次接待來我局查閱檔案的社會人員,他們中既有社會中介機構人員,又有來自紀檢公安法院機關人員;有的是本地人員,也有的從外地而來。從接待查閱檔案中,我對檔案社會地位的認識,檔案服務社會的意識,不知不覺地提升了,我把檔案幻化為寶貝。2017年3月份,機關科室清理庫房雜物時,一塊1988年獲省廳表彰的,存放科室29年,鑲鋁合金框的玻璃獎狀,被我在樓道發(fā)現(xiàn),我隨之通知檔案室人員,將其收集在了實物檔案室保存。
不可否認,檔案像個多棱鏡,它能折射出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折射出社會法治、道德科技,我對其多年的情感,時而驚喜,時而憂慮,時而困惑,時而敬畏,越了解,越覺得它充滿魅力。
作者單位:長治市財政局
責任編輯:魏笑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