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研究

      2017-04-11 14:37:32郜衛(wèi)博
      三晉基層治理 2017年5期
      關鍵詞:農村基層村干部貧困村

      郜衛(wèi)博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貴州 貴陽 550028)

      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研究

      郜衛(wèi)博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貴州 貴陽 550028)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目標之一,也是共產黨在新世紀提出的宏偉戰(zhàn)略。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障礙,消除貧困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為了盡早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必須改變過去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扶貧開發(fā)模式,實施精準扶貧,而精準扶貧又是農村貧困地區(qū)徹底消滅貧困的重要保障。在實施精準扶貧這一重要戰(zhàn)略中,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主要擔負著黨的扶貧政策的執(zhí)行與落實,最終體現(xiàn)著扶貧政策的成效,也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xiàn)。

      農村基層黨組織;精準扶貧;作用研究

      一、引言

      2002年黨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力爭到2020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時實現(xiàn)這一目標。黨的十八大繼續(xù)堅持這一奮斗目標,并把它作為中華民族實現(xiàn)兩個“百年夢想”的任務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據不完全統(tǒng)計,習近平同志在國內考察調研40多次,16次涉及扶貧,其中8次是把扶貧作為重點考察調研內容。習近平同志在考察扶貧開發(fā)工作的講話中提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自然要包括農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須包括革命老區(qū)、貧困地區(qū)的全面小康。所以黨中央特別關心革命老區(qū)、貧困地區(qū)發(fā)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qū)。為了盡早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必須改變過去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扶貧開發(fā)模式,必須“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為了更有效的開展脫貧攻堅,解決貧困地區(qū)百姓早日脫貧的問題,習近平同志提出了有效消除貧困的“精準扶貧”模式,他進一步提出脫貧攻堅要做到“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要精準、項目安排要精準、資金使用要精準、措施到戶要精準、因村派人要精準、脫貧成效要精準?!傲鶄€精準”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精準識別,二是精準幫扶,三是精準管理,核心是要解決“幫扶誰”、“誰幫扶”和“怎么扶”三個問題。

      為了著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切實加強貧困地區(qū)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其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痹趯嵤┚珳史鲐氝@一重要戰(zhàn)略中,農村基層黨組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黨的基層組織,尤其是農村基層黨組織,離群眾最近,肩負著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責任,在精準扶貧中發(fā)揮著引領示范、服務發(fā)展和橋梁紐帶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應當充分利用好這個機遇,有所作為,成為脫貧攻堅強有力的宣傳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在打贏脫貧攻堅的這場戰(zhàn)役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服務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偉大目標。筆者利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機會,深入遵義市綏陽縣旺草鎮(zhèn)的一些貧困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既看到了近幾年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成效,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本文就如何更好發(fā)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問題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本文主要以旺草鎮(zhèn)為主要考察對象,重點是旺草鎮(zhèn)所屬的四個貧困村,對旺草鎮(zhèn)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推動精準扶貧過程中的作用進行實地考察,并詳細分析他們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再進一步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二、綏陽縣旺草鎮(zhèn)農村基層黨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的成效

      (一)旺草鎮(zhèn)脫貧情況簡介

      旺草鎮(zhèn)屬非貧困鄉(xiāng)鎮(zhèn),其轄14個行政村,其中貧困村4個。2014年初貧困人口為3400人,貧困發(fā)生率為5.27%,2014年末脫貧503人,貧困發(fā)生率下降0.78%;2015年減少貧困人口900人,貧困發(fā)生率下降0.15%;2016年減少貧困人口548人,4個貧困村全出列,貧困發(fā)生率為4.23%,貧困發(fā)生率下降0.11%,貧困發(fā)生率下降幅度為28.57%;2017年初貧困人口為1751人,全為民政兜底人員,按照“五個一批”脫貧路徑,余下1751人,兜底脫貧,至2020年全面實現(xiàn)小康。

      (二)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工作成效

      1.建檔立卡工作

      按照習近平同志提出的精準扶貧模式的要求,第一步就是要摸清貧困戶的數(shù)量與具體情況,為了更有效的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建檔立卡是做好扶貧工作的第一步。農村基層黨組織嚴格按照規(guī)模分解、初選對象、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數(shù)據錄入、聯(lián)網運行、數(shù)據更新等步驟,通過大量的走訪與調查工作,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節(jié)點,完成1298戶3396人和4個貧困村識別的建檔立卡工作,為下一步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干部遍訪和回訪貧困村貧困戶工作

      為了跟進扶貧工作的具體進展以及更好的體現(xiàn)扶貧成效,干部遍訪與回訪貧困戶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既可以有效監(jiān)督扶貧工作的開展,又可以指導扶貧措施的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協(xié)助上級所有干部參與了遍訪和回訪工作,實現(xiàn)了全鎮(zhèn)貧困村貧困戶全覆蓋,遍訪率達到了100%。遍訪中,重點察民情、析村情,對每戶貧困戶進行了詳細摸底調查,了解貧困戶基本情況,制定幫村扶戶措施,推進幫扶措施的落實。在回訪過程中,重點了解貧困戶前期幫扶中的成效落實情況,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困難,針對困難問題制定下一步的幫扶措施,確保貧困戶能夠如期脫貧。

      3.落實幫扶情況

      (1)結對幫扶到村到戶。按照“單位到村、干部到戶、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確保旺草鎮(zhèn)貧困戶有1名幫扶干部,以便有針對性的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困難。

      (2)產業(yè)扶持到村到戶。建立精準扶貧作戰(zhàn)規(guī)劃圖,實行規(guī)劃到組、項目到戶、增收到人,每戶找準產業(yè)發(fā)展和增收路子,制定覆蓋到戶的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全面推進產業(yè)扶持到村到戶。努力發(fā)展一批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種養(yǎng)殖大戶。2015年實施扶貧項目2個,直接受益貧困戶158戶。

      (3)教育培訓到村到戶。因學致貧也是一部分群眾成為貧困戶的主要原因,對于貧困村貧困戶的孩子來說,受教育機會是非常寶貴的。經過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篩查,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孩子享受到教育扶貧的政策,加大對貧困戶子女九年義務教育和接受高等教育的資助力度,依托旺草鎮(zhèn)的教育基金幫助經濟困難家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杜絕貧困家庭因學致貧、因學返貧。

      (4)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廣大貧困村的村民,尤其是貧困戶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大多存在安全隱患。按照相關規(guī)定合理確定農村危房改造戶,經過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積極排查以及動員工作,許多農村危房進行了升級改造,杜絕了因危房給百姓帶來生命財產損失的危險,2015年全鎮(zhèn)農村危房改造戶748戶,2016年實施145戶,2017年實施700戶。

      (5)基礎設施到村到戶。嚴格按照“四在農家·美麗鄉(xiāng)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農村基層黨組織大力推進本村小康水、小康電、小康路、小康訊、小康房、小康寨“六項行動”計劃,改善生產生活環(huán)境。目前,全鎮(zhèn)所有貧困戶全部完成電網改造,通訊設施進一步完善覆蓋。力爭2017年完成全鎮(zhèn)公路硬化133.85公里的改造,目前正在實施6條通村公路64.5公里。

      (6)扶貧生態(tài)移民到村到戶。按照“科學規(guī)劃、政府引導、農戶自愿、先易后難、突出重點、鼓勵探索”的原則,經過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積極宣傳與配合,全鎮(zhèn)搬遷144戶56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129戶510人,2016年整體搬遷42戶16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102人,2017年零星搬遷102戶408人。目前搬遷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通過近幾年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旺草鎮(zhèn)在脫貧攻堅上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zhàn),各項扶貧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在各個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這一脫貧攻堅過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更是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既是精準扶貧政策的推動者,又是各項具體工作的執(zhí)行者。通過農村基層黨組織與上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讓貧困村的貧困戶享受到了黨中央精準扶貧措施所帶來的成效,徹底改變了原來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艱難生活。雖然,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推動精準扶貧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通過這一過程,也暴露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新形勢下存在的一些問題,各級政府應當重視這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否則已經取得的精準扶貧成果很難鞏固,也不利于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三、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新形勢下存在的問題

      (一)黨組織宣傳教育效果不好

      近年來,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黨員干部將大量的精力放在經濟發(fā)展上,當然這一趨勢與上級的指示精神緊密相關,也是過去一切唯GDP論英雄的思維方式作怪。農村基層黨組織對經濟發(fā)展的精力投入過多從而使其對黨建工作內功煉的不夠,不能很好的協(xié)調黨建與經濟發(fā)展二者之間的關系,熱衷于穿衣戴帽,將黨建作為一張牌掛在各個成功典型身上,不能充分利用黨建工作服務于經濟發(fā)展。黨組織對黨員教育管理習慣于單純的傳達學習上級的文件精神,黨員對政策學習不到位,不能領會上級文件精神的精髓,宣傳力度也不夠,更不能結合當前當?shù)貙嶋H進行學習運用,致使黨組織在群眾中間的威信樹立不起來,也不能很好的拉近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對農村社會存在的不孝敬老人、好吃懶做、發(fā)表不利于黨的言論等不良行為,不敢鮮明的進行批評教育,致使這種不良風氣滋生蔓延,從而導致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形象形同虛設,不利于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開展其他工作。

      (二)黨員示范帶頭作用不明顯

      在大多貧困農村地區(qū)當中,普遍存在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等問題,經營傳統(tǒng)農業(yè)耕作收入有限,在無技術、無資金條件下,大量有文化、有思想、有才能的優(yōu)秀年輕人才紛紛外出務工,其中不乏一些黨員,致使黨員在村務集體中的帶頭力量大為削弱。在家黨員中,存在年齡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發(fā)展經濟能力有限等問題,無法帶動更多的貧困戶發(fā)展;外出務工黨員由于長期脫離原居住地,無法參加原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在帶動當?shù)厝罕姷陌l(fā)展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發(fā)揮作用也不明顯;另外,外出務工的年輕群眾,一部分人移居外地,一部分人遷居城鎮(zhèn),一部分人雖然返回卻不愿過問村務,缺乏入黨動機,造成發(fā)展黨員困難。

      (三)黨員干部領導能力、工作方式不適應新形勢

      由于村“三委”成員的自身文化水平較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員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自身的障礙致使部分黨員干部的素質還不能適應精準扶貧的需要,一是認識不到位,這種情況主要取決于黨員干部的文化程度低,有不少人對精準扶貧的方針把握不準,不知道精準扶貧的目標是什么,不知道干什么,該怎么干,找不到工作的突破口;二是墨守成規(guī),等靠要思想嚴重,只等上面的扶貧資金和項目,缺乏工作創(chuàng)新力度,不主動謀劃和思考;三是黨員干部的知識更新不及時,對精準扶貧出現(xiàn)的問題把握不準,扶貧的方法措施不多,在群眾期盼面前力不從心。

      (四)村“三委”成員穩(wěn)定性不夠

      一個自然村的干部本來不是很多,一般是5—7人,很多成員都是身兼多個職位。村干部中普遍存在工作累、待遇低、任期短、不為群眾理解等問題,造成村干部穩(wěn)定性差。上級各個部門如計劃生育、信訪維穩(wěn)、安全生產等幾十項工作要由村里完成,致使村干部整日忙于完成上級交代的工作。而村里面拿薪干部大多在5—7人,責任心強對工作負責的村干部,“5加2、白加黑”成為常態(tài),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村干部待遇收入過低,不能很好地調動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全村事務的積極性。村干部正職待遇每月1800元,副職每月1500元,其微薄的工資收入只能勉強維持個人生計,家庭開支都無法顧及,如茅家鋪村上屆三委成員中,民選干部5人,已有4人辭職。三年一次的村委會換屆選舉對一些村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不利,換屆選舉之后村干部都必須面臨在一起工作磨合的時期,如果能很好的一起共事,能推動村里工作向前發(fā)展,如不能很好一起協(xié)商共處的話,互相掣肘,于村里工作開展極為不利。短期的換屆使部分村干部剛熟悉村基本情況又面臨選舉,夸張點說,三年兩年在選舉,很多長遠性的工作不方便開展和落實。群眾自身維權意識和對村工作期望度與監(jiān)督手段能力不對稱,導致部分群眾將身邊所發(fā)生的一些不公正事情全都怪罪在自己能接觸的村干部身上,村干部經常受到個別群眾質詢和辱罵,處于出力不討好的尷尬境地。

      (五)村集體經濟帶動發(fā)展能力有限

      茅家鋪村委領導依托河榮蔬菜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的村級集體經濟,存在經驗不足、規(guī)模不大、帶動能力不強等問題。如:發(fā)展蔬菜種植品種單一,種植技術服務不到位,盈利能力不強;村集體資產主要集中在固定資產,再帶動發(fā)展產業(yè)可用資金不多;帶動范圍有限,主要是局限在本村部分村組。從全鎮(zhèn)村集體經濟的發(fā)展形勢來看: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同質化現(xiàn)象過多,存在低水平重復嚴重;村集體經濟肩負發(fā)展本村經濟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雙重使命,負重艱難前行,合作社的發(fā)展目標不明確,適應市場經濟能力不強。

      四、對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助推精準扶貧的建議

      (一)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增強示范帶動能力

      在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及時轉變黨員發(fā)展、教育管理和使用的思路方法。要想使村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有所提升,人才是關鍵,要注重從村私營企業(yè)主、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骨干和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優(yōu)秀人才中發(fā)展黨員,加強與他們中政治素質先進、熱心村務人員的溝通交流,引導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改變黨員隊伍機構,讓其成為本村未來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帶頭人,帶領全村共同致富。注重抓好對流入黨員和在家黨員的管理使用,加強政治理論和農村使用技術的培訓教育,提高現(xiàn)有黨員發(fā)展經濟帶頭致富能力,以自然村寨或村民小組為單位設立服務崗位,解決普通黨員想干事沒位置的問題。

      (二)提高村干部待遇,穩(wěn)定黨員干部隊伍

      村級黨組織雖然在我國行政體制中屬于最底層的黨組織,但處在與群眾接觸最密切的崗位,上級的所有工作都要由村級黨組織來完成。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村級黨員干部的待遇普遍過低,無法解決其后顧之憂,致使村干部無法全身心投入其正常工作。所以,提高物質政治待遇和完善社會保障是農村黨員干部普遍關心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應當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努力探索:提高在職村干部工資待遇,建立工資動態(tài)增長機制,依據當?shù)亟洕l(fā)展水平,逐步提高工資收入,調動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工作積極性;加大從村干部中選拔錄用公務事業(yè)單位人員力度,完善現(xiàn)有選拔方式,提高工作實績和群眾認可度在干部考察中的比重,解決年輕村干部長遠發(fā)展的出路問題,使能干事、想干事的村干部看到腳踏實地干事的希望;進一步完善村干部養(yǎng)老、醫(yī)療待遇,解決村干部的后顧之憂。

      (三)加強黨員干部培訓,提高服務群眾能力

      圍繞精準扶貧的要求,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增強黨員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黨規(guī)黨章的自覺性,爭做合格黨員,做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表率;充分利用省委黨校幫扶綏陽的機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對綏陽縣貧困村的村支監(jiān)三委成員進行精準扶貧專題培訓,激發(fā)村干部參與扶貧開發(fā)熱情,提升精準扶貧的能力;探索建立常態(tài)化的學習制度。要利用多種形式調動村干部自學積極性,堅持學習、常抓不懈,提升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本領。

      (四)強化農村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

      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加強對農村宣傳文化輿論陣地的占有,抵制腐朽落后思想的侵入滲透。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道德建設,引導農村黨員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讀經典、誦經典,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辨美丑、知是非、知榮辱;開展身邊事身邊人先進評選活動,樹立典型引路,發(fā)動群眾參與評選、學習和爭創(chuàng),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氛圍;對農村社會中存在的不文明、不健康、不和諧的聲音行為,敢于亮劍,維護道德底線,對于觸犯法律規(guī)定要嚴格依法處理。

      (五)壯大村集體經濟,創(chuàng)新帶動群眾致富方法

      一定的村集體經濟基礎是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贏得村民的信任、愛戴和擁護的重要條件。在精準扶貧的形勢下,更要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要確立發(fā)展目標,理清發(fā)展思路,找出切實可行的路子,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要規(guī)劃好產業(yè),引導群眾在傳統(tǒng)農業(yè)基礎上實現(xiàn)主導產業(yè)規(guī)?;攸c抓好本地的特色種植養(yǎng)殖;三是探索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整合資源,加強項目爭取,勇闖市場激流,發(fā)展建立農業(yè)基礎上的農產業(yè)加工和鄉(xiāng)村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四是探索貧困農戶以土地、勞動力等方式參與村集體經濟發(fā)展,搭乘集體經濟發(fā)展的便車,增加家庭收入,實現(xiàn)脫貧致富。

      D267.2

      A

      1674-1676(2017)05-0089-04

      郜衛(wèi)博(1984- ),男,山東菏澤人,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化史。

      責任編輯:郭麗娟

      猜你喜歡
      農村基層村干部貧困村
      村干部帶頭 流翔高鈣助力 共建大美鄉(xiāng)村
      貧困村開通“網上大集”
      山西旅游扶貧示范村干部培訓班開班
      由“貧困村”變成“百萬村”
      河北畫報(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06
      “崖窯”之戰(zhàn)——一個深度貧困村的“突圍”
      當代陜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6
      這里的村干部,是這樣“上班”的——略陽實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8
      一個貧困村的“暴富”——寶豐村的農業(yè)也能讓人“吃撐”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0
      如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4
      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
      當前村干部職務犯罪高發(fā)的思考
      人大建設(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普兰县| 上林县| 普兰店市| 南昌市| 微博| 德庆县| 洪洞县| 遵义市| 林周县| 离岛区| 武定县| 黎平县| 闻喜县| 上高县| 成安县| 永仁县| 资溪县| 南宫市| 郸城县| 常熟市| 昌黎县| 宽城| 水城县| 湖口县| 南康市| 广汉市| 尉犁县| 互助| 舟曲县| 娄底市| 张家川| 辽阳县| 鄂托克前旗| 宁河县| 三都| 大英县| 红河县| 东城区| 博爱县| 长子县| 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