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賓
天津市建工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塔吊的選型分析
高 賓
天津市建工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當前,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超高層建筑的建設越來越多。對于超高層建筑施工而言,垂直運輸設備塔吊的選型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超高層建筑施工塔吊選型除了考慮工作幅度、自由高度、作業(yè)半徑、起重量等參數(shù),還需要對平面定位、吊頻吊次、安裝等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基于此,文章就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塔吊的選型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借鑒,從而更好的促進超高層建筑的發(fā)展。
超高層建筑;塔吊;選型
某工程位于某市新區(qū)CBD核心區(qū),主樓地上60層,地下4層,建筑總高280m,總建筑面積約18萬m2。主樓采用外框內(nèi)筒結(jié)構體系,核心筒平面呈八邊形,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內(nèi)插鋼骨柱;外框為十六邊形,外框柱為型鋼混凝土柱,外框樓板為鋼梁、壓型鋼板與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的組合樓板。
主樓在選擇塔吊時,考慮了以下3個因素:①根據(jù)鋼結(jié)構安裝方案,外框勁性鋼柱3層一節(jié),單根構件最大重量為8.2t,選用塔吊必須滿足安裝需要。②根據(jù)總工期要求,主樓標準層工期應控制在每3層15d以內(nèi),鋼構件數(shù)量約320件,以及鋼筋混凝土施工要求;綜合考慮起吊量、塔吊的起吊時間和自然因素等,經(jīng)計算,至少要配置2臺塔吊方能滿足安裝吊次的需要。③由于建筑物總高度為280m,若采用著地附著式塔吊,無論從塔吊的購置費、受力狀況、對結(jié)構施工的影響來看,代價都是巨大的。綜合上述原因,因此采用內(nèi)爬式塔吊。
主樓選用塔吊如下:①1臺D260內(nèi)爬式塔吊,倍率a=2時,最大回轉(zhuǎn)半徑60m時起重量為2.9t;最大起重量為8t時回轉(zhuǎn)半徑為30m,該臺塔吊主要用于土建施工。②1臺D480內(nèi)爬式塔吊,倍率a=2時,最大回轉(zhuǎn)半徑50m時起重量為6.6t;最大起重量為16t時回轉(zhuǎn)半徑為25m,該臺塔吊主要用于鋼構件吊裝施工。
塔吊布置遵循如下原則:①滿足自身爬升和支附需要;②兩臺塔吊回轉(zhuǎn)平臺之間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且盡量避免存在起吊盲區(qū);③吊裝覆蓋面應能滿足最重鋼構件的吊裝要求,塔吊應盡量靠近鋼構件堆料場地;④綜合考慮后期塔吊的拆除。
根據(jù)上述原則,確定塔吊平面布置圖如圖1。
圖1 塔吊平面布置圖
按照塔吊平面位置可知,外框鋼柱回轉(zhuǎn)半徑最大值為38.9m,D480塔吊40m回轉(zhuǎn)半徑內(nèi)有效吊重9.5t,滿足構件吊裝需要。
4.1 塔吊安裝流程
塔吊安裝要求方便,塔吊安裝后不影響其他工程作業(yè)和ZSL750安裝后滿足ZSL3200塔吊安裝要求等原則。結(jié)合現(xiàn)場情況,大塔最重構件約為30t,若將小塔直接安裝至預定位置,兩塔吊中心距約25m,小塔吊重約為27t,無法滿足ZSL3200塔吊構件卸車、倒運及安裝要求,且會影響到CC2及CC1-CC2軸側(cè)鋼構件吊裝及履帶吊行走線路。所以塔吊安裝流程為:
1)塔樓底板施工過程中將ZSL750型塔吊基礎預埋件預埋于基礎底板中。2)使用150T履帶吊安裝ZSL750型塔吊。3)待核心筒施工至地上4層時用ZSL750型塔吊安裝ZSL3200塔吊。4)使用ZSL3200 將ZSL750型塔吊安裝至預定位置。
4.2 塔吊安裝注意事項
1)外框鋼結(jié)構安裝時需為履帶吊預留行走線路,故CC5-CC1立面部分構件暫不安裝,具體見圖5。2)塔吊安裝時選用81.2m臂長履帶吊安裝鋼構件,由于此時臂長不滿足較高構件安裝,需采用主臂接長的方式安裝塔吊。3)750首次安裝位置無法覆蓋CC2,此部位采用現(xiàn)場70/30塔吊配合土建施工。
5.1 盡量覆蓋建筑物和作業(yè)現(xiàn)場
塔吊定位時應覆蓋建筑物和作業(yè)現(xiàn)場,避免出現(xiàn)盲區(qū),盡量將塔吊置于建筑物內(nèi)部,施工面為整圈,而塔吊附著在建筑物外部,施工面僅為半圓,且定位在內(nèi)部可以運用小型號的內(nèi)爬塔吊代替大型號的附著塔吊。
該主樓核心筒單層面積較大,如果置于核心筒內(nèi)部,兩臺塔吊尾部會碰撞。從主樓整體施工流程考慮,外框鋼構件安裝滯后核心筒結(jié)構施工8層~12層(32m~48m),塔吊自由高度有限(54m),核心筒結(jié)構施工前必須先進行鋼骨柱的吊裝(構件長度約10m~16m),塔吊的自由高度不能滿足鋼骨柱的吊裝要求,且外框鋼構件的進度一旦滯后,塔吊附著不上去,將嚴重制約著核心筒的施工,故該主樓考慮將塔吊外掛在核心筒墻體外。
5.2 減少障礙物,保證與障礙物的安全距離
塔吊的工作半徑內(nèi)應避免建筑物,架空高壓線、其他塔吊等障礙物,防止吊臂、吊繩、吊鉤可能對其造成的碰撞。另外,當現(xiàn)場施工面積大,采用分區(qū)施工,群塔作業(yè)時,也要同時考慮與其他區(qū)域結(jié)構和塔吊的安全距離。在進行豎向爬升附著定位時,應充分考慮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法。該工程主樓周邊無高聳建筑物,兩臺動臂式塔吊只需避開尾部碰撞。液壓爬模架體覆蓋3層半層高,鋼骨柱吊裝提前核心筒施工3層~4層,故必須確保爬模架體下掛架不遮擋塔吊上道附著架體,爬模架體頂部和核心筒吊裝的鋼骨柱頂與塔吊配重保持安全距離。
5.3 保證與建筑物的最佳距離
在定位塔吊與建筑物的最佳距離時,要避免塔吊與建筑物過近,與外架碰撞,塔吊與建筑物過遠,附著長且起重性能不高,另外還要確定塔吊可吊裝的最小半徑為多少,避免塔吊周邊鋼柱吊裝出現(xiàn)盲區(qū)。該主樓核心筒采用液壓爬模系統(tǒng),操作平臺最寬尺寸為2.25m,與爬模設計單位溝通,對塔吊標準節(jié)處架體做特殊處理,并考慮塔吊工作狀態(tài)標準節(jié)擺動幅度的安全距離。其中ZSL1000最小吊裝半徑為6m,ZSL750最小吊裝半徑為4.5m,要保證塔吊周邊的外框柱和鋼骨柱可以吊裝。
[1]汪洋,楊深強.某超高層建筑塔吊選型探討[J].河南建材,2010,03:26-27.
[2]姜軍毅,段二偉,原英杰.塔吊選型及布置之探討[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6卷)[C].:,2012:4.
[3]李昕,崔嘉,鄧征池.淺析時代廣場塔吊選型[J].安徽建筑,2014,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