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學進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初中美術教學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在初中教學課程中,美術教學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有效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所以,身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美術教師,應該大膽摒棄落后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革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喜歡美術,讓學生自主完成創(chuàng)作,不斷提升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下面本文主要論述了目前初中美術的教學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改革措施。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改革
G633.955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美術教學發(fā)展面臨著較大的挑戰(zhàn),每一個教師的教學意識、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加之美術課程對初中教學作用的日益凸顯,具體來說,美術課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還能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每一個合格的初中美術教師都應該結合教學的實際狀況和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的采取教學方法,提升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水平。
一、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缺乏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
到目前為止,仍然有一些初中學生認識不到美術學習的重要作用,大部分學生都錯誤的以為美術是副科,不用認真對待,也有一部分初中生不了解美術學科的基本知識,對初中美術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書面理解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主科上。大部分中學把美術學科專業(yè)化,以培養(yǎng)美術專業(yè)學生的標準要求普通學生,導致實際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水平,講授內容也不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脫離實際生活,使得美術教學枯燥,學生毫無興趣,教學效率不高。
2.現(xiàn)在的美術課堂教學方式不夠多樣化,教學過程較為繁瑣
當前大部分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方式是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即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溝通較少,課堂氛圍不夠活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較差,教師很少鼓勵學生在觀察、探索中獲得美術知識,導致美術知識的學與用嚴重脫節(jié)。另外,初中美術課堂學時較少,而初中美術的內容非常繁雜,幾乎涉及美術學科的所有種類,這樣就造成了課堂內容多與課時少的矛盾。加上最后的考核形式比較簡單,教師對美術不予以足夠的重視,就更降低了學生對美術的重視,嚴重影響了初中美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初中美術教學方法的改革對策
1.首先需要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
第一,教師需要大膽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觀念,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初中美術教學工作,才能跟上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速度。第二,美術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需要擁有過硬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繪畫技能,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能,更新知識結構,掌握美術學科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堅實的美術鑒賞能力,具有一定的審美品位,才能勝任現(xiàn)代美術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要充分了解設計、制作與繪畫的不同。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制作,滲入了設計者的創(chuàng)意,制作只是一種技能的練習。因此,美術教師要對不同學生、不同課程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理念。另外,美術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學生都喜歡溫和寬容、幽默風趣、尊重學生、有責任心的教師。只有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才能提高學生對美術課的欣賞程度,從而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好美術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右腦的發(fā)育,提升學生觀察事物的敏銳力。所以,美術教師需要結合初中美術教學現(xiàn)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鞓方虒W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創(chuàng)建一個充滿快樂的美術課堂。首先要優(yōu)化班級的組織結構,對學生進行分組,采用方桌式、月牙式、圓形等形式結構,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如,在講“立線裝飾”時,有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選擇適當?shù)募埐?,設計并制作紙立線裝飾。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組,讓每一組圍成一個大方桌,分工合作,在快樂體驗中設計并制作紙立線裝飾。教師還可以引領學生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這是對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藝術創(chuàng)作的內容,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3.完善美術教學的評價機制,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初中美術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有限,因此我們需要認真評價美術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斷完善美術教學的評價機制,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美術課程的關注度,提升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新課程標準要求加強對美術課程的形成性評價。教師要先了解什么是形成性評價,然后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手段,根據美術課的教學目標確定測評形式。比如在《格爾尼卡》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格爾尼卡》畫面中的風格、元素,利用自己的想象,構思創(chuàng)作出富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然后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作品進行測評。用學生的創(chuàng)意作品作為測評的載體,有利于了解學生對于此類風格作品的理解程度。形成性評價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模塊:藝術史常識的掌握、問題意識、研究性學習的積極程度、綜合創(chuàng)意的素質。測評形式有課堂提問、作品分析和創(chuàng)作作品等。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只有通過展示、講解和評價學生的作品,才能真正體現(xiàn)美術欣賞課的人文關懷,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美術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美術教學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學好美術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感。在新課程改革的趨勢下,初中美術教師應該重視美術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認真總結課堂教學經驗,找尋新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潛能,讓學生在了解美術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熱愛美術學習,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陶紅艷.新課程下初中美術有效教學的探究.中學教學參考,2010(27).
[2]呂夏蘭.新理念下的初中美術有效教學探究.學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201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