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娟
摘要:語法是語言學習者習得一門語言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被譽為世界最難學語言之一的阿拉伯語,其難就難在語法上。所以只要掌握該語言語法中的一些規(guī)律,學習就會變得輕松、有成效。本文將從基礎阿拉伯語學習階段學生的作業(yè)和試卷中研究他們常混淆的幾種語法現(xiàn)象,探討基礎阿拉伯語學習階段常見語法現(xiàn)象混淆的緣由,并辨析這些現(xiàn)象,為基礎阿拉伯語學習者及基礎阿拉伯語語法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阿拉伯語;語法;混淆
【分類號】H37
目前我國高?;A阿拉伯語學習階段通常在大一和大二,筆者以該階段為基礎,選取石河子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專業(yè)2014級和2015級兩屆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他們的作業(yè)、練習、月考、期中和期末試卷,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常對以下語法現(xiàn)象產(chǎn)生混淆:
一、?;煜恼Z法現(xiàn)象
1. 程度狀語和狀態(tài)狀語
該圖中出錯原因是將程度狀語和狀態(tài)狀語的說明對象、種類混淆。狀態(tài)狀語的說明對象是主語、賓語等有所指的人或物。種類有單詞、短語、句子作狀態(tài)狀語。而程度狀語的說明對象是動作,一般指動詞、詞根及能起動詞作用的派生名詞。種類有詞根、詞根定語、數(shù)詞、指示代詞、??????加原動詞詞根及置于句首的疑問名詞?????? 。圖1中的???? ???????是介詞短語,所以不能作程度狀語,接下來看???? ???????的說明對象,應該描述的是主語???。正確答案是狀態(tài)狀語。
2. 正偏組合和因緣組合
該圖中的正確答案是?。如選擇其他答案,說明學生對因緣組合作定語的條件沒有掌握,將意義正偏組合、字面正偏組合和因緣組合三者混在一起,導致錯誤選擇。譯句:這本書對初學者來說,沒有出現(xiàn)不常使用的詞匯。
3. 狀態(tài)狀語和定語
此題正確答案是定語。??????? ???? ?? ??? ???????是給前面的述語??? ???作定語。將類似題做錯的學生,主要是因為沒有掌握狀態(tài)狀語的說明對象。
此題正確答案是狀態(tài)狀語。用來說明前面的確指名詞??????在動作發(fā)生時的狀態(tài)。
4. 確指名詞的定語與泛指名詞的定語
如圖2是復合詞做定語,圖3和圖4是現(xiàn)在式動詞句作定語,這三道題的語法點都涉及到名詞的確指與泛指。圖2中的語法點是因緣定語,圖3中的語法點是現(xiàn)在式動詞句給前面的泛指名詞作定語。圖4的語法點是現(xiàn)在式動詞句給確指名詞作狀態(tài)狀語。將這道題誤認為定語的學生,沒有理解動詞句給確指名詞作定語的基本條件。如果讓現(xiàn)在式動詞句“????? ?????? ?? ???? ???????”在本句中作定語,正確句式有兩種:一種是給泛指名詞“ ????? ”作定語,例1:??? ????? ????? ????? ?????? ?? ???? ???????.
另一種是給確指名詞“ ?????? ”作定語,例2:??? ????? ?????? ?????? ????? ?????? ?? ???? ???????.
二、產(chǎn)生混淆的原因
從上述的幾種語法解答來看,一些語法現(xiàn)象之間存在著相似性,如果語法考點是綜合性的,那么對基礎階段的學習者來說,出現(xiàn)混淆現(xiàn)象是難免的。根據(jù)基礎阿拉伯語學習階段學生對以上語法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錯誤的原因主要歸納為三點:
1. 漢語思維的影響
學過外語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觸,當你在習得外語初級階段時,母語所謂會對你的外語思維產(chǎn)生正負兩種作用。同樣的,對大多數(shù)學習阿拉伯語的大一新生來說,他們都是零起點。2014級27名學生,其中入學之前未接觸阿拉伯語的學生15名;之前接觸過但沒有正式學習過的10名,只有2名學生有阿拉伯語基礎。2015級27名學生,其中未接觸阿拉伯語的漢族學生15名;之前接觸過但沒有正式學習過的11名,有一定阿拉伯語基礎的學生1名。因此,對這兩屆學生來說,他們接觸、學習、領會阿拉伯語的時間還比較短,不能夠很好地掌握學習該語言的更多技巧,導致在很多時候處理問題時都會以漢語思維去完成。所以會導致圖4中的錯誤。
2. 阿語語法現(xiàn)象在漢語中的缺失
漢語和阿拉伯語分屬于不同的語系,漢語屬于漢藏語系,阿拉伯語屬于閃含語系,所以這兩門語言有很大差別。就語法方面當然會存在差別,阿拉伯語語法中的性、數(shù)、格、指在漢語中能對應上的有數(shù)、格,而指在漢語中沒有相對應的表示,性在漢語中只有“你 – 妳,他 – 她”的表示,而在阿拉伯語中性的使用非常廣泛,包括動詞、名詞在使用時都應注意性的變化。所以學生在做題中常會忽略性、指。如因緣定語類的題會忽視性的一致,如圖2,很多學生在做這類題的時候不考慮性,就會錯誤地選擇 ?或 ?選項。
忽略指,如圖3,學生將后面的定語分析為狀態(tài)狀語,那是沒有考慮狀態(tài)狀語的說明對象是有所指的。而該句中的現(xiàn)在式動詞句是給前面的泛指名詞??? ???作定語。
3. 實際操練欠缺
基礎階段學生所犯上述的語法錯誤,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實際練習不夠。學生如果在平時的練習中用心去思考、認真完成一定量的練習,在考試中一般能夠準確完成。但一些學生在練習和考試中屢屢出錯,對他們進行調(diào)查,結果是:沒見過這種題、忘了、跟xx混淆了。從他們的回答和考試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平時的操練還不夠認真、操練量還不夠。
三、辨析混淆的語法現(xiàn)象
1. 辨析程度狀語和狀態(tài)狀語
1)首先清楚兩者在定義、描述對象和種類之間存在的差異。
定義:程度狀語,用來強調(diào)動作或說明動作的狀態(tài)、程度、性質以及次數(shù)的句子成分。 狀態(tài)狀語:用來描述在動作發(fā)生或進行過程中主語、賓語、起語、謂語等所出現(xiàn)或存在的狀態(tài),或動作發(fā)生時外界情況的句子成分。
描述對象:程度狀語,描述對象是動作。狀態(tài)狀語:是確指名詞,主要指主語、賓語。
種類:程度狀語:A主要用泛指賓格的詞根(動詞本身的詞根或同義詞的詞根)來表示; B定語代替省略了的詞根作程度狀語; C數(shù)詞; D指示代詞; E ???? ??+原動詞詞根; F置于句首的疑問名詞??? ??? 。狀態(tài)狀語:A泛指賓格的單詞派生名詞、詞根或普通名詞)來表示; B短語狀態(tài)狀語; C句子狀態(tài)狀語。
2)從定義、描述對象和種類就可以區(qū)分程度狀語和狀態(tài)狀語。因為沒有省略主干成分的句子中的程度狀語沒有短語和句子來充當,所以?;煜氖潜硎境潭葼钫Z的詞根、省略了詞根的定語和單詞狀態(tài)狀語中的派生名詞、詞根。
程度狀語和狀態(tài)狀語都是用詞根來表示時,需要用定義和描述對象來辨析所要說明的對象,用種類來辨析作狀語的詞根是否是句中動詞的詞根。通常作程度狀語的詞根是句中動詞的詞根或同義詞的詞根,而狀態(tài)狀語的詞根沒有限制。例3:
??? ??????? ?? ????? ??????.
動詞詞根作程度狀語,說明動作“ ??? ”。如例4:
????? ??????? ?????? ??? ??????.
詞根作狀態(tài)狀語,說明前面的賓語“?????? ”。
定語代替省略了的詞根作程度狀語和派生名詞作狀態(tài)狀語時,作程度狀語的定語是陽性、泛指、單數(shù)、賓格名詞。如例5:
??? ??????? ?? ?????(??????) ??????.
譯句:學生們起得很早。該句省略了詞根“????? ”,用詞根的定語“ ????? ”來作代程度狀語,此時,該定語必須是陽性、泛指、單數(shù)、賓格名詞。
作狀態(tài)狀語的派生名詞也是泛指、賓格,但性、數(shù)要與被描述對象的性、數(shù)保持一致。如例6:
??? ??????? ?? ????? ????????.
譯句:學生們早早地起了床。該句中派生的主動名詞“???????? ”作狀態(tài)狀語,描述主語“ ??????? ”在起床這個動作發(fā)生時的狀態(tài),其狀態(tài)狀語的性、數(shù)與主語的性、數(shù)相一致。
2. 辨析正偏組合和因緣組合
1)辨析兩者主要從其結構,詞性,性、數(shù)、格、指和使用方面來對比。
結構:意義正偏組合:一般由兩個名詞構成。字面正偏組合:正次為能夠起修飾作用的派生名詞,如:主動名詞、被動名詞、半主動名詞等,而偏次從意義上來說是正次的主語、代主語、賓語。如:???? ??????主語+主動名詞;???? ???????賓語+主語。因緣組合:由一個派生名詞加一個(與相關代詞構成正偏組合的)普通名詞組成。如?????? ????? ??????????,譯:不常使用的詞匯; ???????? ??????? ??????????譯:這些不常使用的詞匯。
詞性:意義正偏組合:名詞性短語;字面正偏組合:形容詞性短語;因緣定語:形容詞性短語。
性、數(shù)、格、指:意義正偏組合性、數(shù)、格體現(xiàn)在正次上,指體現(xiàn)在偏詞上;字面正偏組合性、數(shù)、格、指都體現(xiàn)在正次上,偏次永遠確指、屬格;因緣定語性、數(shù)同后,格、指同前。如圖2????的性、數(shù)同其后的名詞???????一致,而格、指同被修飾詞?????一致。該組合后面的詞???????必須與被修飾詞?????性、數(shù)一致的代詞??構成正偏組合,永遠處于主格地位。
使用意義正偏組合在句中作一個名詞來用,可以作起語、謂語、主語、賓語、狀語以及介詞的受詞等。字面正偏組合: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語、賓語、起語、謂語、狀態(tài)狀語、定語和受詞。因緣組合:作定語或謂語。
在選擇題中區(qū)分這三種組合,首先可通過性、數(shù)、格、指檢查各選項是否符合相對應的組合,其次利用在句中的使用分析組合在句中的語法地位,最后借助結構、詞性和漢語翻譯來完成。如圖2
選項? ? ?均符合因緣組合,選項? ? ?不符合正偏組合和因緣組合。如? ? ?作??????的因緣定語,那么?的性應該與后面???????的一致,是陽性,所以答案是?。
3. 辨析狀態(tài)狀語和定語
1)首先從兩者的定義、在句中的“格”、描述對象的“指”和種類來進行對比。
定義:狀態(tài)狀語用來說明動作發(fā)生時主語、賓語等出現(xiàn)的狀態(tài)。定語用來修飾或限制前面的名詞。
格:狀態(tài)狀語是賓格。定語與被修飾語同格,主、賓或屬格。
描述對象的指:狀態(tài)狀語所描述對象確指,一般給主語或賓語作狀態(tài)狀語。定語:與被修飾語的指一致,確指或泛指。
種類:狀態(tài)狀語有單詞、短語、句子。定語也有有單詞、短語、句子
2)通過種類中的短語來辨析狀態(tài)狀語和定語:短語作狀態(tài)狀語描述的對象確指名詞。例7:
????? ????????? ??? ???????. 譯句:我吃了這棵樹上的蘋果。
而短語作定語被修飾語必須是泛指名詞。例8:
譯句:我吃了樹上的蘋果。 ????? ??????? (??? ???????).
例7和例9的中文翻譯字面意思雖然一樣,但其在阿拉伯語中充當?shù)木渥映煞謪s不同。
3)通過種類中的句子來辨析,首先要弄清楚句子作狀態(tài)狀語和定語的情況:
句子作狀態(tài)狀語有兩種情況:一是動詞句:A現(xiàn)在式動詞句作狀態(tài)狀語,句前無需加任何東西。B過去式動詞句作狀態(tài)狀語,肯定居前加 ?????? ,否定句前加 ? 。二是名詞句:名詞句作狀態(tài)狀語,句首加 ????? 。
句子作定語也有兩種情況:一是給泛指名詞作定語:直接用句子作定語,但句中須要一個與被修飾語性、數(shù)一致的歸詞。如例1,動詞句作定語:
??? ????? ?????( ????? ?????? ?? ???? ???????).
例9,名詞句作定語:
???? ??? ????? (????? ?????).
二是給確指名詞作定語:須要在句子與確指名詞間加入一個與其性、數(shù)一致的“專用關系代詞”,使句子成為關系子句,子句中必須有一個與關系代詞性、數(shù)一致的歸詞。如例2(表一)專用關系代詞表
4. 辨析確指名詞的定語和泛指名詞的定語
給名詞作定語的形式有三種:單詞作定語、短語作定語和句子作定語。單詞作定語只要與前面所修飾的詞保持性、數(shù)、格、指一致。我們只要辨析句子給名詞作定語。
1)動詞句給泛指名詞作定語。所修飾詞后面直接加動詞句,條件式該動詞句中必須有一個性、數(shù)與泛指名詞一致的“歸詞”。如例1:
??? ????? ?????( ????? ?????? ?? ???? ???????).
現(xiàn)在式動詞句給前面的泛指名詞“?????”作定語,歸詞“??”做該動詞句的主語,內(nèi)涵在動詞中,與前面所修飾的名詞“?????”性、數(shù)一致。
2)動詞句給確指名詞作定語
這種情況需要“專用關系代詞”及其關系子句來完成,關系子句中必須有一個性、數(shù)與泛指名詞一致的“歸詞”。關系代詞的選用,要與前面所修飾的詞相一致。如例2:
??? ????? ??????? ?????? ????? ?????? ?? ???? ???????.
所修飾的名詞“??????”是確指名詞,是第三人稱、陽性、復數(shù)、賓格,應選取的專用關系代詞是“??????”;其次,關系字句中的歸詞“??”的性也與“??????”性一致,內(nèi)涵在動詞中,作關系子句的主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