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霞
【關鍵詞】 小學語文;生本理念;整合資源;實踐活動;閱讀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2—0046—01
什么是生本?生本就是以生為本。它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本著這樣的理念,筆者全心地踏上了教改的征程,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聽到了幼苗拔節(jié)的聲音,看到了學生成長的快樂?;厥鬃哌^的艱難課改里程,是正確的理念引領了我,是有效的做法指導了我?,F(xiàn)筆者將教育教學中的幾點體會與同仁分享。
一、整合課內外資源,豐厚學生文化積淀
1. 增大課堂容量,豐富學習資源。在教學中,筆者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興趣點出發(fā),在每篇課文學習中都歸納凝練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選擇相關篇目引入課堂進行閱讀,實現(xiàn)了課文學習一篇帶多篇的教學策略。與此同時,還發(fā)動學生動手收集各種相關資料,并在課堂上展示交流,以達到增大課堂容量,豐富學習資源,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拉長學生語文視野的目的。
2. 堅持每日記誦,夯實語文基礎。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學生的潛能無限。小學低年級是學生記憶的黃金期,筆者堅持每天利用課前10分鐘以及學生在校的零碎時間帶領學生誦讀《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帶領學生進行成語接龍、成語兒歌、歇后語兒歌、古詩等內容的誦記。大量的誦記不但幫助學生認識了更多的字,而且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記憶力,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夯實了學生的語文基礎。
二、豐富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1. 開展多種語文展示活動。為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感受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語文教學前,筆者專門設置了“課前展示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主題資料展示,或者是個人的背誦、演講展示,或者是開展讀書交流。展示內容豐富多彩,如小兒歌、小故事、小常識、小新聞、成語、歇后語、讀后感等。這樣的展示給學生提供了鍛煉的機會,使學生變得更加自信陽光。每天前進一小步,日積月累一大步,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培養(yǎng)。
2. 鼓勵學生在日記里畫生活。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寫字能力較弱,但學生樂于表達,喜歡用畫筆來描繪生活,對此筆者有意識地鼓勵學生用畫筆記錄自己生活,把生活中快樂的、有意義的事情畫下來。形式可以是簡單的涂鴉式繪畫,可以是圖畫配文字,也可以將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3. 堅持生活中的歸類識字。首先引導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中識字。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筆者利用家長會、校訊通、“給家長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長作好宣傳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其次引導學生在社會環(huán)境中識字。引導學生在上學途中識記廠牌、村牌、廣告牌上的字等,開展每周一主題的歸類識字,把自己一周里認識的同主題內容的漢字收集起來,制作成識字小報,及時進行展評。最后引導學生在學校環(huán)境中識字。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觀看黑板報、名人名言、班級風采欄等文化設施和競賽園地,讓學生比賽認讀,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三、開展大閱讀實踐,踏上閱讀的快車道
讓學生的眼睛直視鉛字,耳朵聆聽書聲,心靈和大腦滌蕩在感動和思維中,這才是一個語文教師的責任所在。首先,每周閱讀課筆者都精選閱讀內容,精心設計授課環(huán)節(jié),并依據(jù)學生的興趣點及閱讀進程,適時進行閱讀內容的推薦、閱讀方法的指導,帶學生了解書、親近書、選擇書。其次,每天利用課余時間讀故事。剛開始由教師讀,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加,可以推薦學生當小老師來讀故事,讓故事浸潤學生的語文生活,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再次,倡導親子閱讀。每天布置聽、講故事的作業(yè),聽——即家長讀給孩子聽;講——即孩子講給家長聽,營造書香家庭。最后,堅持做好全班共讀一本書,并且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在交流當中,學生思維得到了碰撞,對讀本有了更多的認識,更高的提升。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將進一步領會生本教育理念,將新理念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師生在“生本”這片沃土上共同演奏出美好的樂章。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