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機制的缺失與進路

      2017-04-13 14:38:39孫晉峰
      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保障人權偵查人員人權

      孫晉峰

      (山東政法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

      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機制的缺失與進路

      孫晉峰

      (山東政法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

      在偵查程序的司法實踐過程中,人權保障的缺失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這主要表現(xiàn)在刑訊逼供屢禁不止、偵查主體濫用偵查強制措施等方面。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理念不到位,其中偵查權力缺乏有效監(jiān)督與制約成為關鍵。問題的進路首要之處在于對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進行倫理反思,牢固樹立保障人權觀念。同時,健全偵查程序法律制度、完善偵查權的配置設計、引入偵查司法審查機制、建立偵查侵權救濟機制,從而實現(xiàn)偵查需要與人權保護的有機統(tǒng)一。

      偵查程序;人權保護;司法審查

      隨著“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一項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原則寫入《刑事訴訟法》,偵查程序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與細化。偵查程序是刑事訴訟活動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公訴的前提與基礎。一方面,偵查需要查明案件事實,懲罰犯罪 ;另一方面,在偵查過程中,需要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依法治國”的主題下,則明確提出了“司法人權保障”,而實現(xiàn)偵查需要與人權保護的動態(tài)平衡已成為現(xiàn)代法治國家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有鑒于此,本文通過對國外偵查程序現(xiàn)狀比較與考察,找出我國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出現(xiàn)的問題與原因,并對此展開倫理反思,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促進我國偵查程序的發(fā)展與進步。

      一、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的比較研究

      (一)大陸法系國家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制度現(xiàn)狀

      目前,大陸法系國家普遍采取審問式偵查模式,偵查權賦予國家專門機關,適用于實體真實的訴訟目的。此偵查模式特點表現(xiàn)在:第一,其目的在于發(fā)現(xiàn)案件事實,懲罰犯罪。第二,控辯雙方地位不平等,偵查機構享有偵查權,偵查人員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權,偵查相對人需要配合其偵查工作,因而在偵查權力的法律規(guī)制方面,大陸法系國家采取嚴格限定偵查行為的實體要件與程序要件。第三,偵查制約乏力,大陸法系國家采取檢察官引導法官主導偵查活動,并由警察開展具體偵查工作,偵查權力過于集中,并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與制約。第四,對偵查相對人的權利限制過多,出現(xiàn)了一些侵犯人權的現(xiàn)象,凸顯了懲罰犯罪與保護人權的不平衡性。在尊重與保障人權的國際背景下,大陸法系國家在滿足偵查需要的基礎上日益重視人權保護,力求實現(xiàn)懲罰犯罪與保護人權平衡、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并重。

      (二)英美法系國家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制度現(xiàn)狀

      目前,英美法系國家普遍采取對抗式偵查模式,其程序設計的首要目標是保護公民的基本人權,此偵查模式特點首先表現(xiàn)在強調偵查雙方地位的平等性,并努力構建三方組合的偵查結構。其次,在對犯罪嫌疑人的保護方面,英美法系國家確認了犯罪嫌疑人對拘捕理由和指控性質的知情權、沉默權、律師幫助權以及獲得保釋的權利。[1]最后,隨著《人權法》全面實施,英美法系國家對于偵查強制措施給予了更加嚴格的司法審查。在司法實踐中,英美法系國家會在尊重基本人權和接受司法約束的前提下,收集罪證、查明案件事實。同時為了滿足偵查需要,英美法系國家進一步擴大了偵查機構的偵查權力,并通過立法層面及司法層面的相應措施加以保護人權。

      (三)我國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制度現(xiàn)狀

      受我國“重懲罰,輕保護”、“重實體,輕程序”刑事理念的影響,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偵查程序未臻完善,侵犯人權問題比較突出,導致了部分冤假錯案,給當事人及其親屬造成了極大傷害,嚴重阻礙了我國司法文明進程。通過比較大陸法系國家與英美法系國家對于偵查程序中的人權保護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偵查模式與大陸法系較為近似,采取的是糾問式偵查。在司法實踐中,更加注重懲罰犯罪而凸顯保護人權不足,刑訊逼供、超期羈押、非法搜查等侵權現(xiàn)象仍然存在。隨著新《刑事訴訟法》將“尊重與保障人權”作為一項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原則以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將“司法人權保障”提上日程,我國偵查程序的改革與完善值得期待。無論大陸法系國家還是英美法系國家,實現(xiàn)偵查需要與人權保護的有機統(tǒng)一將成為各國共同的價值理念追求。

      二、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的本土釋疑

      (一)我國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的問題

      1、偵查相對人權缺乏保障

      因我國偵查程序結構性缺陷,導致偵查雙方當事人地位不平等,偵查機構及偵查人員享有絕對偵查權力,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權。在司法實踐中,出于“功利主義”觀念,偵查人員過于追求效率,而忽視了對偵查相對人的權利保護,導致偵查程序中的侵犯人權現(xiàn)象普遍存在。我國偵查程序凸顯秘密性和封閉性,犯罪嫌疑人在訴訟中處于類似客體的地位,權利難以得到保障。[2]偵查相對人處于弱勢地位,對于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往往難以得到及時公平救濟,這與依法治國背景下的司法人權保障具體要求不相適應。

      2、刑訊逼供屢禁不止

      受“口供主義”觀念影響,司法實踐中刑訊逼供現(xiàn)象屢禁不止,這不僅嚴重侵犯了偵查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更是阻礙司法文明進步的一大“毒瘤”。盡管國家從立法與司法方面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刑訊逼供,但取得的成效與我們的期望仍然相差甚遠,特別是一些其他非法取證方法,如“車輪戰(zhàn)”等,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透過新聞媒體的報道,河南“趙作海案”、湖北“佘祥林案”、內蒙“呼格吉勒圖案”等現(xiàn)實中的悲劇,無不是刑訊逼供所致。偵查人員為了達到快速破案目的,不惜采用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挨餓受凍等方式嚴重折磨偵查相對人的肉體與精神,這不僅與“尊重與保障人權”的基本原則背道而馳,更是造成冤假錯案的重要源頭。

      3、偵查主體濫用偵查強制措施

      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我國偵查措施法律規(guī)制尚未健全,嚴格的監(jiān)督體系尚未構建,因而偵查機關濫用偵查強制措施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其表現(xiàn)第一,偵查主體超期羈押、審前羈押不僅嚴重影響了偵查相對人的生活與工作,更是侵犯了其人身自由。第二,取保候審通常作為“創(chuàng)收”的工具,偵查機關追求經濟利益,以“財保”的多,以“人?!钡纳伲冶WC金經常不予退還。[3]第三,濫用拘留權,偵查機關享有決定權與執(zhí)行權,實踐中未能嚴格遵守拘留適用條件,違法拘留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監(jiān)督與制約。此外,非法搜查、扣押等強制措施直接妨礙了持有人對物品的所有權實現(xiàn),對住宅的非法搜查侵犯了公民的居住安寧權,人身檢查不僅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甚至會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與生命健康權。

      (二)原因分析

      1、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觀念闕如

      受到傳統(tǒng)文化觀念影響,我國偵查程序重視國家利益、輕視個人利益。在過去司法實踐中,更多強調懲罰犯罪從而與保障人權未能形成有效的動態(tài)平衡,導致刑訊逼供、濫用偵查強制措施等違反偵查程序的問題出現(xiàn),造成了部分冤假錯案,最終既不能達到保障人權的效果,也不能準確有效地懲罰犯罪。隨著司法改革不斷深入與完善,我國學者意識到長期“重打擊,輕保護”、“重實體,輕程序”的刑事司法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時代人權保護要求,便提出“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并重”的司法理念。雖然在立法層面有所進步,但在司法實踐中依然存在 “口供主義”“功利主義”的傳統(tǒng)落后思想觀念,部分偵查人員法制意識淡薄,在偵查過程中濫用偵查權,導致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非法侵犯。

      2、偵查權力缺乏有效監(jiān)督與制約

      在司法實踐中,公安機關與檢查機關配合有余、監(jiān)督不足。從偵查權力的運行來看,偵查機關可以自行決定使用偵查措施(逮捕除外),既不需要司法機關事先授權,也不受事后的司法審查。檢查機關對于自偵案件則采取內部監(jiān)督,而這種監(jiān)督機制會使偵查權力過度膨脹,無法有效制約和監(jiān)督偵查權力的行使。權力得不到有效控制將直接導致偵查人員“凌駕”于偵查相對人之上,滋生濫用偵查強制措施、刑訊逼供等違法偵查行為的土壤,人權難以得到切實保障。

      綜上分析,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同國家加強司法人權保障要求相比,同公民對司法公正的期待相比,我國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還存在許多不符合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偵查相對人權利缺乏保障、刑訊逼供屢禁不止、偵查主體濫用偵查強制措施等。這些問題,違背尊重與保障人權基本原則,損害公民合法權益,阻礙我國司法文明進程,必須予以重視,著力解決。有鑒于此,從倫理學視角出發(fā),對偵查程序中的人權保護問題進行反思,以期尋求偵查程序中法律與道德的互契發(fā)展,提出構建解決上述問題的現(xiàn)實路徑。

      三、我國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的價值偏失

      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的倫理反思是指從倫理學視角出發(fā),批判地考察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的失范行為,通過法律與道德雙重維度對其進行客觀剖析,并運用倫理學知識對其進行思考修正,從而實現(xiàn)人權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過程。倫理反思的途徑主要有對失范行為客觀審視并作出價值判斷、對人權理念思考探討并進行修正完善。

      (一)我國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的失范行為

      偵查程序中超期羈押、非法搜查、刑訊逼供等侵犯人權的行為屢禁不止,這些行為不僅違反社會道德,而且嚴重違反法律規(guī)定,某種程度上反應了根深蒂固于偵查人員心中的人權保障理念的缺失。梳理現(xiàn)實的新聞輿論,可觀其中的失范行為:如廣西玉林“四無案”(無卷宗、無判決、無罪名、無期限),案件當事人謝洪武被稱為“非法超期羈押第一人”;又如遼寧興城市民警和“線人”半夜搭梯入室非法搜查“抓嫖案”,導致女主人精神失常;再如湖北“佘祥林案”、河南“趙作海案”等刑訊逼供導致冤假錯案嚴重侵犯人權的失范行為。從法律的角度,偵查人員這些行為違反了代表國家制度和社會公共秩序的法律,嚴重侵犯了法律所確認和保障的公民合法權益,如果這些行為被縱容,那么每個公民基于法律保障的人權將無從談起。從道德的角度,偵查人員這些行為是對中國傳統(tǒng)道德規(guī)定的“仁”、“善”等價值理念以及現(xiàn)代社會所倡導的 “人權”、“自由”、“秩序”等價值理念的恣意踐踏,它突破了社會公眾所能容忍的道德倫理底線,必然受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偵查人員上述嚴重違法和破壞道德底線的失范行為挑戰(zhàn)的是我國加強司法人權保障的現(xiàn)實,因此,這些失范行為亟待規(guī)范與矯正。

      (二)法律缺憾與道德彌補

      偵查人員上述失范行為的發(fā)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法律對人的行為規(guī)范方面的局限。首先,法律不能解決人性之惡問題。從根本上來看,善是人類存在發(fā)展主導方面和根本規(guī)定,惡則是不利于人類發(fā)展進步的否定因素。[4]然而,在非法搜查、刑訊逼供等失范行為的背后,法律固然可以事后懲罰,但卻未必能在人的內心播下“仁”、“善”的種子。這種善念還需通過教化,凈化人的思想,由道德倫理去解決。其次,法律提供的是抽象化與原則化的正義。法律制度的設計不可能兼顧社會千姿百態(tài)的情況,無論再怎樣具體的法律,其所涉及的對象都不可能面面俱到。這也導致偵查程序中發(fā)生上述失范行為后,出現(xiàn)“同案不同判”的情況,處理結果往往難以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最后,法律提供的救濟是有限的。法律作用的直接對象是人的行為,在懲罰的意義上,它只能對符合條件的、應受法律懲罰的行為進行制裁。[5]法律不能對人的思想直接進行干涉、影響,其救濟也不可能對行為人的思想之惡發(fā)生預防控制的作用,對于被侵害者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更是難以救濟。由此可知,法律在偵查程序中人權保障作用有其自身局限性,需要道德的調節(jié)作用來彌補法律的不足。

      (三)法律規(guī)制與道德完善

      在倫理道德觀念約束下的人類行為并非完美無缺,更非意味著行為總沿著道德原則所導引的方向發(fā)展。在偶然地極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有可能并且事實是:人的自我約束是如此薄弱,以至于也會破壞道德原則。[6]由此可知,偵查程序中的人權保護需要法律來規(guī)范偵查人員的偵查行為。司法的終極目標指向人權,保護人權,維護尊嚴。我國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堅持以人為本的司法倫理內涵。這要求偵查人員嚴格依照法定程序,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前提下,進行合法化、人性化、理性化的偵查行為。我國偵查程序中的人權保護是實現(xiàn)正義的題中之義,是踐行司法公正標準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這要求偵查人員在偵查過程中樹立和貫徹 “尊重與保障人權”的精神理念,對偵查相對人給予最大限度的人文關懷,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充分保障其權利,維護其尊嚴。此外,為了預防上述失范行為的再度發(fā)生,既需要中國傳統(tǒng)倫理文化中“仁”、“善”等理念引導人們崇仁向善,又需要現(xiàn)代法治“人權”、“自由”等理念引導人們與時俱進。對人權普遍性的深刻理解,必須回歸到對人的價值存在的歷史說明,通過反觀人的價值生成來詮釋人權的價值向度。[7]因此,偵查人員只有將道德的內在控制和法律的外在控制相結合,才能夠使偵查行為符合人權、公正、平等價值的倫理精神與道義內涵。

      四、我國偵查程序中人權保護的完善理路

      (一)牢固樹立保障人權觀念

      針對我國長期 “重打擊 輕保護”“重實體 輕程序”的傳統(tǒng)司法理念,我們需要徹底轉變這種不合理觀念。第一,營造司法人權保障的法治環(huán)境,加大司法人權保障的宣傳力度,普及司法人權保障常識,落實司法人權保障責任。第二,采取集中培訓、定期考核、不定期檢查等方式提升偵查人員綜合素養(yǎng),貫徹落實平等、自由、人權等價值理念。第三,加強媒體對人權的保護作用。[8]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曝光,相關責任部門及時調查處理,讓偵查權力更好地在陽光下運行。第四,要求偵查人員努力踐行人權保護的司法理念,貫徹疑罪從無的司法原則。切實樹立正確的偵查觀,從思想上轉變傳統(tǒng)司法觀念,在實踐中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具體要求,努力實現(xiàn)偵查需要與人權保護的動態(tài)平衡。

      (二)健全偵查程序法律制度

      實現(xiàn)偵查需要與人權保障的動態(tài)平衡,最有效的路徑便是通過健全偵查程序法律制度,提供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以便偵查機關嚴格遵循。針對我國目前偵查程序立法現(xiàn)狀,在取得進步的同時也應看到其中的不足,如立法過于籠統(tǒng)原則、立法滯后于實踐、具體操作程序不夠規(guī)范細化等,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偵查程序中的人權保護效果。此外,針對新刑訴法規(guī)定的非法證據(jù)排除、技術偵查等與偵查程序密切相關的領域,需要我們關注與反思其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做好總結,以更大的勇氣去打破司法體制方面的局限。若使立法的規(guī)定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充分發(fā)揮偵查機構的能動性與創(chuàng)新性,可以通過改革試點層層推進,進而逐步健全偵查程序法律制度。由于我國各地經濟、文化差異,通過改革試點總結實踐經驗,以此促進偵查程序立法完善,更有利于實現(xiàn)偵查需要與人權保護的有機統(tǒng)一。對于立法技術層面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立法發(fā)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偵查程序的立法現(xiàn)狀,進一步科學制定偵查制度、細化偵查程序具體操作、吸取國外偵查程序合理成分以此彌補我國立法技術的落后與不足。

      (三)完善偵查權的配置設計

      偵查制度的設計需要兼顧效率與公平,同時需要從保障人權的實際效果出發(fā)、從具體國情出發(fā),綜合考慮制度實施成本,既要保障偵查機關能夠及時有效查明案件事實,懲罰犯罪,又要避免冤假錯案,保護人權。目前,我國偵查權配置采取了多重劃分標準,如案件種類、案件發(fā)生地、案件實施地等標準,偵查系統(tǒng)內的偵查力量區(qū)別明顯,互不隸屬,在偵查權能上是平等主體。針對上述特點,我們可以進一步細化偵查權配置,建立專門化偵查機構,考慮制度實施成本,可以整合現(xiàn)有偵查機構進行內部重組與重設以滿足偵查需要,將分散的偵查機構統(tǒng)一管理,并引入司法審查強化偵查監(jiān)督。一方面由其內部較高級別偵查機構進行領導與監(jiān)督,另一方面由外部進行司法審查,內外結合,共同對偵查程序進行監(jiān)督與制約。此外,需要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各專門機構的偵查范圍、偵查對象、偵查期限、偵查措施等具體偵查程序以保障偵查權的配置形成完整的制度體系。

      (四)引入司法審查機制

      刑事訴訟中的司法審查是指法院具有對偵查機關實施的強制偵查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的權利,有權決定撤銷或變更強制性措施。偵查程序的司法審查樹立了一道人權保障的 “司法屏障”。《人權法》、《歐洲人權公約》中無不貫穿了嚴格的司法審查,其對偵查行為起到了有效的監(jiān)督與制約作用。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官作為第三者介入偵查、監(jiān)督與制約偵查活動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透過國際準則與法治國家經驗窗口,拘留、逮捕、羈押等系列強制偵查措施,一般而言,需要經過獨立的司法審查,考慮到我國具體國情可以按照偵查措施的強制程度不同,分批次建立司法審查機制。如設立中立法官,對需要進行的偵查強制措施進行嚴格審查,并頒發(fā)授權令狀,此時司法機關作為一個獨立的第三方,介入沒有任何利益關系的偵查監(jiān)督,既能夠防止偵查機關權利膨脹,濫用偵查權,又能夠保障偵查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五)完善偵查侵權救濟機制

      “無救濟即無權利”就偵查行為的司法救濟而言,當務之急需要轉變傳統(tǒng)刑事司法理念,偵查主體不應該“凌駕”于偵查相對人之上。此外,需要明確認識到犯罪嫌疑人權利一旦遭受侵害,就要啟動偵查侵權救濟程序,當事人一旦申請救濟,法院無法定理由,則要在合理期限內予以答復處理。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盡管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犯罪嫌疑人對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偵查行為有權提出控告,但缺乏具體的操作程序,如有權向什么機構提出控告、由誰負責處理、怎樣具體處理、處理結果有誰負責監(jiān)督落實,這些我國法律尚未作具體規(guī)定,這使得當事人的救濟權利被虛置而空。因此,我們應該盡快建立對違法偵查的救濟機制。第一,落實偵查人員責任終身制與疑罪從無原則,即誰偵查、誰負責,如無確實充分證據(jù)不得定罪量刑。第二,介入司法審查,當事人權利受到侵犯,允許當事人及其親屬、律師向法院提出控告,經法院審查后作出及時處理,卻給當事人帶來權益損害的,依法進行侵權賠償。第三,要完善偵查侵權救濟相關配套法律,細化具體操作程序,嚴格推進司法責任制,形成救濟制度“新常態(tài)”。

      [1]孫長久.偵查程序與人權保障[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4.

      [2]許志.論偵查程序中的人權保障[J].《理論前沿》,2007(19).14.

      [3]周標龍.論我國刑事偵查中的人權保護[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3(01).38.

      [4]任丑.人權應用倫理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166.

      [5]劉同君.魏小強.法倫理文化視野中的和諧社會[M].江蘇:江蘇大學出版社,2007.347.

      [6]劉正浩.胡克培.法律倫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5.

      [7]李海星.人權哲學導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66.

      [8]王小芳.刑事冤案中的人權保護分析[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6).72.

      編輯:林軍

      The Deficiency and Approach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in the Procedure of Investigation

      SUN Jinfeng
      (Shan Dong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Jinan Shandong 250014)

      In judicial practice,the process of the investigation procedure,the lack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resolved.Thi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repeated torture,abuse investigation body coercive measur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vestigation.The main reason for these problems is that the concept of investigative procedures in place to protect human rights,including investigative powers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become critical.The primary approach is to place the issue on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ethical reflection of investigation procedure,to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At the same time,improve the investigative procedure legal system, improve the configuration design right of investigation,investigation of judicial review mechanism is introduced,the investigation established tort relief mechanism,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investiga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procedure of investigation;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judicial review

      A821

      A

      2095-7327(2017)-01-0125-05

      孫晉峰(1974-),男,山東臨沂人,山東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教師,碩士。

      猜你喜歡
      保障人權偵查人員人權
      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問題研究
      法制博覽(2018年19期)2018-01-23 02:10:52
      論人權的代際劃分
      我國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制度的構建
      湖北農機化(2017年2期)2017-03-03 11:19:48
      偵查人員出庭作證的困境及完善策略
      淺論我國的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
      東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23:12:21
      技術偵查措施運用利弊及對策分析
      論我國刑事訴訟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完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51:39
      “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律地位
      ——以《警察法》的修改為視野
      論社會組織的人權價值
      論人權的三個化身
      罗定市| 永年县| 衡山县| 宝丰县| 青河县| 大新县| 冀州市| 如东县| 阿拉善左旗| 简阳市| 南城县| 贵定县| 多伦县| 泾阳县| 疏勒县| 赤壁市| 东宁县| 年辖:市辖区| 永安市| 和林格尔县| 布尔津县| 宝丰县| 随州市| 阿瓦提县| 西乌珠穆沁旗| 民权县| 县级市| 孟津县| 新泰市| 盖州市| 平安县| 淳安县| 济阳县| 三明市| 深水埗区| 宝山区| 灵丘县| 霍林郭勒市| 麻阳| 花垣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