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濤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河南 南陽 473000)
哲學社會工作者在新時代的擔當和責任
□郭延濤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河南 南陽 473000)
2016年5月17日,國家領導人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指明了路標,講清了思路,提供了建構的框架,成為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的春天。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深刻領會講話精神,緊緊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把這個講話精神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哲學社會;大繁榮;擔當責任
2016年5月17日,國家領導人召開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這個講話高屋建瓴的提出了哲學社會工作者在新時期要把握歷史機遇,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主動掌握話語權,在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的基礎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提出了文化自信是更深層次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其他自信的基礎,文化自信需要廣大哲學社會工作者努力工作,做好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傳播正能量,做文化自信人,為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大繁榮、大發(fā)展貢獻自己微薄之力。
自十八大以來,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地位,這是哲學社會科學者的春天,廣大哲學社會科學者要把握好歷史機遇,利用好這個難得的機遇,大力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樹立自信信心,要認識到哲學社會科學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發(fā)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在這個座談會上,開篇就強調了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要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他把哲學社會科學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體后,我們在經濟領域取得了巨大的輝煌,這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強的物質基礎,在我們取得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為世界的精神財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文化。在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這是發(fā)揮哲學社會工作者的時刻,廣大哲學科學工作者要擔當起歷史賦予的責任,在為中國夢,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目前,在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時刻,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該是大有作為的時刻。廣大哲學工作者要梳理自信心,不必言必稱希臘,要有自己的自信,要挖掘自己老祖宗的優(yōu)秀財富。不要做歷史虛無主義者,要有對自己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自信心和把握能力。
革命導師和我國的領導人一向都重視哲學社會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國家領導人曾經說過必須要用社會科學來了解社會,改造社會,進行社會革命。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矛盾論》、《實踐論》對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巨大的思想動力。改革開發(fā)后,我們黨仍然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幾代領導人都重視并身體力行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尤其自十八大以來,哲學社會科學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作為一位哲學科學工作者要抓住難得機遇,加大自己的學習及傳播能力。要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三個方面下工夫,這些文化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根和本。尤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要下大工夫,真工夫進行認真梳理,挖掘其精華。要大力發(fā)揚革命文化,針對現(xiàn)在網絡惡搞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的現(xiàn)象,哲學科學工作者要給予回應。在當下,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武裝自己的知識體系。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網絡技術的發(fā)達給哲學社會科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新思想、新主義紛紛登場,這些諸多思想、主義肯定對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培育也不無負面的影響,因此,作為哲學科學工作者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去看待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習之后要有使命感,要拋棄純粹的追求學術問題,須知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歷史的擔當。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這為我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和歷史擔當。
恩格斯早就說過:“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币虼?,無論時代怎么變遷,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中指導地位這個原則不能搖動。對一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講,啥時間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哲學社會科學者的工作、創(chuàng)新都經枯萎,因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工作的源泉和力量以及方向的保障。雖然馬克思主義誕生距離現(xiàn)在有一段歷史時間了,但通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實踐,足以證明它的理論仍然不過時,仍然煥發(fā)著強大的生命力,仍然對當下我國的工作具有指導意義。但反觀現(xiàn)實,在實際工作者存在著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趨勢,在有的學科中存在“失語”、在教材中“失蹤”、在論壇上“失聲”的危險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都是很危險的信號,也給哲學科學工作者敲響了警鐘,哲學科學工作者必須要在這個網絡鋪天蓋地的時代,要開辟新領域,開通新媒體,舉辦新方式,抓住新一代來開展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工作,使年輕一代樹立科學的“三觀”、健康的“三德”,理性的消費,向上的娛樂情趣,健康的上網,自覺的反對非馬克思主義對自己的侵蝕和腐朽。我們現(xiàn)在要樹立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要更加自覺學習和尊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是前所未有的高度來思考這個問題。西方國家歷來忘我之心不會改變,這一點對哲學科學工作者來說要有清新的頭腦。這涉及到哲學科學為誰著書、為誰立說的重大政治問題。提高自己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歷史使命。
哲學社會科學作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表現(xiàn),在國際日趨激烈競爭的今天不僅僅是在經濟領域更是表現(xiàn)在軟實力方面。經過改革開放將近40年的發(fā)展,我國在世界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但是在世界話語權里我們中國的聲音還不響亮,話語權還不是太充分,這種現(xiàn)象不能與我國經濟大國相匹配,因此,這種形勢對于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極大壓力。具有自己獨特的哲學社會科學特色、風格、氣派,是一個國家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成熟的標志,更是實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體現(xiàn)。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根據(jù)中國特色這一獨特的國情出發(fā),立足自身國家、借鑒外面世界、挖掘歷史傳統(tǒng)、緊跟時代,關懷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向未來的思路,大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在思想引領、學科體系、學術圈、話語權等體現(xiàn)中國特色。為實現(xiàn)以上之目的,必須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第一,體現(xiàn)繼承性、民族性。要繼承馬克思主義的資源不可缺性;要繼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個資源庫;再一個就是國外哲學科學的資源。第二,表現(xiàn)原創(chuàng)性、緊跟時代性。要想在世界話語權中有中國的聲音就必須要在原創(chuàng)形式下功夫,緊跟時代脈搏,如果一味的跟在別人的后頭人云亦云就不可能構建自己的話語體系,因此,在新時代要在借鑒吸收別人的優(yōu)點基礎上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
[1]鄭保衛(wèi).權力·責任·道德·法律——兼論新聞媒體的屬性、職能及行為規(guī)范[J].國際新聞界,2005(04).
[2]張碩.也說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意識[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02).
1004-7026(2017)17-0104-02
G206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7.066
郭延濤,男,碩士研究生,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社科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