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超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大學英語教學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其中,隱喻思維在英語教學中逐漸得到應(yīng)用,隱喻思維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學生的詞匯量的多少。語言學家認為,語言與思維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將隱喻思維與大學英語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不僅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還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習慣和方式上的差異,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
一、隱喻思維的相關(guān)概述
1.隱喻思維的內(nèi)涵
要想知道什么是隱喻思維,就必須弄清楚隱喻的含義。所謂隱喻,就是通過一種語言形式表現(xiàn)思維的一種方式,它貫穿于人們認知活動的始終,與學習、生活息息相關(guān),每一個人都會在語言表達中有意或無意地使用隱喻思維。人們之所以使用隱喻,是想把深奧的內(nèi)容變得淺顯易懂,以便于交流和溝通。而隱喻思維是一種將隱喻當作認知的思維模式,我們常說的“Time is money”(時間即金錢),“It rains cats an dogs”(傾盆大雨),“Someone has a heart of gold”(某人有顆金子般的心),“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入鄉(xiāng)隨俗),等等,都是隱喻思維的具體體現(xiàn),如果沒有隱喻思維,人類的語言就會失去其強烈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2.隱喻思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
既然隱喻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的應(yīng)用如此廣泛,那么它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價值也就不言而喻,它滲透在語言學習的方方面面,不僅對深層理解說話者的真實意圖有幫助作用,也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地道的英語習語、熟語等,是跨文化交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隱喻思維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風土民情,接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為學生帶來更加新鮮愉悅的學習感受。
二、隱喻思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yīng)用策略
1.隱喻思維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yīng)用
很多大學生表示,自己雖然已經(jīng)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但在真正的語言交際中還是不知所措,他們將其原因歸結(jié)到詞匯量的問題上。事實上,英語日常交際用語的詞匯量只有2000個左右,而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學生詞匯量通常在6000個左右,那么為什么學生還會覺得自己的詞匯掌握得不夠呢?原因就是英語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這些多義的詞都是在隱喻思維的關(guān)聯(lián)性中產(chǎn)生的。因此,通過隱喻思維的訓(xùn)練,能夠有效使學生推測出常見詞的其他含義。
2.隱喻思維在大學英語習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
在英漢習語的表達上,有的詞表層含義與深層含義相同,而有的則相反,這往往是由中西方文化、歷史、宗教信仰的異同所導(dǎo)致的。例如,龍在中國習語中具有偉大、崇高之意,是華夏民族的吉祥物,古代的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印保梢娖湓谥袊嗣裥哪恐械牡匚恢?。而英語中的“dragon”卻是邪惡的象征,它最早來源于《Holy Bible》中“God”和惡魔“Satan”的對峙,其中“Satan”就是所謂的“the great dragon”。同時,在基督教中,“dragon”也是罪惡的源泉,因此最初對“亞洲四小龍”的翻譯用“four tigers”代替了“four dragons”。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將隱喻思維運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能夠使學生了解語言的魅力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其認識到語言、思維和文化之間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約的關(guān)系,這樣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就不會孤立地記憶單詞與詞組,而是通過文化來掌握詞匯的實際用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方 璐.試論隱喻思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建構(gòu)——淺談大、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2]王小彤.隱喻思維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yīng)用[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