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華
近日,筆者前往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qū)吳城鎮(zhèn)任家塔村,驅車行駛在進村的小路上,放眼望去,盡是油牡丹田地。
張達清是全鎮(zhèn)出了名的致富能手。2012年,張達清隨朋友外出考察時,有心的他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小的商機。為了能進一步多了解油牡丹種植,張達清收集了大量資料,詳細了解了油用牡丹的培育、種植知識。2014他成立飛創(chuàng)油用牡丹合作社,吸收了全村83戶,206位貧困人口為社員,貧困戶覆蓋率100%。張達清把整個項目分為兩期進行,第一期發(fā)展了300畝油牡丹,第二期發(fā)展500畝油牡丹。截至目前,800畝油牡丹的栽種工作已經完成。
至于怎么會選擇種植油牡丹時,張達清說:“當時感覺挺值得嘗試的,油用牡丹是一種新型油料作物,優(yōu)質苗種的畝產量最高可達600~800千克,大大超過國產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產量:出油率高達22%,大大高于國產大豆;牡丹油具有較高的亞麻酸含量,對嬰幼兒大腦發(fā)育、老年人大腦保健效果顯著,同時,對于治療高血脂病癥也有很大益處。這種作物豐產期為30年,對于農民來說是一勞永逸的‘鐵桿莊稼。作為一種新型油料作物,和傳統(tǒng)油料作物相比,油用牡丹的市場前景無限?!?/p>
貧困戶哪來的錢當股東呢?張達清經過和村委會及貧困戶商量,各個入股的貧困戶將自己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三年收益之后就可以直接分到屬于自己的股份,這樣貧困戶不出一分錢,當上了股東,合作社同時用工優(yōu)先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社員,貧困戶還可以在家門口的合作社打工掙錢,這對一個農村留守家庭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收入了。該項目今年已全部完成,通過幼苗三年期綜合管護,畝產量至少可達100千克,總產81000千克,收入81萬元。
張達清勾勒了一個合作社的遠景目標“接下來我將會建成以“種植、養(yǎng)殖、旅游觀光、餐飲服務、收購加工、銷售盈利、技術指導”的一條龍產業(yè)經濟基地,將油牡丹種植和觀賞牡丹種植結合起來,既不會有污染,還能結合吳城鎮(zhèn)的旅游資源,打造成集觀賞、體驗、餐飲于一體的休閑度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