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最是紅樓夢里人

      2017-04-15 20:25:40梁芳曾肖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12期
      關(guān)鍵詞:解讀

      梁芳?曾肖

      摘要:張愛玲對《紅樓夢》有著獨特的審美經(jīng)歷,“紅樓夢魘”四字,道盡十年癡迷不尋常。張愛玲對于《紅樓夢》后四十回“狗尾續(xù)貂,附骨之疽”的苛刻評價,以及在嚴謹?shù)陌姹竞颓楣?jié)比照下,得出的“是創(chuàng)作非自傳”結(jié)論,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作家高超的藝術(shù)感知力,這在近代的紅學研究中獨樹一幟。

      關(guān)鍵詞:紅樓夢魘;解讀;創(chuàng)作觀

      《紅樓夢魘》是張愛玲用十年之功精心撰寫的學術(shù)著作,主要通過《紅樓夢》版本的比對和繁瑣的考證,提出自己獨到的紅學見解。張氏此書為海外的紅學研究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周汝昌稱之為“紅學史”上的一大怪杰,常流難以企及。[1]由于張愛玲以小說家稱名于世,《紅樓夢魘》一書至今缺少學界的關(guān)注。在長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之后,張愛玲精心撰述此書,傾注了她極具個人色彩的審美意趣與情感傾向,當中的紅學見解亦留下了她的作家身份以及多年海外生活經(jīng)歷的烙印,這也使得她的紅學見解顯得如此之獨特。本文將從《紅樓夢魘》書名之意蘊,張愛玲對后四十回續(xù)書的看法,以及張愛玲的《紅樓夢》創(chuàng)作觀三個方面展開探討。

      一、《紅樓夢魘》書名之解讀

      周汝昌在《定是紅樓夢里人》里寫道:“我一看《紅樓夢魘》這個書名就感到十分討人憎嫌:什么‘魘?把雪芹的這么一部寶書竟然安裝上如此一個丑惡的字眼,引起我們什么樣的情緒?極不喜歡,就從這兒也不大想看打開書看上幾眼。”[2]毫不掩飾老先生對此書名的厭惡之深,即使為《紅樓夢魘》專門寫了書評,也不曾改變其最初的厭惡情緒,甚至認為這是一代才女的極大失誤。

      “魘”從鬼厭聲,指的是人被噩夢或者極其恐怖的事情所迷惑、驚嚇、尖叫。這的確是一個恐怖的字眼,單獨一個字就已經(jīng)讓人不寒而栗。張女士將之加在《紅樓夢》這本擁有中國古典美學的經(jīng)典著作前面,無怪乎周汝昌先生感到憤怒了。既然如此,她為何堅持這一書名呢?是否真的是一代才女的重大失誤?

      《紅樓夢魘》這個書名并非張愛玲女士本人所起,而是來自于她的友人宋淇的一句戲語。最開始的英文名是Nightmare in the Red Chamber,直接譯為中文的《紅樓夢魘》。張愛玲女士是如何理解這個題目呢?她認為“這題目非常好,而且也確是這情形——一種瘋狂。”[3]

      這個“可怖”的名字只是一種簡單的瘋狂嗎?她自己在此書序言中這樣寫道:“我這人乏善足述,著重在‘乏字上,但是只要是真喜歡什么,確實什么都不管——也幸而我的興趣范圍不廣。在已經(jīng)‘去日無多的時候,十年的功夫就這樣摜了下去,不得不說是豪舉。”[4]由此可見,張愛玲女士對這個書名不僅僅是滿意那么簡單了,而是喜歡得很了。這夢魘其實是一種偏執(zhí)的喜愛,因此她寧愿花了十年的時間沉迷其中。如此到這里,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周汝昌先生和張愛玲女士都是深愛《紅樓夢》的,只是周先生無法容忍如此惡毒的字眼放置在自己最愛的寶物之前罷了,他所理解的魘是可怖的,是讓人睡不著覺的。然而張女士所理解的則是不同的,她看到的是這字眼之下隱含的一種瘋狂,不排除孩子般的故意作弄,然更深刻的是一種偏執(zhí)的愛,是這種瘋狂的背后,《紅樓夢》所帶給她的內(nèi)心震顫以及共鳴,是一種揮之不去,愈發(fā)清醒的悲感情緒,這種情緒才是“魘”的真實面目,而這也是她和《紅樓夢》之間的一個連結(jié)點。

      張愛玲曾說:“偶遇拂逆,事無大小,只要‘詳一會兒《紅樓夢》就好。”[5]《紅樓夢》不只是她創(chuàng)作的靈泉,同時也是她心靈的慰藉。而在她的作品中也展現(xiàn)了她對它的理解,以及狂熱的、真摯的情感。就此很多學者都曾發(fā)表過專門的研究著作,并認為“從《金鎖記》等張愛玲的小說中, 清晰地看到了《紅樓夢》的巨大藝術(shù)投影;”[6]同時清晰地指出她的作品中“浸透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劇感”。而這一點她也在《傳奇再版序》中寫道“如果我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里有這惘惘的威脅?!边@種悲涼感是來自于她的生活以及她敏感的心靈的,她的血液里流淌著家族的氣息,而她自己所生活、所經(jīng)歷的盛衰之變使她自己與《紅樓夢》之間形成了一種對照,因此她的一生都擺脫不了《紅樓夢》以及那種悲涼之感。

      所以,周汝昌先生僅從自己對于夢魘的理解來認定這是一個令人惋惜的錯誤,可以說是有待商榷了。我相信張愛玲女士創(chuàng)作那么多作品,一定有自己對于文字的敏銳觸覺和捕捉力,《紅樓夢魘》不僅僅只是一個書名,更是她一摜十年的瘋狂,以及始終無法揮去的悲涼,而這種悲涼也如夢魘驚醒般愈加清晰地讓她記憶深刻。

      二、后四十回續(xù)書之探究

      對于后四十回續(xù)書問題,研究者歷來爭論不休。而張愛玲女士自得知后四十回非曹雪芹先生的作品時,可謂是“石破天驚,驚喜交集”,并將“《紅樓夢》未完”引為人生第三大恨事。[7]

      首先,在偽作問題上,張愛玲女士在《<紅樓夢>未完》一文中直接將切入點放在滿漢問題上。她從女性小腳問題上推論出曹雪芹對滿漢問題的故意模糊,而從一些詞匯如“屯”“大妞妞”等做出“后四十回舊本的特點之一是強調(diào)書中寫所寫是滿人”的結(jié)論,同時之間又通過各種瑣碎的細節(jié)對比來展現(xiàn)前后不同,以證實后四十回偽作身份??甲C非常瑣細,然角度很獨特,就此周汝昌先生也做出了“特心細,特繁瑣,帶出了女性脾氣”[8]的評價。

      其次,在看待續(xù)作問題上,張愛玲女士則直接作出了近似于尖酸苛刻的批評:狗尾續(xù)貂,附骨之疽。這個觀點一出,立馬引起了一批曹雪芹狂熱愛好者的注意,同時也得到了一批學者的認同,周汝昌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周先生就張愛玲女士所說的后四十回“天日無光,百般無味”八個字推斷出這個天才少女是一種“第六官”[9]的,大概指的就是一種敏銳的藝術(shù)感知力吧,并指出“在《紅樓夢》問題上,說實在話,尋覓能如她那樣說出我心坎里要講而不講的第二人,至今尚未覓見。”而他自己也曾說過:“我讀不了高鶚續(xù)的后四十回,如果用力量強迫我讀,那就是對我最大的精神折磨。”[10]可見就此問題上,他是將張愛玲女士引為知己了。

      她之所以對后四十回有這么大的抵觸,也許真的與周汝昌先生所說的女才子的神秘的“第六官”有關(guān),因為就張愛玲女士創(chuàng)作那么多作品來說,她的確是有一顆異于常人敏感的心靈以及對藝術(shù)的敏銳感知能力。一方面她對《紅樓夢》極其熟悉,“我唯一的資格是實在熟讀《紅樓夢》,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點兒的字自會蹦出來?!绷硪环矫鎰t在于她的藝術(shù)感知力。所以她能輕易從前八十回與后四十回細節(jié)上的不同看到藝術(shù)上的差距。如在林黛玉的服飾描寫上,她細心地發(fā)現(xiàn)曹雪芹幾乎不對黛玉的服飾作出如何的描寫,而在第八回黛玉下雪天罩著的一件大紅羽緞對襟褂子,她寫道:“也是下雪,也是一件紅色大衣,沒有鑲滾,沒有時間性,該不是偶然的?!劳庀涉拍謶斢幸环N飄渺的感覺,不一定屬于什么時代。”[11]而對后四十回寫“水紅繡花襖”表示了反感。這些細節(jié)所帶給張愛玲的強烈對比以及對后四十回處理的結(jié)局的不滿,直接導致了張女士對于后四十回的否定。

      當然除了張愛玲女士、周汝昌先生對后四十回表示憤怒以外,也有人表達了自己對后四十回的更為激烈的態(tài)度:“我們該痛罵他,把他的偽四十回趕快從《紅樓夢》里割下來扔進字紙簍里去,不許他附驥流傳,把他的罪狀向普天下讀者泣訴,為蒙冤一百數(shù)十年的第一流天才寫實作家報仇雪恨?!盵12]然而,對于他們這樣的批評,我是同意林語堂先生對這類文字做出的總結(jié)的,“主觀之批評”,即帶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來評價后四十回。全觀后四十回,也不乏精彩之處,雖然俞平伯先生也說出過批評后四十回的言辭,但是他也承認后四十回中四美釣魚、雙美聽琴、寶玉和紫鵑隔窗談話等幾節(jié)是“可以仿佛原作的”。[13]

      而且在續(xù)作問題上,同樣有豐富寫作經(jīng)驗的林語堂先生也注意到“這性格的完整性,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最難,《紅樓夢》后四十回,個人的性格之符合及統(tǒng)一,不但能保持一貫,而且常常真能出色發(fā)揮出來”,如在探春離家時,“于是探春放心,辭別眾人,竟上轎登程,水舟陸車而去?!盵14]這樣短短地一行字,免了悲悲切切的送別場面,是成全了探春的瀟灑女兒氣的。這一節(jié),倒是惹人喜歡的。后四十回在悲劇的處理上并未是“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但可取之處還是有的,應正確對待。畢竟續(xù)書的確是非常難的,何況還是續(xù)《紅樓夢》,但為何還會招致這么大的批評?俞平伯先生在《論續(xù)書底不可能》中提到“每做嚴切的指斥,并不是不原諒他,是因為一百二十回本通行太久了,不如此,不能打破這因襲的籠統(tǒng)空勤,所攻擊的目標卻不在高氏個人”[15],由此看見老先生是煞費苦心的,他正如愛玲女士一樣深深為《紅樓夢》的藝術(shù)魅力所著迷,所以不愿意任何一個人去褻瀆它,所以情感上對高鶚續(xù)書存了嫌惡。然另一方面他的主觀性批評也是為了讓更多的后來人從既有的認知中清醒,去仔細品味屬于《紅樓夢》的真正魅力,而不是只是滿足于高鶚的百二十回本。

      張愛玲女士一步一步小心地考證也是起到了俞平伯先生所要達到的效果的,她的《紅樓夢魘》以細瑣的考證更進一步證實了后四十回的偽作身份,同時還研究了續(xù)作者的心理,甚至對前后的藝術(shù)高低也作出了隱晦的表達,用心之深,讓人敬佩,然在后四十回續(xù)書上,誠然需要大的、尖銳的批評,但也需要相信讀者的審美眼光,同時給予續(xù)作者客觀的評價,這一點應向胡適先生學習,他對紅學貢獻極大,然他對后四十回也做出了公正的論斷:“但我們平心而論,高鶚補寫的四十回,雖然比不上前八十回,也確然有不可埋沒的好處?!盵16]

      三、“是創(chuàng)作非自傳”

      張愛玲女士在《紅樓夢魘》中《三詳<紅樓夢>》中明確提出此觀點,認為《紅樓夢》是創(chuàng)作而非自傳。首先,她認為《紅樓夢》改寫“時間非常長——何止十年間“增刪五次”?直到去世為止,大概占作者成年時代的全部”。也就是說作者的天才是后天逐漸形成的,而不是一下子就涌現(xiàn)的,如此的話,他反復修改的作品也就具備了創(chuàng)作的條件,如果是自傳,完全就不用反復修改。

      其次,她通過各個版本的對照,細細比較其中的細節(jié),考察作者的修改過程,反復比較其真實性問題,最后做出了一系列的推斷,“寶玉大致是脂硯的畫像,但是個性中也有作者的成分在內(nèi)。他們共同的家庭背景與一些紀實的細節(jié)都用了進去,也間或有作者親身的經(jīng)驗,如出園與襲人別嫁,但是絕大部分的故事內(nèi)容都是虛構(gòu)的。延遲元妃之死,獲罪的主犯從賈珍改為賈赦賈政,都純粹藝術(shù)上的要求。……黛玉的個性輪廓根據(jù)脂硯早年的戀人,較重要的寶黛出于文字卻都是虛構(gòu)的。正如麝月實有其人,麝月正傳卻是虛構(gòu)的?!盵17]也就是曹雪芹使用了一些創(chuàng)作的成分,即藝術(shù)上的虛構(gòu)。

      總之,她認為長達十年的修改以及藝術(shù)上的虛構(gòu)足以說明《紅樓夢》的成書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作的過程。那么我們首先就要弄清自敘傳小說藝術(shù)構(gòu)思的關(guān)系,周汝昌先生這樣寫道:自敘傳之說,是指中國小說傳統(tǒng)自古以歷史題材、以寫人為主,不是自己借小說寫自己,更不是“暴露”“家丑”和別人的“隱私”。中國小說的本質(zhì)是“史論”而被之以小說的外表和裝飾打扮——所以叫做“演義”,此二字方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小說觀”中國人看小說的眼光與心態(tài)。這與西方的小說觀念并不相同,“演義”這個詞語,本身正相當于現(xiàn)今人所知所用的“文藝創(chuàng)作”。[18]到此,我們可以明白這牽涉到一個概念理解誤差的問題,中國文學中理解的自敘傳小說的含義,也就是說它是需要素材以及藝術(shù)構(gòu)思的,而曹雪芹寫的是“自家自己”,將自己所經(jīng)歷的一些事情構(gòu)思成一個故事。

      而張愛玲的否定則是由于她將自傳等同于完全的、純粹的寫實小說,從而引起了理解的誤差。自傳說擁護者甚多,并由此將許多學者從文本世界拉到曹雪芹生活的真實世界之中,而因此也將關(guān)注點放在他所真實經(jīng)歷的事件與文本之間的交互印證之上,從而從藝術(shù)本身中脫離出去。關(guān)于這種現(xiàn)象,余英時先生也提出過批評。而創(chuàng)作論的提出是與那種純粹史實考證相對的,也就是說實際上張愛玲女士通過考證作品中藝術(shù)虛構(gòu)的成分,來證明作品的藝術(shù)構(gòu)思,并不是完全否定自傳說,否定曹雪芹個人經(jīng)歷在作品中的藝術(shù)呈現(xiàn),這一點周汝昌先生在《還是承認了自傳說》中有所論述。

      但從另一方考量,這種創(chuàng)作論的提出是有意義的,也就是說將人們從關(guān)注曹雪芹生活的真實而重新回歸到文學藝術(shù)本身。就虛構(gòu)性而言,許多大家諸如魯迅是承認其虛構(gòu)性,認同《紅樓夢》是創(chuàng)作,是小說的,并且主張人們從賞鑒的角度去看這部作品的,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這部作品深藏的藝術(shù)魅力。

      總而言之,張愛玲的《紅樓夢魘》雖有瑣碎、繁雜、易讓讀者迷失之嫌,但其有意識地從學者的角度出發(fā),且試圖通過最為枯燥、嚴苛的版本考證,發(fā)表其對《紅樓夢》的研究成果,這種努力是值得人敬佩的。《紅樓夢魘》看似是一部學術(shù)論著,但其書名的構(gòu)成、對后四十回的抵觸以及創(chuàng)作論的提出,都與張愛玲的作家身份脫離不開。張愛玲作為一個作家,其藝術(shù)感知力是不容小視的,她對于小說創(chuàng)作過程中題材的選取、人物的塑造與加工都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她可以注意到別人較少注意的細節(jié),例如她對《紅樓夢》中服飾的觀察和研究,有益于對《紅樓夢》人物角色的理解?!都t樓夢魘》一書,為紅學研究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周汝昌.定是紅樓夢里人[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5:3.

      [2]周汝昌.定是紅樓夢里人[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5:2.

      [3]張愛玲.紅樓夢魘[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出版社,2005:序言:2.

      [4]張愛玲.紅樓夢魘[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出版社,2005:序言:6.

      [5]呂啟祥.《〈金鎖記〉與〈紅樓夢〉》[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987(1).

      [6]張愛玲.紅樓夢魘[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出版社,2005:序言:正文:2.

      [7]周汝昌.定是紅樓夢里人[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5:36.

      [8]周汝昌.定是紅樓夢里人[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5:8.

      [9]周汝昌.定是紅樓夢里人[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5:35.

      [10]張愛玲.紅樓夢魘[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出版社,2005:正文:5.

      [11]林語堂.平心論高鶚[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1.

      [12]林語堂.平心論高鶚[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91.

      [13]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7,1114.

      [14]俞平伯.紅樓夢辨[M].長沙:岳麓書社,2010:1,11.

      [15]郭皓政主編.紅學檔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5,91.

      [16]張愛玲.紅樓夢魘[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出版社,2005:152.

      [17]周汝昌.定是紅樓夢里人[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5:61.

      猜你喜歡
      解讀
      超越生死的愛戀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19:25
      高考試卷的分析與啟示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04:27
      解讀李漁《憐香伴》中的假鳳虛凰
      毛姆名篇《江之歌》的再解讀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22:44
      微情景教學法在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護理專業(yè)課程中的應用
      科教導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43:17
      新時期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個案解讀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00:03
      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特色的解讀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3:36:18
      從文學空間視角解讀吉爾曼的《黃色墻紙》
      解讀日本攝影家植田正治的擺拍寫實現(xiàn)象
      關(guān)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霍山县| 安图县| 新宁县| 汝城县| 奉化市| 咸丰县| 延安市| 临西县| 成武县| 达尔| 二连浩特市| 日喀则市| 昭觉县| 保靖县| 博白县| 库伦旗| 澳门| 永善县| 临朐县| 绥江县| 郸城县| 敖汉旗| 太原市| 英吉沙县| 织金县| 东乡| 定结县| 晋江市| 鄱阳县| 花莲县| 华亭县| 永修县| 本溪市| 开平市| 凤冈县| 鹤庆县| 镇巴县| 彰化市| 河北省| 鄂尔多斯市|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