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探討小學體育游戲的特點,結合這些特點分析如何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游戲的選擇。最后,總結并闡述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入體育游戲,其中包括:結合課程設計情況對體育游戲進行選擇,體育游戲教學時,注重安全性和運動負荷,教學結束部分體育游戲的引用等。
【關鍵詞】體育游戲 小學體育 競爭性 運動負荷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10-02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體育也是如此,傳統體育教學過于枯燥,滿足不了學生對體育課堂的需求。當下,各個學校開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促使課堂更加活躍,學生參與熱情更加高漲。因此,對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對小學體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1.體育游戲的特點
1.1趣味性
體育游戲內容較為豐富,形式相對活潑,具有極強的趣味性,能夠使小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極大滿足。小學生天性好動,具有極強的求新和求異心理,體育游戲受到小學生的廣泛歡迎。
1.2情節(jié)性
一些體育游戲中,存在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教學,讓小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例如“老鷹”、“小老鼠”、“戰(zhàn)士”等多種角色。這些角色的扮演,能夠使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1.3競爭性
通常情況下,游戲是以對抗形式開展起來的,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比賽形式的小游戲,能夠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促使小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fā),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1.4簡約性
通常情況下,小學游戲均相對簡單,只要了解幾條規(guī)則,便可以順利開展,游戲具有一定簡約性,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容易[1]。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啟發(fā)作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2.體育游戲教學的選擇與運用
對體育游戲進行選擇,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身體條件、心理因素等等。針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學生模仿性強,具有極大的上進心,喜歡自我表現。因此,教師應當選擇動作相對簡單,運動強度較小,并且具有相對簡單規(guī)則的游戲。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帶球“躲人”等具有一定難度的游戲,這和高年級學生思維特點和身體特點相適應。
3.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結合課程設計情況對體育游戲進行選擇
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目的是為了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確保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因此,教師對體育游戲進行選擇,輔助教師開展小學體育教學。選擇游戲時,教師注意將游戲和教學內容充分融合,幫助學生充分掌握相應體育技能。如,對學生實施技術技能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少的使用游戲代替技術技能學習,要保障學生掌握技能的基礎上,再開展相應游戲,鞏固教學效果,從而提升學生技術技能水平。
3.2體育游戲教學時,注重安全性和運動負荷
體育游戲趣味性較強,一般情況下是以競爭形勢開展的,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勝心,游戲中競爭性越強,越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但是在相對激烈的競爭中,小學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運動負荷太強,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在運動中受傷。因此,教師組織游戲過程中,要確保學生安全,保障游戲具有得力的安全措施,從而避免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傷。
3.3 教學結束部分體育游戲的引用
在課堂游戲部分結束后,教師要讓學生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tài)下。這一階段,對體育游戲的選擇,應當注意讓學生能夠回歸到放松情境下。教師主要對一些相對有趣、輕松的游戲進行引入。通過這些游戲的引入,能夠幫助學生各個器官得到恢復,課上的緊張狀態(tài)能夠得到緩解。因此,在課堂將要結束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些能夠調節(jié)身體的體操、舞蹈等游戲。使學生的肌肉、關節(jié)得到放松,恢復體力,調節(jié)心理,讓學生體會運動后的舒適感覺,以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結束一節(jié)課的學習。
例如,組織學生開展“撐地爬行”、“無窩的兔等”游戲。通過這些游戲,學生精神和各個身體器官均能夠得到放松。同時,這些游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下次體育課的熱情,對下節(jié)體育課充滿期待。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天性好動,具有極強的求勝心理。傳統體育教學方式,只是將相應技知識單純的傳授給學生,教師做示范,學生模仿,然后反復練習。這種教學模式促使課堂相對枯燥,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將體育游戲適當引入課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林以華.淺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02(03):68+70.
作者簡介:
劉仕國(1967年1月-),男,漢族,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人,一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