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松陵第一中學 唐躍紅
提高口語水平,促進英語學科全面發(fā)展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松陵第一中學 唐躍紅
口語能力在英語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便顯得舉足輕重。學生的口語訓練取得成效,能促進學生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會促進學生英語其他方面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在日后真實的語言交際情境中能夠順利地與人交流。
初中英語;口語指導;全面發(fā)展
學習一門語言的最終目的在于能夠與他人進行交際,因此學生學習英語不僅僅要求在書寫上做到行云流水,還要求他們能說出一口流利的口語。掌握口語技能,才會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他們的整體英語水平。本文將對教師應如何對學生的英語口語進行訓練提出五點建議,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英語語感是指對英語的感知、語義的感受及對情感表達的體會,它是人腦不經(jīng)過邏輯翻譯就直接把語言和語義進行非意識轉(zhuǎn)化的思維過程。一旦培養(yǎng)出學生的英語語感,就會使得學生口語能力完成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簡化口語學習的難度。
首先,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盡可能地用英語進行授課,為學生提供一種英語的學習氛圍;其次,在講解課文時,教師要多注重朗讀課文中的句子,將學生帶入英語情境當中,為培養(yǎng)學生語感提供情境,如教師向?qū)W生用英語提出問題,并要求學生同樣英語來作答,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對英語語感的認知,另一方面,通過說英語這個過程,使學生能切身體會到語言的樂趣與魅力,開啟學習英語的大門;最后,教師可以閑暇時間給學生們講一些英語小故事,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做示范,激發(fā)其表達欲望。
語感訓練能幫助學生第二語言的習得,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刺激各種記憶中沉淀的知識的復現(xiàn),以供應說話的需求,進而流暢地說出英語。
學生的口語說得不好,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知識儲備不足。學習教材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記住單詞和會翻譯課文,而是要做到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學生能夠理解課文想表達的內(nèi)容,并能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觀點。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利用教材中的優(yōu)質(zhì)資源,使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chǔ),以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
以牛津版英語教材八年級Unit 2 Cartoons and comics這一單元為例,教師可以在早讀課上用錄音機或其他教學工具播放這一單元的詞匯、課文音頻、人物對話等,因為早晨是學習的黃金時間,利用這個時間段向?qū)W生播放英語原聲音頻,會潛移默化使學生的口語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課上,教師需要帶領(lǐng)學生重復讀單詞,像worth、wonder、existence、condition、industry等這樣的重點詞匯應多次朗讀,采取實際行動重視起詞匯教學。隨后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一個小互動:教師說單詞的中文意思,要求學生搶答英語,可以給予反應快的、回答標準的學生適當?shù)莫剟睢V档米⒁獾氖?,譯林版教材設(shè)置了一個單獨的“Study skills”板塊,里面介紹了各種具體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合理運用Study skills模塊,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口語學習。
英語教材在內(nèi)容的編寫上十分重視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能滿足12~15歲年齡段學生的興趣,總之,無論教師運用何種教學策略,都不能忽視教材在學生口語學習方面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對學生的口語進行訓練,可以采取跟讀形式,教師要仔細斟酌,選擇適合學生的口語材料。過于簡單的教學材料會使學生產(chǎn)生自負的學習心理,輕視口語學習;而較高難度的學習材料會使學生望而生怯,產(chǎn)生抵觸情緒。最好的做法就是教師在課前充分準備,把教學內(nèi)容控制在難度相對適中的語言范圍之內(nèi),選擇語言水平類似于整個班級集中使用語言學習的水平材料,保持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積極性。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英語教材的課文、聽力練習的原文、英語報刊的文章,指導學生進行跟讀訓練,如牛津版教材七年級Unit 1 Making friends這一節(ji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中間有停頓,一詞一詞、一句一句地跟讀;或是在對整體文章有了很好的理解后,跟著文章從頭到尾將整篇讀下來,直到最后一句讀完。最后教師最好建議學生能夠?qū)⑽恼赂x到背誦下來,因為跟讀的材料都不難,背誦下來就可以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學生使用。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說口語時要求準確流利,因此教師自身需要精通英語這一學科,特別是口語,在語音方面要準確無誤,語調(diào)方面自然流暢,表達出來的英語要讓聽的人感到舒服,這樣才能正確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跟讀訓練涉及到英語聽、說、讀的三個方面,也就是說跟讀教學法在訓練學生口語能力的同時,還能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完成了慢速跟讀階段的學習,接下來這個階段可以被理解為快速聽讀,用來訓練學生口語的準確性,避免說出“中國式英語”。中國式英語在學生說出口時他們并沒有覺得不妥當,那是因為受到了母語和用中文交流的大環(huán)境造成的,如果與外國人交流也說出這樣的語句,會造成很大的誤解。那么怎樣才能糾正自己的錯誤發(fā)音,將口語標準化呢?
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適當聽一些英文歌,如My Heart Will Go On、I Could Be The One、I Lay My Love On You,這幾首歌語速都不太快,難度系數(shù)也不高,像“I could be your sea of sand, I could be your warmth of desire...”的歌詞學生模仿起來也朗朗上口,同時還能擴展詞匯量,學生會在享受音樂的同時提高口語水準;另外就是推薦學生看一些英語電影或電視劇,如《泰坦尼克號》《查莉成長日記》《冰河世紀》等等,指導學生在看的過程中有喜歡的臺詞或是演員們的經(jīng)典對白可以記下來,反復模仿反復朗讀,感受地道英語的語音、語調(diào),并與自己說出的中國式英語進行對比,改正自己的錯誤與不足。教師還可以特意組織一堂課鼓勵學生相互交流自己聽英文歌和看英語影視劇的心得與收獲,向同伴推薦適合學習的音樂與影視劇,并分享自己學習口語的經(jīng)驗與方法。
簡單地說,學習就是從學會模仿開始的,用“模仿”提高口語能力是有一定幫助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收聽與觀看,拒絕“走馬觀花”現(xiàn)象,還要敦促學生堅持每天跟著英語原聲電影或英語歌進行模仿,不久后口語能力就會像滾雪球般漸漸增強,使英語口語越來越標準,同時提高聽力水平。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英語、日語甚至是西班牙語,意義是相同的,那便是能夠與他人進行交際。口語能力是語言的產(chǎn)出能力,帶有“對話性”“雙邊性”“交際性”等特點,教師應多多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大膽說英語,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包括英語晚會、英語角、英語朗誦會等。教師可以在每次課前開展一個“五分鐘演講”活動,請每一位同學輪流在課前進行演講,演講的內(nèi)容可自行選擇,如school life、hobbies、the dream,當然教師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對于學習程度較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找一篇自己喜歡的課文在這五分鐘里進行朗讀,既不會打消成績不好的學生的自信心,還能讓他們得到口語的鍛煉。又如在每學完一單元后,為學生布置一個話題表演活動,要求學生圍繞話題,通過交流、合作、實踐、探討等方式用英語來完成表演。若學生在演講或朗讀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教師不要立即打斷學生并指正,這樣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破壞了特意制造的真實交際環(huán)境。
在口語教學中,必須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環(huán)境中與他人進行流暢的對話,這是由口語教學的目的所決定的,而設(shè)計多種形式的活動恰巧為學生提供了這個機會,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活躍了學習口語的氣氛,提高了英語口語運用能力。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中的四項基本技能,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并相互制約,“說”作為其中之一,在英語學習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若沒有了“說”,那學生所學就成了“啞巴英語”。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使人學會表達與運用,能夠與人進行獨立的口語交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敦促學生不斷努力,進而掌握口語交際能力。
曹春霞. 2015. 初中英語新課程口語教學有效性提高的途徑與策略[J]. 學周刊(5).
魏可詩. 2014.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J]. 教育實踐與研究(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