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陽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劉玉慧
淺析多媒體技術與中職英語教學的整合運用
湖南省祁陽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劉玉慧
英語作為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和升學的必備學科,在中國一直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中職學校中,英語學科的地位不可撼動,它體現(xiàn)了中國融入世界的國際視野。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fā)展,與各國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英語在交際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這對培訓技術性人才的中職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將就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
多媒體技術;中職英語教學;應對策略
多媒體技術,簡而言之,就是綜合處理圖、文、聲、像信息,并使之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的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現(xiàn)代課堂教學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它由當初的優(yōu)質課、示范課上的小群體“表演”,發(fā)展到現(xiàn)在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中職英語教學帶來了質的變化。它讓“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tǒng)教學生態(tài)演變成了多層面、多角度的視覺化課堂教學。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在教學中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增強教學的層次性和豐富性。
眾所周知,進入職中學習的學生英語底子薄,基礎差,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但多媒體的運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心理學有關研究表明,只有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會喚起他們的求知欲。因而,中職英語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通過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視覺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多媒體融聲、色、文為一體。多媒體輔助教學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以內(nèi)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帶來了具體形象的動感刺激,吸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所見即所得,提高了學生信息的反饋速度,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多媒體技術在改變教學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內(nèi)驅力,真正使學生做到想學、樂學、善學。
教師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點,而多媒體就是教師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手段之一。例如,在進行口語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動畫保證發(fā)音的準確率以及正確使用發(fā)音的部位,通過反復觀看發(fā)音動作和口形,糾正學生的不正確發(fā)音,學生們通過反復練習,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師也可以模擬一些具體情境,讓學生知道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樣的語言來進行交際,這樣能加深學生對語言點的理解。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能把握教學重點,更能突破難點,學生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增強了自已的成就感。
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是英語教學的基本點,多媒體的參與,有效地提高了這些基本訓練的質量。通過多媒體技能,課本生冷的文字變成了圖、聲、畫,縮短了學生理解問題的時間,解析了問題的構成,降低了問題的難度,易于學生消化吸收,從某種意義上為教學的短平快提供了可能,學生轉化信息的速度加快,自然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在這樣的互動中,聽、說、讀、寫等能力不斷得到強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促進了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提高了教學效率。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存在過猶不及,適得其反的現(xiàn)象。教師們特別是青年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多媒體技術時,更多的是注意精美的畫面,眩目的特效,而忽略了對教學內(nèi)容的關注。久而久之,學生對課堂的新鮮感消失了,也就對課堂失去了興趣。課堂教學理應以教學內(nèi)容為中心,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只能起輔助作用,如果只注意畫面的精美,而忽略對內(nèi)容的關注,只會讓學生惶惶然而無所適從。
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給中職英語教學課堂帶來的便利自不待言,優(yōu)質的視頻,精美的動畫,字正腔圓的讀音,教師精確的知識講解,讓學生倍感舒適;因而,多媒體受教師們追捧也就不難理解。但課堂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需要師生的互動,這樣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學的過程,既講究課堂的預設,更追求課堂的生成。如果說把多媒體課件看成課前的教學預設的話,那預設在教學中是否完成,需要通過學生的展示來驗證。如果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在單位時間內(nèi),知識的容量是大了,但過量的知識容量擠壓了學生的生成環(huán)節(jié),不利于所傳授知識的消化,自然影響了課堂效果。
在中職多媒體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的系統(tǒng)化、流程化,追求課堂的預設,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困難難以得到及時的解決。對于中職學生來說,課堂教學是在漢語環(huán)境下進行的英語教學,由于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足,英語學習自然會存在很多的難點,而這些難點,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及時有效地予以解決才能進行進一步的學習,而教師過多地依賴多媒體課件教學,注重課前預設的實現(xiàn),而忽略了對知識的分解,學生存在的困難會越積越多,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本來中職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不濃,長此以往,僅有的興趣都將消失殆盡。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上述消極情況的出現(xiàn),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多媒體技術運用于中職課堂教學,改變的不僅僅是教學手段,更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只有轉變教學觀念,才能在新的形勢下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對中職英語課堂來說,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一是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一是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以便在未來的工作中順利地處理面對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英語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主線;研究現(xiàn)代中職學生的心理,找準學生教學中的興趣點,因勢利導,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加強新教學手段的研究,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從語言規(guī)律性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其克服畏難情緒,解放思想,輕松學習。注重課堂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隨著國家對職業(yè)技術的重視,中職學校的投入不斷加大,各種多媒體技術得以廣泛運用。絕大部分中職學校在教學中都運用了多媒體技術,這為中職英語課程提供了優(yōu)越的教學環(huán)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義務充分挖掘多媒體的技術優(yōu)勢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如在口語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利用適量的英語對白實現(xiàn)教學的情境化,加深學生對英語情境的理解,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有助于英語的學習;詞匯教學階段,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節(jié)約教師板書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等,而這些教育技術的運用,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達不到的。此外,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英語學習網(wǎng)站,拓展學生視野,讓學生通過這些平臺,近距離與世界親密接觸,激發(fā)學生走向世界的欲望。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于中職英語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但在課堂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沒有改變。在英語課堂上,師生之間的自然語言是最有親和力、最靈活的語言,這里不僅僅是教學語言,師生的情感交融于課堂教學才具有永久的魅力,在擁有情感的課堂氛圍中,他們之間的互動交流才最有特色,教學效果才最有效。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于課堂教學中時,應基于需要,靈活運用,講究實效。例如,英語課堂上師生的口頭交流,是培養(yǎng)聽說能力的好方式,但可以利用人機對話,錄放自己的發(fā)音,及時對照糾正,這樣有利于擴大培訓面,減輕教師的勞動強度。如有些專業(yè)學生的口語基礎差些,那么多媒體制作就要簡單些,基礎好些的班級,就可以多利用多媒體增加課堂容量,讓學生學得更廣泛些。總之,適時、適量地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運用多媒體,為教學效果助力、為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添彩,這才是課堂教學的應有之義。
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不斷地發(fā)展,現(xiàn)代技術不斷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因此,合理利用教育技術顯然尤為重要。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我們還要不斷探索,努力尋找現(xiàn)代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契合點,揚長補短,各盡所能,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黃懷榮. 2002. 信息技術與教育[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錢偉紅. 2007. 論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 雙語學習(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