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文
摘要:在我國經濟與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早已與我國民眾的工作、生活緊密結合到一起,而公眾通過網絡表達對稅收事件、涉稅問題、國稅機關及人員情緒、態(tài)度和意見等現(xiàn)象也較為常見,為了有效應對這類現(xiàn)象所引起的涉稅輿情危機,保證我國稅務機關的良好形象與公信力,本文就新媒體時代涉稅網絡輿情應對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這一研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稅務機關帶來一定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涉稅;網絡輿情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1
前言
在新媒體時代的涉稅網絡輿情中,稅務人員的稅收執(zhí)法向來是涉稅網絡輿情的焦點,這就使得我國稅務機關在新媒體時代很容易受到涉稅網絡輿情的影響。為了避免涉稅網絡輿情引起的負面影響擴散,正是本文就新媒體時代涉稅網絡輿情應對進行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新媒體時代涉稅網絡輿情特點
1.載體多、傳播快、范圍廣
對于新媒體時代涉稅網絡輿情來說,涉稅網絡輿情的載體增多、傳播速度加快、傳播范圍擴大是其本身具備的特點,這一特點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我國網民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更多的網民能夠參與到涉稅網絡輿情的討論、傳播中所致,這自然就對我國當下涉稅網絡輿情的應對造成了較大的麻煩。炒熱涉稅網絡輿情、傳統(tǒng)媒體介入、事件不斷關注度不斷提高、稅務機關公開表態(tài)已經成為我國當下涉稅網絡輿情發(fā)展的固有套路,而這自然就會對稅務機關公信力與形象造成較為負面的影響[1]。
2.突發(fā)性強、關注度高
對于新媒體時代的涉稅網絡輿情來說,突發(fā)性強、關注度高也是這一輿情具備的特點,不同于傳統(tǒng)的涉稅輿情,涉稅網絡輿情的傳播可以借助的網絡平臺數(shù)不勝數(shù),而傳播者也能夠利用網絡較好的隱藏身份,這就使得只要涉稅網絡輿情足夠吸引眼球,我國網民就會為了自發(fā)的將其轉載,使這一涉稅網絡輿情很快充滿整個網絡,這時想要進行涉稅網絡輿情的應對,相關稅務部門往往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
3.破壞力大
我國當下的網民總數(shù)已超7億,而如此數(shù)目龐大的網絡群體加上我國較為寬松的網絡環(huán)境,使得我國網絡監(jiān)督可以稱得上是無時無處不在,而由于我國民眾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很容易通過自身的引導,將網民的視線集中在涉稅網絡輿情中,這一引導過程往往伴隨著虛假信息傳播、蒙蔽民眾的情況出現(xiàn),這就很容易造成民眾情緒失控,質疑國家稅務機關的問題出現(xiàn),由此可見涉稅網絡輿情的破壞力之大[2]。
4.存在聯(lián)動效應
除了上述幾方面特點外,我國當下的涉稅網絡輿情還存在著聯(lián)動效益特點,這一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涉稅網絡輿情通過各種媒體報道、網民的爭相傳播,很快形成強大的輿論風暴,而如果相關國家稅務機關不能在短時間內介入問題,這一輿論風暴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失控,最終在有心人的利用之下,對我國政府的形象與公信力造成巨大傷害[3]。
二、應對新媒體時代涉稅網絡輿情的策略
1.凝聚輿情共識
為了能夠較好的應對新時代涉稅網絡輿情,我國稅務機關必須凝聚關于涉稅網絡輿情的共識,將涉稅網絡輿情視作一把雙刃劍,避免將涉稅網絡輿情與地衣劃等號的情況出現(xiàn),而稅務機關的每一名執(zhí)法人員都應具備大局觀念、責任意識與風險意識,這樣才能有效的防范涉稅網絡輿情于未然。為了實現(xiàn)這一涉稅網絡輿情共識的凝聚,稅務機關需要在目標和績效中加入涉稅網絡輿情的工作考核,并明確涉稅網絡輿情歸口辦公室,這樣稅務機關才能夠較好的提高自身風險意識,解決各類利益糾紛,真正避免涉稅網絡輿情的出現(xiàn)。
2.完善危機管理機制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稅務機關應對涉稅網絡輿情的能力,除了凝聚關于涉稅網絡輿情的公式外,稅務機關還應完善自身的涉稅網絡輿情危機管理機制,這一危機管理機制的建設,需要保證稅務機關具備新聞發(fā)言人、網絡宣傳員、稅收評論員三支隊伍,這樣才能夠有效對涉稅網絡輿情風險進行評判,在涉稅網絡輿情發(fā)展初期進行較好應對。此外,稅務機關還可以通過組織局長接待日、開設公眾開放日、主動公布輿情與處理結果的方式,加強與公眾的溝通,這樣就能夠較好的降低涉稅網絡輿情的傷害力[4]。
3.講究方式方法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稅務機關應對涉稅網絡輿情的能力,稅務機關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涉稅網絡輿情處置方法,適當應用“冷處理”與“熱處理”,這樣才能夠有效降低涉稅網絡輿情對稅務機關公信力造成的威脅。具體來說,“冷處理”指的是設法降低涉稅網絡輿情的關注度,而“熱處理”指的是是積極解決涉稅網絡輿情反映的問題,或是給予其有力的回應,“熱處理”只有做到快速反應、本著實事求是原則、審慎發(fā)布信息、保證溝通渠道的暢通、亮明積極的應對態(tài)度,才能夠將涉稅網絡輿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而如果能夠較好的處理涉稅網絡輿情,稅務機關的自身形象與知名度還能夠得到一定提升,這是我國當下處理涉稅網絡輿情的最好方法之一。
三、結論
本文就新媒體時代的涉稅網絡輿情應對進行了研究,詳細論述了新媒體時代涉稅網絡輿情特點與應對新媒體時代涉稅網絡輿情的策略,希望這一內容能夠為我國稅務機關涉稅網絡輿情的應對帶來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甘玉球,李育平,鄧永澤,廖晨,楊洋.涉稅輿情的發(fā)展特點及其應對策略[J].南方論刊,2013(2):63-65+32.
[2]顧恩,顧慧武,鐘怡.網絡時代涉稅輿情的應對[J].群眾,2013,11:53-54.
[3]成都市溫江區(qū)地稅局陳利李光宇.基層機關應對涉稅網絡輿情問題探討[N].中國稅務報,2015-07-15B02.
[4]張晶.關于涉稅網絡輿情的法律規(guī)制[J].法制博覽,2016(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