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于分娩的產婦,一般需要做好護理措施,以免產婦分娩期間發(fā)生意外。而對于產婦而言,在分娩過程中,產生疼痛感不可避免,而護理措施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產婦順利分娩,并減少產婦的疼痛感。一直以來,產婦分娩應用何種護理模式是關注的焦點。采取護理措施之后,產婦分娩時疼痛程度顯著降低,其自然分娩成功率較高。通過采取護理措施,如:產前心理輔導和教育,產中一對一護理等措施,能夠在心理方面降低產婦的焦慮、恐懼心理,滿足了產婦的心理訴求,從而減輕分娩時的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地避免了分娩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為此,筆者針對分娩疼痛護理進行深入研究,研究護理措施對產婦分娩疼痛的影響。
【關鍵詞】 產婦 分娩疼痛 護理措施
在臨床中,分娩期間由于產婦對分娩疼痛存在心理上的焦慮和恐懼情緒,容易延長分娩過程,隨著分娩過程的延長又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產后多種并發(fā)癥,會對新生兒及產婦帶來不良的后果,嚴重時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1],如:產后失血,新生兒窒息等問題。因此,在分娩過程中對產婦采取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分娩疼痛,減輕產婦分娩中的心理壓力。針對此種情況,對產婦分娩疼痛采取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 產婦的分娩疼痛等級劃分
以世界醫(yī)療衛(wèi)生組織的標準來定,產婦的分娩疼痛有明確的等級劃分,依次為0級到Ⅲ級,即等級越高,產婦的痛感越強烈。具體而言,將產婦的分娩疼痛按照程度不同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0級即代表產婦無分娩疼痛感或者稍感疼痛;Ⅰ級(輕微疼痛)即代表產婦有出現(xiàn)輕微不適但可以忍受,基本情況穩(wěn)定;Ⅱ級(中等程度)即代表產婦痛感比較強烈,影響正常的休息與睡眠;Ⅲ級(嚴重疼痛)即代表產婦痛感十分強烈,無法忍受,嚴重影響到休息與睡眠[2]。
2 疼痛護理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針對產婦護理,如選擇不當,可引起以下后果,第一,容易使產婦產生恐懼心理。在分娩過程中,產婦不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心理、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3]。如不注重對產婦加強護理,產婦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可加速產婦生理指標變化,增加對疼痛的敏感性。如果產婦不接受陪產人員的心理護理和疏導,產婦沒有得到持續(xù)的情感支持與鼓勵,從精神、心理上就陷入了孤獨無助感,產痛和產婦緊張恐懼就會被放大。護理的主要目的是分散產婦注意力,提高產婦能力[4]。如若缺少有效的護理措施,產婦將注意力集中于宮縮引起的疼痛和不適,對疼痛的耐受力就非常差。
3 分娩疼痛護理措施
近些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yī)療水平的要求也相應的提高,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對分娩的要求也發(fā)生了變化,不僅要能夠在保證產婦及新生兒健康的基礎上自然分娩[5],而且要在分娩過程中通過采取護理措施來減輕產婦的分娩疼痛。但是,分娩疼痛是避免不了的,一些初產婦由于分娩知識和經驗的缺乏,在分娩過程中會對分娩疼痛產生恐懼和焦慮心理,進而會導致分娩時體力消耗嚴重,使得分娩過程延長,出現(xiàn)一系列危及母嬰健康的產后并發(fā)癥。
3.1 產前輔導教育
產婦在醫(yī)院待產后,醫(yī)院相關醫(yī)護人員首先應對產婦進行全方位的檢查,掌握產婦的生理狀況,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隨后,將產婦的一些相關狀況以及有關分娩的一些具體細節(jié)告知產婦本身,使得產婦對自身的情況有所了解,降低產婦心理恐懼和緊張情緒[6,7,8]。在檢查結束之后,依據(jù)結果針對產婦具體狀況安排出具體的產前護理。例如:對于初產婦,要提醒其分娩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告知其分娩相關的知識;練習分娩時的呼吸與放松等,通過這些措施加強產婦正確的認識分娩疼痛,減輕心理上的不安情緒,減輕思想包袱。
3.2 產中護理
在分娩過程中,醫(yī)院方面應該針對產婦的不同情況,指派有豐富經驗的醫(yī)護人員進行單獨的護理措施,在心理和情緒方面對產婦進行安撫,使產婦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在產婦體力消耗過大時,幫助產婦多飲水多進食以保障體力,同時在心理和精神方面予以鼓勵和支持。同時,院方可以在產房為產婦播放慢節(jié)奏的音樂,促使產婦心理放松,消除焦慮和恐慌[9]。對于護士而言,在面對處于潛伏期的產婦允許其通過活動使身體放松,在這段時間多與產婦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其解釋分娩過程中緩解疼痛的方式和要點,使產婦做好充分心理準備。在產婦進行分娩時,讓產婦知道呼吸放松方式,鼓勵和安撫產婦,增強其克服疼痛的自信心。同時對產婦進行撫摸和安慰,通過引導誘發(fā)想象,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分散產婦對分娩疼痛的感知程度,使其在分娩中得到心理及生理上的護理和安慰。
4 分娩疼痛護理的重要作用
造成分娩疼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產婦的分娩疼痛主要是來自子宮收縮和宮頸擴張所帶來的疼痛,其他疼痛的產生也會隨著產程的不斷進展而隨之發(fā)生變化??偟膩碚f,每個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于自身情況的不同而存在著不同的差異,這除了產婦受到自身疼痛程度的感知不同[10],還與產婦的心理情緒,生活環(huán)境,教育和文化程度有關,其中,產婦的心理情緒是可以通過人為護理措施改變和控制的。一部分產婦由于是初產婦缺乏分娩經驗,或者是由于心理狀態(tài)比較差,承受能力比較弱,這部分產婦會在分娩過程中產生恐懼和焦慮心理[11]。而5—羥色胺會隨著恐懼焦慮心理的增加而大量增加,造成產婦甲腎上腺素明顯減少,進而導致子宮收縮無力,而且產婦由于心理方面的因素會導致分娩過程延長。同時由于產婦對于自然分娩在心理上存在恐懼,因而許多產婦會因無法忍受自然分娩的疼痛而選擇剖腹產,致使自然分娩率的下降[12]。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應該在分娩之前對產婦進行產前教育和輔導,通過醫(yī)護人員的指導逐步深入的熟悉分娩過程,充分了解自然分娩中緩解疼痛的知識。產婦在入院待產后,護理人員要對產婦進行及時的開導并解釋有關分娩疼痛的具體知識,消除產婦的恐懼焦慮情緒,平復其心理狀態(tài)。醫(yī)院方面和相關護理人員要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對產婦進行全程的心理疏導和安撫,及時根據(jù)產婦分娩過程中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使得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方面放松,心情愉悅[13,14]。例如:對產婦進行撫摸和安慰,通過引導誘發(fā)想象,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分散產婦對分娩疼痛的感知程度,使其在分娩中得到心理及生理上的護理和安慰,從而使其成功的自然分娩。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分娩過程中通過對產婦進行產前的教育和輔導,心理方面引導和安撫以及產中護理等措施,能夠緩解產婦分娩過程中分娩疼痛的心理訴求[15]。在產婦分娩時院方在產房為產婦播放慢節(jié)奏的音樂,促使產婦心理放松,消除焦慮和恐慌,護理人員與產婦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其解釋分娩過程中緩解疼痛的方式和要點,使產婦做好充分心理準備。在整個分娩過程中顯著的降低了產婦的恐懼焦躁心理,有效緩解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并且降低因分娩疼痛延長分娩過程而導致的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趙秀麗,南桂英. 分娩疼痛護理研究進展[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03):111-112.
[2]張玉芬. 分娩疼痛的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 全科護理,2012,10(19):1804-1805.
[3]曾婧婷. 舒適護理在自然分娩產程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09(19):31-32.
[4]鄭寶華. 護理干預在產婦分娩期疼痛的效果分析與評價[J]. 中外醫(yī)療,2014,33(03):138-139.
[5]王麗敏,燕美琴. 分娩鎮(zhèn)痛研究進展[J]. 全科護理,2014,12(25):2312-2314.
[6]代勤素. 分娩鎮(zhèn)痛的護理進展[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24):3732-3734.
[7] 陸愛芬,潘曉紅,沈音,姚云英.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疼痛影響的臨床研究[J]. 白求恩醫(yī)學雜志, 2014, 12(2):198-199.
[8] 呂志華. 護理干預對分娩疼痛的影響[J] 臨床研究, 2016, 24(4).
[9] 陳利娜. 護理干預對分娩疼痛的影響分析[J] 中國婦幼衛(wèi)生雜志, 2014(2):56-56.
[10]王靜.護理干預對分娩疼痛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15):196-197/
[11] 姜志鳳. 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疼痛的影響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22):175-176.
[12] 馮志蘭. 個體化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依從性的影響[J] 護理研究, 2010, 24(19):1747-1747.
[13] 葉夏倩. 減痛分娩的護理新進展[J] 中華現(xiàn)代臨床護理學雜志, 2012.
[14] 董立芹,于守麗. 常用分娩鎮(zhèn)痛法應用效果研究進展[J] 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32):37-39.
[15] 童萍. 分娩疼痛的護理干預[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07, 26(5):456-457.
作者簡介:胡麗萍(1979年—),廣西富川,大學本科,主管護師,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研究方向是婦產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