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兩個人的戰(zhàn)爭之楚漢驚塵

      2017-04-20 13:41劉漢俊
      美文 2017年7期
      關(guān)鍵詞:項羽劉邦

      劉漢俊 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主任、中宣部黨建雜志社長。曾任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先后畢業(yè)于武漢理工大學(xué)無線電通訊工程系、武漢大學(xué)新聞系,博士,正高職稱。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多篇作品入選中學(xué)教材和中考、高考試題;出版?zhèn)€人專著七部。

      自古英雄輩出,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兩千多年來,有兩個人物一直被人們念念不忘唏噓不已,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評點。

      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先是為著同一個目標(biāo)而攜手奮斗,后來又為了同一個位置而廝殺爭斗,聯(lián)袂主演了一場推翻王朝偉大斗爭的生動活劇,一幕爭奪帝位慘烈戰(zhàn)斗的經(jīng)典戲碼,大開大闔地改寫了中國歷史,其波瀾壯闊的氣勢和驚心動魄的程度,史無前例,亦無后例。

      他們的結(jié)局都很精彩:一個登上皇帝寶座,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農(nóng)民身份上位的開國皇帝,開創(chuàng)了一個前后長達400多年的王朝;一個雖然壯志未酬、飲恨自刎,但英名流芳千古,成為古來殺身成仁的烈士們所敬重的悲情英雄,也成為歷代紅顏知己們所傾慕的真心英雄。

      他們的志向趨同卻性情迥異,人生篇章各有異彩。他們曾齊心協(xié)力又彼此征伐,既惺惺相惜又恩怨交加。他們相互映襯,彼此成就,成為中國歷史天空上一對明亮的雙子星。

      是的,一個是劉邦,一個是項羽。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國時,楚國曾有陰陽先生預(yù)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無論是復(fù)仇誓言還是一語成讖,“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的大秦王朝果真覆滅于楚人之手。率先發(fā)動農(nóng)民起義的陳勝、吳廣是楚國子民,起義軍打出的國號就叫“張楚”,意在張大、復(fù)興楚國;最終聯(lián)手摧毀秦朝政權(quán)的劉邦、項羽也是楚國后裔。復(fù)興故國是他們共同的夢想。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以及大量的典籍詩文、考古遺存、逸事稗史等,復(fù)活著兩位英雄的形象。

      先說項羽。

      公元前232年,項羽出身于楚將世家,楚國雖然已被秦滅近十年,八百年楚國雄風(fēng)不再,但是楚脈不斷,項羽正是楚國最后一個戰(zhàn)將項燕的孫子,楚將項梁、項伯的侄子。項羽年少時不好學(xué)文,雖愛好劍術(shù)卻是“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不過從他沉迷于兵法戰(zhàn)術(shù)來看,還是少有所思的。他說“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長輩聞之大喜,覺得孺子可教,便舉全家族之力專教他用兵之道。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過會稽(今蘇州),20歲出頭的項羽夾在人群中觀望。秦始皇的氣派讓項羽驚羨不已,他的腦海浮現(xiàn)出祖父項燕被秦將王翦所殺的場面,感覺到血管里的反秦基因忽然躁動起來,骨子里有一顆帝王夢想的種子在發(fā)芽,他對叔父項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嚇得項梁趕緊掩其口。此時,陳勝、吳廣斬木揭竿而起抗秦,起義軍如燎原之火點燃了被強秦所滅六國的復(fù)興之夢。當(dāng)起義的浪潮狂飆突進,前鋒抵達會稽時,會稽太守想約項梁、項羽一同起兵反秦,沒想到一下子觸發(fā)了叔侄倆久伏的野心,項羽一刀先殺了太守,二人降了太守的全部人馬,直接舉起了反秦大旗。項羽此舉,顯示出他作為貴族之后不甘人下的心氣和過人膽識,展示出他做事果敢、心狠手辣的風(fēng)格。

      項羽驍勇善戰(zhàn),是打仗的一把好手,有一股子不服輸不怕死的拼勁,常令敵軍聞風(fēng)喪膽?!妒酚洝酚涊d了項羽兩次瞪眼卻敵的故事,一次是與漢軍對壘,項羽披甲持戟單騎挑戰(zhàn),漢軍著名神箭手樓煩拍馬迎戰(zhàn),“項王瞋目叱之”,竟嚇得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fā)”,躲進障壁不敢再出來了;還有一次是在項羽生命的最后時刻,在逃往烏江的窮途末路上,數(shù)千漢兵圍戰(zhàn)項羽,漢將赤泉侯追上了項羽,“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英雄就是英雄,目光如電,懾人心魂。公元前208年,項羽與秦國大將章邯鏖戰(zhàn)于巨鹿,為達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項羽率部渡漳河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結(jié)果是“楚戰(zhàn)士無不以一當(dāng)十”。正是憑借這種“破釜沉舟”的絕地反擊,項羽所部九戰(zhàn)皆勝,徹底擊敗秦軍、迫降章邯,致使秦軍主力盡失,從此一蹶不振。要知道,這個章邯正是曾殺陳勝、斬項梁、刀劈楚軍諸多名將,使楚軍七戰(zhàn)皆敗,令各諸侯國肝兒發(fā)顫的秦軍猛將?!熬蘼怪畱?zhàn)”是項羽在歷史畫幅上留下的輝煌一筆,也成為秦亡而楚興的歷史轉(zhuǎn)折點,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而此時的項羽年僅25歲,少年得志,意氣風(fēng)發(fā)。秦末之際項羽的“破釜沉舟”與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并列為勵志故事,一同進入了中國歷史的教科書。后世有對聯(lián)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fù),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p>

      項羽“力能扛鼎,才氣過人”,是那個時代的男神。戰(zhàn)馬與利器,是那個時代男神的標(biāo)配。他的寶馬烏騅“日行千里”,飛快好比閃電,破陣勢如劈竹;他的畫戟重若千鈞、鋒利無比,無數(shù)遍地被敵人的鮮血擦洗,冷霜锃亮、寒光閃閃。一個人、一匹馬、一柄畫戟,攪得周天寒徹,年輕的項羽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zhàn)神之一。但他像古希臘神話里的英雄阿喀琉斯一樣有自身的致命傷,“阿喀琉斯之踵”最終奪去了那位希臘軍中最勇猛戰(zhàn)士的性命,而諸多的“軟肋”使項羽最終完敗。

      “軟肋”之一是心軟。秦朝被項羽、劉邦合力推翻后,天下只剩了這兩位楚漢驍雄。此刻劉邦屯兵灞上,項羽率四倍之兵峙立關(guān)中,本來這是圍殲劉邦的極好時機,七旬軍師、亞父范增數(shù)次力諫項羽不能手軟,但項羽婦仁慈心,執(zhí)意不聽。他甚至沒有想到他的帳下也演起了《潛伏》的諜戰(zhàn)片。那天深夜,劉邦讓謀士張良約了項羽的叔叔項伯來密見。一見面,劉邦便信誓旦旦地對項伯說,我劉某人本來就是一個農(nóng)民,一個無所事事、連父母都瞧不起的混混兒,能有今天這個樣子就心滿意足了,不像您家項王,本是貴族之后代,在反秦斗爭中又立下顯赫戰(zhàn)功,天下非他莫屬,您讓項王放心,我沒有那個野心。項伯呀,您要是看得上我寒門劉家,我愿意與您結(jié)成兒女親家。項伯聽了劉邦的表白,信以為真,回來跟項羽鼓噪一番,項羽果然更加放松了警惕。不但如此,項羽還在距離劉邦屯兵僅幾十里處的鴻門請劉邦喝酒。劉邦當(dāng)時的境遇相當(dāng)于300年前齊魯兩國“夾谷會盟”時的魯國國君,明知不是對手卻不得不從,但腳跟發(fā)虛、心里有數(shù)的劉邦貌似大搖大擺地赴宴來了。二人虛情假意推杯換盞稱兄道弟,酒酣耳熱之際,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殺掉劉邦,還請項羽的堂兄弟項莊以舞劍助興之名想趁機“一失手”行刺劉邦,共同創(chuàng)演了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現(xiàn)場版,但項羽佯裝不知。范增之意卻被“內(nèi)賊”項伯識破,項伯拔劍起舞來保護他未來的親家劉邦,使得項莊難以近劉邦之身。這一切端倪當(dāng)然都逃不出劉邦謀臣張良的眼睛,他不動聲色地呼來大力士樊噲。這個威猛的衛(wèi)士一手操劍一手執(zhí)盾,沖破刀叢林立的衛(wèi)隊,旁若無人地進入宴會廳保護劉邦。項羽一見樊噲“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的氣勢,嚇了一跳。劉邦趕緊借口說要上廁所,屁滾尿流地逃出鴻門,驚出一身冷汗。正是這一次,項羽心一軟,放走了最終葬送自己性命的對手?;乜错椨鹨簧?,他似乎沒有不敢殺的人,為什么獨對劉邦“心軟”?想必一是英雄觀使然,當(dāng)面鼓、對面鑼,英雄決戰(zhàn)在戰(zhàn)場,不搞暗事、不使陰招,不背負(fù)這個罵名。二是輕敵心作怪,項羽天時地利占絕對優(yōu)勢,滅秦的功勞最大,天下舍我其誰?劉邦不過是甕中老鱉,能往哪兒逃!三是世界觀不同,楚漢相爭,劉邦一直想干掉項羽,但項羽似乎沒有殺劉邦的念頭,項羽自認(rèn)為不能下沒有對手的棋,驅(qū)趕著劉邦這個老帥圍著九宮田字團團轉(zhuǎn),這才是項羽的樂事。除掉劉邦,天下無棋,項羽有獨霸一方之心,無一統(tǒng)天下之力。四是時機不成熟,秦朝大勢已去,但秦王猶在,秦兵未盡,項羽需要劉邦共同制敵,且與楚懷王有約在先,待塵埃落定后各分天下??傊?,這場驚心動魄危機四伏的“鴻門宴”,讓倉皇中的劉邦摸到了項羽的“軟肋”。

      “軟肋”之二是虛榮。滅秦后,項羽氣勢磅礴地殺入咸陽,有謀臣說關(guān)中地帶山勢險峻、川流阻隔,易守難攻,而且這里地廣物美,整個兒就是您霸王的立都之地啊。但項羽不屑一顧地說,我富貴發(fā)達了不衣錦還鄉(xiāng)顯擺一下,就像穿著綾羅綢緞走夜路,哪個能看得見我!勝利的榮耀賁張了項羽的貴族血脈,燒烤著一顆霸王之心。當(dāng)那個謀臣犯顏進諫說,霸王您這樣做不是真正的英雄,不過是沐猴而冠罷了,我蔑視你。項羽勃然大怒,果真把這人給煮了。而當(dāng)劉邦派張良通過項伯給項羽送來“霸王您放心,我不會跟您爭天下”的“迷魂湯”時,這個傻大個兒竟感覺良好地一飲而盡了。驕橫虛榮之心,使他不知道自己貴姓,更不知道今后的天下貴姓。垓下之戰(zhàn),風(fēng)聲鶴唳,四面楚歌,是項羽領(lǐng)兵八年以來的第一次敗仗,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戰(zhàn)。蓄勢已久的劉邦積七十萬大軍壓境,而項羽只有區(qū)區(qū)十萬之兵抵抗,最后只帶了二十八騎殺出重圍,而劉邦的五千精銳還以“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勁頭緊追不舍。項羽逃到烏江邊上,氣數(shù)將盡。想當(dāng)初,八千江東子弟跟隨我項羽打江山,此刻卻只剩下這群創(chuàng)痕累累的殘兵敗將,何顏見江東父老?。∮⑿蹥舛?,來日無長,唯有一刎謝萬罪。一腔熱血衷腸,滿腹愛恨情仇,凝成烏江風(fēng)寒霜晨月。歷史沒有如果,但假設(shè)一下也無妨。走到烏江絕路的項羽當(dāng)時不過31歲,而劉邦時已55歲,烏江對面不遠,是項羽的家鄉(xiāng),“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放下面子,項羽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倘真如此這般,楚漢相爭的連續(xù)劇可能還要上演許多集,司馬遷的《史記》也會是另一番表述,項羽留給后世的形象也許要遜色一些。但項羽就是項羽,一刀給自己的青春戲殺了青。

      “軟肋”之三是殘暴。仁義者無敵,殘暴者無友。項羽一生大約打了七十多場仗,除了最后一仗,幾乎戰(zhàn)無不勝。勇猛是兇殘的代名詞,項羽殺氣騰騰、威風(fēng)凜凜,令敵軍、友軍心驚膽戰(zhàn)。殘暴行徑絲毫不亞于被他推翻的暴秦。作為楚軍次將,項羽竟然敢一刀殺了自認(rèn)為說了他壞話的上將軍宋義,還追殺了宋義的兒子。襄城屠城,項羽坑殺全城平民;城陽之戰(zhàn),項羽對居民實行“三光”政策;巨鹿之戰(zhàn),項羽殺得興起,連諸侯國的盟軍都“無不人人惴恐”,嚇得作“壁上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新安之戰(zhàn),項羽一夜之間把秦軍20多萬降兵全部活埋;攻入咸陽,項羽一刀殺掉早已投降的秦王子嬰,繼而濫殺平民百姓,像當(dāng)年秦人一樣“伏尸百萬,流血漂櫓”;秦宮一炬,大火連燒三月,只剩一把焦土?;⒗侵畮熕蚺?,但仁義之師更能天下無敵,項羽沒有悟出“牧民之道在于安民”的道理。對弱者、降者和無辜者殺伐成性,使他失去了道義,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了執(zhí)政的基礎(chǔ)。自古沒有暴君安天下的先例,歷史不會給殘暴者一統(tǒng)天下的機會。

      “軟肋”之四是多疑。猜疑與多心的人必定沒有朋友。劉邦身邊,文有張良、蕭何、陳平,武有韓信、樊噲、彭越,謀臣猛將的輔佐使劉邦如虎添翼;項羽全憑單打獨斗,身邊僅有謀士范增和那個吃里扒外的項伯,還有那個空有一身武藝卻始終無法擊中要害的傻堂兄弟項莊。劉邦采納了陳平的離間計,成功地挑撥項羽與范增的關(guān)系,項羽果然以暗通漢軍之名,逼走了這位忠心耿耿的老將,使范增“行未至彭城,疽發(fā)背而死”。分析項羽的多疑,部分地緣自他的貴族血統(tǒng),對既得利益的患得患失,終日的惶恐不安,必然導(dǎo)致狹隘陰暗、狐疑多端、睚眥必報的心理,不相信任何人。垓下一戰(zhàn),項羽被劉邦親率韓信、彭越、英布等四路大軍圍追堵截死捶爛打,孤立無援,無人可求,最后只能倉皇東逃,走上不歸之路。

      “軟肋”之五是自大。少有宏志固然好,但少不讀書就可能狂妄自大,缺乏判斷能力與人文精神,更別說戰(zhàn)略思維了。當(dāng)范增提醒項羽說:“劉邦在山東時,貪財好色,但是一進了函谷關(guān)卻不搶財不劫色,必有大計,你還是趕緊滅了他吧!”但項羽不以為然,終留致命遺患。劉邦是政治家,有著必需的天下胸懷和政治韜略,有著必需的深謀遠慮和謹(jǐn)小慎微,而項羽只能算作軍事家,雖然武功蓋世卻鼠目寸光,高傲而自負(fù)。一個志在天下、想當(dāng)皇帝,一個滿足一役,或者一域,只想做一方霸王,孰高孰低,在楚河漢界兩旁一目了然。項羽的屢戰(zhàn)屢勝在為他贏得巨大聲譽的同時,也帶來嚴(yán)重的負(fù)面效果,他的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常常發(fā)揮到極致。張狂地排斥他人,無端地猜忌下屬,結(jié)果是眾叛親離。自古驕兵必敗,項羽每仗皆勝卻丟了天下。勝利,一旦吞噬了勝利者的理智,失敗便在烏江邊張開了血盆大口。

      性格決定命運,短板決定容量。項羽的這五根“軟肋”被劉邦捏在手里,動哪一根都致命。如此看來,項羽是一個“殘疾”英雄,還真不是劉邦的對手。古今中外,最后的勝利者不是軍事家而是政治家。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真正的敵人是自己。

      盡管如此,我們還應(yīng)該給項羽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項羽都是一個精神價值極其富有的人。他既有獨霸天下的遠大抱負(fù),也身體力行、奮勇當(dāng)先。沒有項羽的楚,就沒有劉邦的漢,更不可能顛覆強大的秦;沒有項羽的霸業(yè),就沒有劉邦的王業(yè);沒有項羽的致命傷,就沒有劉邦的帝王夢。他既叱咤風(fēng)云又兒女情長,被重重圍困在垓下,仍然字字滴血、行行淌淚地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首《垓下歌》,何其高貴,幾多惆悵!悲痛欲絕的美人虞姬泣淚唱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遂拔劍自刎,忠烈殉情,以斷項羽后顧之憂。刀光劍影血雨腥風(fēng)中,堂堂偉岸男兒對愛人既愛且痛的深沉,美艷專情而又剛烈堅毅的女子對夫君以生命相許的貞義,因虞姬的壯烈一刎而成就了愛的崇高與純潔,令古往今來多少海誓山盟中的愛戀男女們淚奔!坦蕩直率不矯情,赴湯蹈火不惜命,愛就愛得深沉,別就別得悲壯,活就活得任性,死就死得壯烈,這就是項羽的性格!飲恨烏江邊,引頸向長天,身負(fù)十多處創(chuàng)傷的項羽筋疲力盡心灰意冷了。楚地不再,江山易主,美姬不再,情無所依,江東兄弟百戰(zhàn)死,東山再起恐無多。男兒柔情,烈士多義,進入生命倒計時讀秒階段的一代驍雄,無不愛憐地把隨他出生入死滿身血漬的五歲戰(zhàn)馬烏騅,賜給了欲渡他過江的好心人。然后,項羽憑借一個瀟灑的90度轉(zhuǎn)體自刎,把一身戎裝滿懷雄風(fēng)凝固成一尊英雄的雕像,錚錚鐵骨,鐵骨錚錚。烏江一刎,把項羽的高貴定格在最高值。項羽以降,歷代英雄豪杰都在他身上尋找自己的影子。

      項羽是楚的,是虞姬的,更是歷史的。項羽是一位偉大的革命者,與農(nóng)民出身的劉邦不同,他是站在六國貴族階級立場上來反對秦朝貴族階級的。如果不反,項羽作為貴族后代的利益是可以有保證的,要舍棄既得,需要犧牲精神和無畏勇氣,這與同樣出身貴族,為了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屈原、孔子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貴族所有的先天弱項在項羽身上都有遺傳,最終這些天生“軟肋”的集體潰爛和痼疾的集中發(fā)作,成了他事業(yè)的“短板”和人生的“天花板”。

      有缺點的戰(zhàn)士終究是戰(zhàn)士,再完美的蒼蠅也是蒼蠅。鐵血冷戟霸王心,柔腸俠義兒女情,這就是項羽,一個長處與短處都十分鮮明、血肉豐滿、可愛可恨的鋼鐵戰(zhàn)士。躬謝司馬遷,握如椽之神筆,蘸濃墨與重彩,為我們刻畫了一個神采奕然的英雄形象和文化符號。

      說項羽,必說劉邦。

      與項羽相比,劉邦出身微賤。他與項羽一樣,也是胸懷大志,曾見過秦始皇巡游,發(fā)出過“大丈夫當(dāng)如此也”的感嘆,這種氣魄比項羽的“可取而代之也”略遜三分,但胸懷更寬廣、視野更宏闊、城府更高深。他顏值很高,“隆準(zhǔn)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既儀表堂堂又奇人異相。他生性仁愛,樂善好施,豁達大度,不是那種專嗜殺伐的草莽英雄。他不拘小節(jié),與民同樂,親和力強,具備領(lǐng)袖人物的先天條件和群眾基礎(chǔ)。當(dāng)亭長時,劉邦奉命往驪山押解囚徒,因逃跑的人太多而完不成任務(w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人都給放了,自己逃亡于芒碭山中。當(dāng)陳勝率兵逼近,沛縣縣令想對抗但又害怕,縣衙主吏蕭何、典獄曹參建議與劉邦聯(lián)手,縣令開始同意又出爾反爾,還要殺蕭何、曹參。兩人翻墻逃至城外劉邦營中,劉邦向城里射箭攜書鼓動百姓造反。民眾起來殺掉了縣令,開門迎接劉邦,從此沛縣成為劉邦的早期革命根據(jù)地。這一年,劉邦已48歲。隨后,劉邦與項羽奮力攻秦,率先攻入關(guān)中,生擒秦王子嬰,為推翻秦王朝立下首功。51歲時被楚王封為漢王,率漢軍與西楚霸王項羽相持日久、“中分天下”,最后決戰(zhàn)垓下,全殲楚軍,逼得項羽殞命烏江邊。56歲那年,劉邦登上帝位君臨天下。

      與項羽相比,劉邦有何德何能可以稱帝?這是古今之人常常議論的話題。

      劉邦與項羽一樣,年少時都是不讀不耕之流、不安分守己之徒。與項羽相比,劉邦沒有一個好的出身,40多歲才謀了個亭長的閑差,大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股級干部,起步并不算早。

      但是,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豪杰。燕、趙、齊、楚、韓、魏等六國雖已不在,但六地民眾仇秦久矣。陳勝、吳廣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引發(fā)了天下同心并力攻秦的愿望,應(yīng)者云集。神州動蕩、天下大亂,為劉邦、項羽提供了舞臺。英雄相聚,風(fēng)云際會,中國歷史因此而好戲連臺。

      《史記》對劉邦、項羽的記載,斗爭多于合作,這可能是歷史的真實。楚漢相爭,既是雙方政治、經(jīng)濟、軍事實力的大比拼,更是兩人謀略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大較量。但命運往往更垂青那些有特質(zhì)的人,劉邦就有不少過人之術(shù)。

      一是用人術(shù)。這是劉邦的第一大本事。得天下后,劉邦在洛陽南宮設(shè)宴與群臣彈冠相慶,酒酣興至,問左右“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左右紛說,似都有理,但沒有人搔著劉邦的癢處。他終于憋不住了:“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边@一段深刻、精辟和經(jīng)典的自白,給歷代政治家們以深刻啟示。謀士陳平、武將韓信過去都是項羽的手下,因不受重用、頗受輕慢,才投奔了劉邦,韓信最終還要了項羽的小命。將這些人中驕子攏在自己麾下,劉邦的馭人之術(shù)不可謂不高明。

      二是懷仁術(shù)。當(dāng)初劉邦決定違抗官命放走囚徒時,一些人深受感動,不走反留,百十號人成了劉邦的家底,劉邦可謂起于“仁”。當(dāng)秦兵以強勢逐北,楚懷王熊心想派兵入關(guān),并頒令誰先定關(guān),就封誰為關(guān)中王。項羽勢在必得,但是多位老將軍進諫楚王說,“項羽僄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劉邦的“仁”使他贏得了機會,可謂成于“仁”。劉邦每略一地,一定打開牢獄大赦罪犯,安撫當(dāng)?shù)馗咐?。這些動作,為他賺得了仁義之名。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率先攻下灞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軹道旁”,多位將領(lǐng)建議殺掉子嬰,但劉邦說不,人家都降服我了,還殺他作甚?此舉可謂王于“仁”。而后來,子嬰?yún)s被項羽毫不留情地殺了。項羽的殘暴,反襯了劉邦的仁心。劉邦雖然沒讀什么書,還討厭儒生,曾把儒生的帽子揪下來往里面撒尿,但他登基后聽從儒生陸賈“馬上得天下,豈能馬上治天下”的勸告,開始敬重和尊崇儒學(xué),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親赴山東曲阜孔府祭孔的皇帝。劉邦頒布休養(yǎng)生息、輕徭薄賦、釋放奴婢、招賢納諫、孝治天下等政策,可謂仁政。當(dāng)然,這是后話。也有人說劉邦的“仁”是虛情假意,但如果一個人能假裝仁義一輩子,你能說他不是真仁義么?如果一介平民能心懷仁心,當(dāng)了皇帝還能永葆仁德,你能說他是假仁義么?

      三是取義術(shù)。先有仁而后有義,仁守內(nèi)而義主外。劉邦懷仁取義,把自己的軍隊打造成正義之師。在楚漢兩軍對壘之際,劉邦親赴陣前搦戰(zhàn),當(dāng)面歷數(shù)項羽十大罪狀:“始與項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入定關(guān)中者王之,項羽負(fù)約,王我于蜀漢,罪一。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罪二。項羽已救趙,當(dāng)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guān),罪三。懷王約入秦?zé)o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強殺秦降王子嬰,罪五。詐坑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項羽使人陰弒義帝江南,罪九。夫為人臣而弒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這篇戰(zhàn)斗檄文從義出發(fā),為義而戰(zhàn),可謂字字如匕、句句如槍,戳到了項羽的痛處,也激怒了項羽,劉邦借此宣告自己是天下正義的化身。劉邦的舉義旗、興義師、為義戰(zhàn),為他贏得了高分。

      四是嚴(yán)法術(shù)。劉邦重視制訂法律軍規(guī),以法治軍、以法治民。每略一地,他警告軍隊不得侵害當(dāng)?shù)匕傩?,不得恣搶財物。占領(lǐng)灞上后,他召集各縣官員說:“吾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眹?yán)明的號令整肅了軍紀(jì),安頓了民心,樹立了劉邦的威信,于是出現(xiàn)“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而劉邦還不讓收受秦人禮物的感人場面,以至于秦人生怕沛公走掉不當(dāng)秦王了。當(dāng)上皇帝后,劉邦漢承秦制,頒布了諸多法令,推行依法治國,法制建設(shè)保證了大漢王朝的長治久安。

      五是隱忍術(shù)。劉邦能成帝王之業(yè),與他的能隱善忍有極大關(guān)系。劉邦的“忍經(jīng)”是敢于示弱、決不逞強,表面看似無爭,背里磨刀霍霍。最經(jīng)典的一場戲當(dāng)是鴻門宴。明知兇多吉少、險象環(huán)生,但毅然屈尊前往,能隱能忍的背后是大智大勇。當(dāng)忍得忍,忍而不發(fā),小不忍則亂大謀。他學(xué)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學(xué)部下韓信不憚“胯下之辱”。當(dāng)然劉邦也不是一味地忍聲吞氣、隱忍無度,“隱”是為了“現(xiàn)”,“先忍”是為了“后發(fā)”,該出手時就出手。劉邦韜光養(yǎng)晦、蓄勢待發(fā),是在等待時機,陣前宣戰(zhàn)、垓下決戰(zhàn),都是大爆發(fā)、總動員。

      六是造神術(shù)。劉邦為自己編寫了一部關(guān)于“龍的傳人”的神話?!妒酚洝防镉涊d,“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產(chǎn)高祖。”劉邦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fù)那里賒酒喝,醉臥不起,卻被人看見有龍附體;劉邦夜行澤地,聽說前面有巨蟒擋道,便拔劍斬殺之,被夜哭老嫗暗示為赤帝即炎帝之子下凡。劉邦聚義之初,沒有什么資本,常常藏匿于芒碭山中。夫人呂雉給他送飯,憑著頭頂上方的祥云紫氣,一找一個準(zhǔn)兒。此聞一傳十、十傳百,“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相信劉邦的父母也好,鄰居王媼、武負(fù),路上的老嫗、老婆呂氏也罷,都不過是劉邦的“托兒”。古代帝王慣用這些小把戲,表明自己命系天賜、君權(quán)神授,讓天下人臣服。

      七是施巧術(shù)。奸詐巧取是劉邦的一大才能。早在當(dāng)亭長時,呂雉的父親呂公寄宿在沛縣縣令家中,達官顯貴們上門道賀,管事按送禮輕重排席位。沒有地位的劉邦一分錢也沒帶,卻詐稱“賀錢萬”,騙得呂公親自到門口迎接,這一招果然奏效,喜歡相面的呂公一眼就發(fā)現(xiàn)劉邦器宇不凡,不但引為座上賓,還把女兒嫁給了他??芍^施詐成功。俗話說“兵不厭詐”,在與秦兵、與項羽的爭戰(zhàn)中,劉邦的施詐術(shù)、離間術(shù)、心理戰(zhàn)、情報戰(zhàn)運用得十分嫻熟、相當(dāng)頻繁。不光施詐,劉邦還擅長巧取。滅秦戰(zhàn)進入最后階段,項羽指揮千軍萬馬展開巨鹿之戰(zhàn),殺得昏天黑地血流成河,卻不料劉邦精兵快騎,直取秦王,奪得秦之傳國玉璽,算是先入關(guān)者。此舉必然導(dǎo)致了項羽的不服氣。劉邦善于取巧,其實是一種高超的智慧與膽識表現(xiàn)。

      八是謀略術(shù)。從《史記》里看,劉邦用計遠遠多于項羽,每到關(guān)鍵必設(shè)計,每次用計必靈驗。二人都是杰出的軍事家,但項羽是以征服對手為目的,劉邦是以征服天下為己任。項羽攻城略地、殺人如麻,幾無敗績,每一仗打得都很漂亮,強悍的秦兵主要是被項羽打下來的。所以有人贊曰:“羽之神勇,千古無二”;而劉邦僅有打下咸陽、受降秦王之功,但他擅長從長計議,從戰(zhàn)爭一開場就籌劃好了過程與結(jié)局。項羽重謀一役,在乎戰(zhàn)斗之勝負(fù),劉邦重謀全局,講究戰(zhàn)略之得失。項羽雖意氣風(fēng)發(fā)斗志昂揚,卻常常布局失策、經(jīng)緯失序。劉邦雖屢遇狼狽與尷尬,動不動就“復(fù)入壁,深塹而自守”,卻屢屢失而復(fù)得、有驚無險。與項羽斗智斗勇,劉邦總是借項羽之勇克自己之難,以自己之長制項羽之短,雖然不道德,卻符合兵法,是軍事家,更是政治家、戰(zhàn)略家的謀略。年齡決定閱歷,資歷決定資本,一個年輕氣盛,一個老謀深算,項羽自然搞不過長他24歲的劉邦。老將剋新銳,應(yīng)驗了那句俗話“姜還是老的辣”。項羽是豪情萬丈的偉丈夫,劉邦是心懷天下的大丈夫;項羽謀事,劉邦謀勢,在對與錯、贏與輸、得與失、勝與負(fù)、成與敗這五個層面上,項羽看重前面三個,劉邦則看重后面三個,城府不同,境界不同,結(jié)局當(dāng)然不一樣。歷史舍項羽而選劉邦,無疑是正確的。在好人中選能人,在能人中選正人,這是興國興朝之要。

      自古帝王多英雄。毛澤東說,劉邦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這是史家的功勞。

      史筆如刀,刀下有情,故事里藏掖著臧否褒貶,史家的價值觀決定著民族的歷史觀。司馬遷筆下,項羽雖然沒有劉邦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卻活得瀟灑與率性、盡情與坦蕩,比劉邦高貴。《史記》記載說,劉邦被項羽追擊到靈璧東睢水上,楚軍騎兵追上來,劉邦為了逃命,情急之下竟把兒女們推下車。歷史真相是不是這樣,無從考證,但司馬遷的愛憎卻是躍然于筆端的。司馬遷還收錄了劉邦為報復(fù)嫂子當(dāng)年對他不好而遲遲不封其侄,不善待功臣,好色無賴、擁戚姬而騎周昌的脖子等故事,想說明劉邦既有仁義表象,也有“兩面人”表現(xiàn)的復(fù)雜形象。再譬如,《史記》里還說,公元前206年,劉邦與項羽對峙于廣武,派彭越數(shù)次堵截項羽的援糧,項王急了,抬來高腳桌,扛來大砧板,把劉邦的老父親綁在上面,派人告漢王說:“你還不趕緊臣服,我就煮了你爹!”劉邦卻說:“我與你項羽都面北受命于楚懷王熊心,拜結(jié)過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如果一定要煮了你爸,就請分我一杯羹?!睆闹锌梢钥闯觯椨鹨匀柿x之心度劉邦之腹,而劉邦不但不急,反以流氓嘴臉應(yīng)對,兩個人的心理素質(zhì)和品質(zhì)涇渭分明。如果說二人都有流氓習(xí)性的話,項羽充其量是一個小流氓,而劉邦則是一個大流氓?!妒酚洝分械捻椨鹦蜗笏坪醺迂S滿而正面,他既剛烈勇武,又柔情似水、情意纏綿。寧可壯烈犧牲,決不茍且偷生,羞愧感代表了高貴心、純潔度。直到生命終結(jié),項羽還不忘將自己的頭顱饋贈故人。劉邦和項羽都曾以詩言志。劉邦得勝還軍路過家鄉(xiāng)沛縣,宴請父老鄉(xiāng)親時作《大風(fēng)歌》曰:“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項羽被困垓下,夜聞楚歌,心境凄涼,作《垓下歌》。兩首詩賦都有氣勢,但劉詩是起勢、開勢,心氣高漲;而項詩是收勢、頹勢,其勢有衰,其鳴也哀,多少有些匹夫之勇和兒女之情,能賺足女人的眼淚,但時運不濟、氣數(shù)已盡。因此,在司馬遷筆下,項羽是一個有精神、有魅力的漢子,各個側(cè)面都很酷,但整體形象是悲??;劉邦各個場景都不怎么光彩,但最終光彩奪目。

      從這個角度上說,歷史是司馬遷寫成的。他有沒有把因李陵事件受腐刑而對漢武帝的怨恨,轉(zhuǎn)嫁到漢高祖劉邦的身上,從而削低了劉邦的高度?我認(rèn)為很難說沒有。不但劉邦受損,秦始皇、呂太后等都受到影響。但是,不可否認(rèn),司馬遷有一雙洞察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眼睛,讓我們看到了以項羽為代表的貴族階級的沒落與以劉邦為代表的農(nóng)民階級的崛起。同樣是推翻暴秦,項氏集團領(lǐng)導(dǎo)的是一場六國貴族階級的復(fù)國之戰(zhàn)、復(fù)興之戰(zhàn),而劉邦是為農(nóng)民階級利益而戰(zhàn),是革命的戰(zhàn)爭。不同的群眾基礎(chǔ)早就決定了戰(zhàn)爭的性質(zhì)、民力的多寡和最終的結(jié)局。盡管后來劉邦也形成了新的地主集團,但這不是戰(zhàn)爭的出發(fā)點。項羽的本性,暴露了他作為貴族階級的軟弱性和不徹底性,劉邦的戰(zhàn)略眼光反映了無產(chǎn)者的無畏和對社會本質(zhì)的認(rèn)知,看到了歷史的走向。一定程度上說,劉邦是那個時代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也留下了一部厚重的教科書。一個不知道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后來的革命者、統(tǒng)治者都試圖從劉邦身上找教訓(xùn)、找經(jīng)驗。這叫作“以史為鑒”。

      劉邦是真正統(tǒng)一天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不算,充其量是預(yù)演。秦滅六國,六國雖不存但人心并不歸秦,復(fù)興之夢想從未斷絕,族秦之浪潮此起彼伏。秦始皇在位僅11年暴卒,二世胡亥被奸臣趙高所誅,三世秦王子嬰只在位46天,“孤立無親,危弱無輔”,被劉邦約降,后被項羽刀斬,整個秦朝生存不過15年。秦朝的覆滅,內(nèi)因在于朝綱不振、國力式微,君暴臣奸民反,苛政嚴(yán)刑峻法。劉邦一舉平定天下,遂六國之遺愿,延楚國之福祚,施善政良法,濟蒼生百姓,開創(chuàng)了兩漢400多年的基業(yè),為大漢王朝同羅馬帝國一起躋身世界強國,準(zhǔn)備了足夠的政治制度、物質(zhì)基礎(chǔ)和文化條件。此所謂族秦者秦也、興漢者漢也。

      兩個人的戰(zhàn)爭浪激云涌、驚塵蔽天,終結(jié)了一個統(tǒng)一王朝,開啟了另一個統(tǒng)一王朝。劉邦和項羽,是中華民族史上推動歷史、改寫歷史、創(chuàng)造歷史的雙雄,不可或缺,缺一不可。

      猜你喜歡
      項羽劉邦
      多多益
      朽木頌
      劉邦:我的腳丫子呀
      項羽虞姬
      四面楚歌
      本期資深大廚:周恩來
      劉邦記嫂之恨
      劉邦斬丁公
      項羽并非自刎而死
      周恩來妙語評項羽
      丰都县| 从江县| 兰坪| 莱芜市| 张家界市| 新巴尔虎右旗| 平塘县| 平利县| 菏泽市| 江源县| 玉溪市| 金门县| 景东| 外汇| 德清县| 临漳县| 简阳市| 富锦市| 皮山县| 即墨市| 仪陇县| 阳曲县| 招远市| 梁平县| 南阳市| 元谋县| 万年县| 垦利县| 页游| 福贡县| 德化县| 米脂县| 英超| 青龙| 高阳县| 辽宁省| 阳新县| 新郑市| 南丰县| 河西区|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