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言語交際策略不僅可以讓聽話人理解對方的說話方式和態(tài)度,而且可以讓說話人在不同的語境下運用不同的語言手段和方式達到交際目的。但在實際言語交流過程中,一些意外情況的發(fā)生會導致聽話人產(chǎn)生誤解或歧解。研究刻意曲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順利地完成交際活動并促進交流。
【關鍵詞】故意曲解;關聯(lián)理論;方法
一、刻意曲解
刻意曲解是語言使用者在會話交際中為了達到某種交際目的,有意利用某種特殊的語境和對方話語中含糊的、不確定的表達方式,歪曲對方的話語意圖,以便達到某種交際效果。這樣的一種語用策略就叫做刻意曲解。
二、刻意曲解的方法
1、曲解
曲解是指不顧客觀事實,歪曲原意,作錯誤的解釋或理解。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其自身的概念或寓意。但是,說話者可以通過混淆這個詞的不同概念達到曲解的目的。雖然,說話者和聽話人用的是同一個詞語,但是聽話人選擇的這個詞的意義是不同于說話者的。也就是說,雖然這個詞在說話人和聽話人的話語中是同樣的形式,但是它們的概念或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2、創(chuàng)造新的意義
曲解的關鍵在于改變原來語言形式的概念。詞語本來概念和目標概念都是它的含義。但是對于這種方法來說,聽話者使用的概念不是現(xiàn)成的或者被普遍使用的傳統(tǒng)用法,而是他自己創(chuàng)造的。也就是說,說話者為了滿足交流需要會故意放棄詞語現(xiàn)成的或固定的用法而創(chuàng)造新的含義。
3、故意忽視語境
語境是對話存在的基礎,同一個對話在不同的語境下?lián)碛胁煌暮x。在言語交際中,說話人獲取大量語言信息并形成語境假設,這是交際雙方都能夠明白的一種語境。這時,聽話人會為了自己的交流需求而故意忽視這一語境、說一些眾所周知的內(nèi)容或只講字面意思來交談。
三、結(jié)語
語言研究的目的是如何使用語言而不是認定它的功能。故意曲解是語言適用的一個特殊的例子,可以滿足使用者的交流需要。是一種可以改善人際關系的方法。生活中,人們通常通過寒暄類的交談建立或維持雙方的社會關系。在寒暄中,使用故意曲解可以拉近雙方的社會距離。
【參考文獻】
[1] 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30.
[2] 何自然, 申智奇. 可以曲解的語用研究[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4(3).
[3] 姜望琪. 當代語用學[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123.
【作者簡介】
龐佳佳(1992—),女,漢族,山西大同人,貴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