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芳
保溫杯是一般家庭的必備用品。近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從市場上購買了15個品牌的不銹鋼保溫杯,委托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開展比較試驗。結果顯示,6款樣品部分指標不符合國家推薦標準要求,不符合率為40%。其中,令人意外的是,高價位保溫杯產品沒有表現出相應的高品質,產品價格與品質反差較大。
價格貴的保溫杯抽檢仍有不合格
本次試驗發(fā)現,15款樣品均使用安全性較高的304不銹鋼,未出現用其他低價不銹鋼材以次充好的現象,產品保溫效能較好,加入開水后,水溫測試全部符合標準。不過,行業(yè)中的一些不合理現象也在本次比較試驗中暴露出來,主要是高價位產品沒有表現出相應的高品質,如本次樣品中標價數百元的保溫杯竟有“標稱容量”和“標志和說明書”2個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且保溫效能在所有產品中僅處于中等水平。相反,一些低價位產品卻表現出品質不俗、價廉物美,不但全部指標符合檢測標準,質量過硬,在保溫性能上也不差于好產品。
4種實用的選購方法
1.304不銹鋼保溫杯。專業(yè)人士認為,國內的保溫杯,很大程度上都采用的是回爐鋼,即200系不銹鋼制作。這種不銹鋼完全是工業(yè)級使用,重金屬析出以及含量要遠遠高于食用級不銹鋼,那么在你喝茶水或者檸檬水時,重金屬析出會更加嚴重。國家規(guī)定,所有食用級不銹鋼等級至少標準為304不銹鋼,也就是我們常見的18/8不銹鋼。其中18/8表示此不銹鋼材料成分含18%鉻、8%的鎳,達到此標準的材料,符合國家食品級標準是綠色環(huán)保產品,產品防銹、耐腐蝕。但因為成本較高的問題,不良商家往往以次充好,使用302甚至更低的200系不銹鋼代替。所以,那種大街上擺地攤的十幾至二十塊的保溫杯,絕對是質量不過關的次品,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重金屬中毒的現象。
鑒別方法:普通不銹鋼杯體色澤呈現發(fā)白和發(fā)暗,如果放入濃度1%的鹽水浸泡24小時后會產生銹斑,其所含的部分元素超標,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2.保溫性能選擇。保溫杯的保溫性能目前來說因為技術越發(fā)的熟練,各大廠家做到的效果已經非常接近,大都可以保證最小6小時的保溫效果。保溫杯一般而言都會分為內膽和外膽,這樣可以充分保證保溫杯的保溫性能。
鑒別方法:將熱水倒入保溫杯,靜置一會,摸一下背身和底部,如果沒有溫度變化就是合格的;如果變化明顯,則說明保溫性不好。
3.塑料配件識別法。食品級新塑料的特點是氣味小、表面光亮、無毛刺、使用壽命長不易老化。普通塑料或回收塑料的特點是氣味大、色澤灰暗、毛刺多、塑料易老化容易斷裂。
4.購買正規(guī)產品。雖然大家都愛“物美價廉”,時不時貪小便宜,但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商品具備更多的安全保障,購買大品牌是首選。保溫杯領域目前比較靠譜的產品有膳魔師、象印、虎牌、孔雀,都是比較主流的選擇,同時也有專門給孩子使用的保溫杯產品,質量是值得信賴的。
溫馨提示
清洗保溫杯時,不僅要清洗杯口,杯底和杯壁也不應忽略,尤其是杯底,平時不常清洗,可能會沉淀很多細菌及雜垢,最好用刷子刷。
同時,由于洗潔精的重要成分是化學合成劑,最好不要使用。若要清洗沾有大量污垢或茶垢的杯子,可以在刷子上擠上牙膏,牙膏中既有去污劑,又有極細的摩擦劑,很容易將殘留物質擦去而又不會損傷杯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