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如
科研立項靠關系
●吳之如
《法制日報》報道,關于多年來高??蒲蓄I域的亂象,復旦大學一名教師道出了科研立項的部分幕后真相:首先是立項申報,不拼實力拼“關系”,一個原本科研實力不強的人,只要當了校領導,課題馬上就來,于是很多人就削尖腦袋,往上鉆營。另外一些老師也紛紛利用學校的資源“跑部錢進”,拿了課題經費后,再甩手給年輕教師或者學生去做。
高校科研領域亂象頻生,究其本質,其實也是腐敗的一種表現(xiàn)。它除了擾亂社會風氣,損害科學研究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外,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進步,也使得科技人才培養(yǎng)變得阻力重重。這類問題若不盡快解決,必然會拖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后腿,給不學無術卻善于鉆營的人可乘之機,敗壞高校的學風,侵擾銷蝕真正做學問的學者和學子們的意識和意志,真是后患無窮。有道是:
科研立項靠關系,
高校學術也出奇;
毀人不倦是腐敗,
多少學子陷污泥。
有些事情,不是僅僅給了大筆金錢就能辦得好的,譬如這高校的科研領域。真正有道德、有氣節(jié)、有實力又肯做研究的學者,以獻身科學進步和培養(yǎng)科技人才為己任,在科研工作中大顯身手,奉獻社會方為立身之本,而絕不會違法違規(guī)、假公濟私、弄虛作假,挪用、揮霍甚至貪污科研經費。對這類丑惡現(xiàn)象的揭露和清理,也正是當前高校深化反腐敗斗爭的緊迫內容之一,這樣的科研風氣亟待凈化。
(本欄目責任編輯:范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