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喜+蘇原忠
當下我國中小學生的超重和肥胖檢出率不斷增加,學生的肥胖趨勢日趨嚴重,如何有效抑制或扭轉該趨勢是我們必需面對的迫切問題。我們對四年級實驗組6個班的學生進行持續(xù)一學期的趣味“課課練”練習實驗,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肥胖男生的身體形態(tài)進行測量,實驗后得出實驗組學生的體重和BMI具有非常的顯著性特征和喜歡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生明顯增加,而對照組沒有明顯的變化。得出趣味“課課練”對四年級肥胖男生具有鍛煉作用和減肥功效,對抑制小學生肥胖趨勢有明顯作用。
表1所示,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體重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P是0.53(P>0.05)。而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體重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是0.03(P<0.05),可見實驗的效果,實驗后實驗組的體重和對照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后,實驗組的體重均值減少了2.4kg;而對照組的體重均值卻增加了0.9kg。由此得出,實驗組與對照組的體重變化剛好相反,實驗組減少,而對照組增加,而且實驗組減少的數(shù)值降價對照組增加的3倍,這說明了趣味“課課練”對四年級肥胖男生起到減少體重的功效。
表2所示,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BMI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P是0.34(P>0.05)。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BMI具有顯著性差異,P是0.02(P<0.05)??梢?,實驗后,實驗組的BMI較對照組低了1。實驗前后,對照組的BMI對比沒有顯著性的差異,P是0.71(P>0.05);實驗組的BMI對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是0.00(P<0.01),實驗前后對比,BMI減少了1.4。BMI是一個反應肥胖程度的科學指標,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BMI越高,肥胖程度越高,相反,BMI減低意味著減肥效果明顯。實驗組在實驗后的BMI降低,也就是實驗組的減肥非常明顯。
表3所示,對照組在實驗前后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的態(tài)度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實驗組學生喜歡體育與健康課由實驗前的8%上升到實驗后的52%,增幅是44%,不喜歡也不討厭的學生基本維持不變,討厭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生由實驗前的56%下降到實驗后的16%,下降了40%,可見趣味“課課練”對小學四年級肥胖男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的態(tài)度有很大的轉變,從討厭人數(shù)和不喜歡也不討厭的人數(shù)的體育態(tài)度轉向喜歡的人數(shù)大幅度提高,提高了44%,而由討厭的人數(shù)轉向喜歡和不喜歡也不討厭的人數(shù)也下降了40%,相對于以往的簡單、枯燥和機械的“身體素質練習”,趣味性“課課練”在轉變小學肥胖男生有優(yōu)越的特點。
責任編輯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