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昌
【摘 要】閱讀能力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在英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教師必須全方位地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英語教學的整個階段,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完成英語教學中的這項重要任務。本文在闡述開展英語閱讀的意義和提出英語閱讀教學中常見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英語閱讀困難的對策,以求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技巧;閱讀數量;閱讀興趣;閱讀習慣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閱讀理解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勞動,它是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閱讀理解的能力直接制約著學生的答題效果。對于不少學生,閱讀理解是他們英語學習中的一大難點。應試教育又使許多學生忽略了英語閱讀,對英語閱讀越來越不感興趣,嚴重制約了他們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英語閱讀中有很多因素對閱讀質量起到積極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利用這些因素能促進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作為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之一。為此我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英語閱讀中常見的問題
1.缺乏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很多學生在閱讀材料時,存在喜歡字讀、音讀、心讀或指讀等方式的個人習慣,這些動作容易破壞閱讀的連貫性思維,影響閱讀的速度和效果。
2.英語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很多學生在閱讀時產生障礙是因為閱讀的文本中有很多自己不認識的生詞、詞組、句型等,即使聯系上下文也無法推測,導致不能理解所閱讀的材料內容。
3.對英語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幾乎每個師生都在為單招考試這一終極目標努力,為了取得良好的成績,不惜投機取巧地探索捷徑,一味地背單詞、詞組和句子,忽視了詞匯的一些內在含義,導致在閱讀材料的時候理解出現偏差。
4.缺乏英語跨文化意識。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如果僅僅掌握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而忽視文化知識是達不到語言交際目的的;如果單從字面來看,不了解特定環(huán)境下語句所表達的特定含義就很容易產生翻譯誤差。
二、解決英語閱讀困難的對策
1.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信心。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自然其閱讀興趣也不成問題,但是對英語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就更應想方設法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滲透激發(fā)英語興趣的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教學策略。在開展閱讀的同時,要尋找機會多給學生開展單詞競賽、英語演講、諺語教授、書寫比賽、欣賞英語歌曲、觀看英文電影等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感到英語學習是很有趣的。教師應通過設計閱讀任務明確每次閱讀的目標,即給予學生明確的閱讀目標,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樹立學習信心。例如,在學習某一課文前,教師可以設計與課文相關的有趣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去收集、整理,且提出幾項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的閱讀任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發(fā)揮他們的學習潛能,從而一步步增強學習信心。
2.培養(yǎng)閱讀技巧,使之“會”讀。
教師在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機會,掌握閱讀技巧,讓學生“熟能生巧”。從泛讀到精讀,循序漸進理解閱讀材料,具體要求學生根據題目和圖片猜測大意和主要內容,了解閱讀材料的大意。同時教會學生跳躍式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要善于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和主題句。一篇閱讀文章,通過略讀和跳讀,用適量的問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啟發(fā)引導成功了,閱讀教學也就成功了。
當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生詞無疑是“攔路虎”。因此,對生詞的準確猜測無疑至關重要。它不僅可以幫助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我們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不害怕,不被某個生詞所困,掌握全文大意即可。如,一些人名、地名、組織等諸如此類的生詞不必追究其具體的含義,因為一般不會影響對文章主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倒是要求學生學會根據某些單詞的前綴、后綴、合成等方法來猜測生詞。讓學生知道單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要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長此以往,學生會側重某個重點信息的捕捉,以減少閱讀時間的浪費和低級錯誤的產生,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效率。
3.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更是培養(yǎng)閱讀速度的方法之一。教師指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快速準確閱讀指定的材料內容。很多學生在閱讀中養(yǎng)成了逐字、逐句閱讀的習慣,這樣不僅閱讀速度很慢,而且還會影響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教師應指導學生采用按照意群閱讀、跳讀和略讀等閱讀方法,快速理解文章大意,并在文章中迅速搜索答案。教會學生尋找主題句和關鍵詞句,根據上下文或構詞法猜測生詞的意思。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能引發(fā)學生討論的閱讀任務,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如推斷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傾向;總結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對文章進行重述和評價等。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動力和能力;使學生參與活動中,在做中學到好的學習方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1)當學生在閱讀材料的時候,指導學生視讀。視讀不是一個詞一個詞地讀,是以意群為單位進行成組視讀。意群(word groups)是指一組具有相同意義、相對獨立的詞組、短語或句子。閱讀時從一個意群迅速跳到另一個意群,而且把掃描的重點落在意群的重點詞或關鍵詞上。
(2)逐行閱讀,不指讀。一些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喜歡用手、鉛筆或其他的器物指著所需閱讀的位置,他們認為這樣可以迫使自己更專注于閱讀材料,其實不然。這種不好的習慣會大大降低閱讀的速度。教師告訴學生要注意閱讀材料,但并不是死扣每一個細節(jié)。正確的方法是先泛讀后精讀,逐漸幫助學生改掉指讀的習慣。
(3)當學生遇到新單詞或者不理解的句子時,往往喜歡回讀,久而久之,即使文章中沒有新單詞和理解障礙,學生也會不放心地回讀已經看過的內容。這樣也會影響閱讀速度。所以,教師從一開始進行閱讀訓練的時候,就要提醒學生杜絕回讀的習慣。
通過多年的教學與學習,我感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時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如何使外語教學理論付諸于教學實踐,教學實踐又促使教學理論的飛躍,是擺在我們外語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英語教學的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教學能力,必須調動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克服對英語閱讀的畏懼性和一些不良習慣,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閱讀指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常抓不懈,循序漸進,必然會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