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保山植煙區(qū)“三蟲三病”發(fā)生規(guī)律動態(tài)調查

      2017-04-26 23:13:09楊紹俊彭堅強肖志新劉芮
      熱帶農業(yè)科學 2017年3期
      關鍵詞:煙蚜高峰期煙株

      楊紹俊++彭堅強++肖志新++劉芮++郭應成++秦+蔚

      摘 要 為探究保山植煙區(qū)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通過對植煙區(qū)2014~2016年主要病蟲害的動態(tài)監(jiān)測,預測病蟲害的發(fā)病高峰期。結果表明:植煙區(qū)主要病害為青枯病、黑脛病、病毒病,主要蟲害為斜紋夜蛾、金龜子、煙蚜,其發(fā)生高峰期分別為青枯?。?月下旬至8月中旬)、黑脛?。?月上旬)、病毒病(7月中下旬)、斜紋夜蛾(在8月中旬)、金龜子(6月中下旬)、煙蚜(4月中旬和6月上旬)。建議結合植煙區(qū)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有針對性進行綜合防控。

      關鍵字 煙草 ;病蟲害 ;發(fā)生規(guī)律 ;病情指數

      中圖分類號 S43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3.010

      Survey of Dynamic Occurrence of “Three Insects, Three Diseases”

      in Tobacco Producing Areas of Baoshan, Yunnan

      YANG Shaojun PENG Jianqiang XIAO Zhixin LIU Rui GUO Yingcheng QIN Wei

      (Yunnan Tobacco Co. Ltd Baoshan Branch, Baoshan, Yunnan 678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main pests and diseases in tobacco-growing areas of Baoshan, Yunnan, the major pests and diseases in these tobacco-growing areas were dynamically monitored from 2014 to 2016 to forecast the peak of their occurr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diseases included bacterial wilt, black shank and virus disease, and that the main pests were Spodoptera litura, scarab beetle and Myzus persicae. The occurrence peak periods for the diseases and pests were late July to mid August for bacterial wilt, early August for black shank, mid and late July for virus disease, mid August for S. litura, mid and late July for scarab beetle, and mid April and early June for M. persicae. It is suggested that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se diseases and pests be controlled in an integrated way based on their occurrence rules in the tobacco-growing areas.

      Keywords tobacco ; disease and pest ; occurrence regularity ; disease index

      煙草作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具有農業(yè)生產的全部屬性,同樣受到病蟲害的危害[1]。據統(tǒng)計,我國一般年份因煙草病害所造成的損失占總產量的10%~15%,給煙草行業(yè)乃至國家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2]。煙草病蟲害種類較多,目前已查明侵染性病害已有62種之多[3-4]。胡堅、李天飛等[5]在云南煙區(qū)對其煙草昆蟲進行了補充調查,共發(fā)現煙草害蟲天敵126種。不同地區(qū)其優(yōu)勢群體不同,如西南植煙區(qū)(云南)蟲害優(yōu)勢種有煙蚜、煙青蟲、小地老虎、銅綠麗金龜A.corpulenta等[6]。病害主要有病毒?。ㄆ胀ɑㄈ~病、馬鈴薯Y病毒等)、黑脛病、根黑腐病、葉斑病(野火病、赤星病等)、白粉病等。近年來,煙草科技工作者對不同地區(qū)的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進行了調查研究。周慧丹等[7]指出,大理州植煙區(qū)蚜蟲在4月中旬和6月上旬呈現兩個遷飛高峰,黑脛病病情指數高峰出現在7月中下旬,病毒病在大田期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黃國聯等[8]研究指出,煙青蟲在山東植煙區(qū)一年中出現兩個危害高峰,分別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保山市作為一個新煙區(qū),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變,其植煙面積約30 000 hm2/a,收購煙葉約65 000 t/a,是當地的重要產業(yè)之一,每年因病蟲害損失約15%,給當地煙葉生產及煙農收益帶來不利影響。為此,對保山植煙區(qū)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以期為保山煙草病蟲害綜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調查地點及內容

      以當地的主栽品種‘云煙87為基礎,在保山市隆陽、施甸、騰沖、龍陵、昌寧5縣區(qū)分別設立病蟲害系統(tǒng)觀測圃,開展定點系統(tǒng)調查,記載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觀測圃內不進行任何農藥防治,讓病蟲害自然消長。同時在5縣區(qū)委派專人開展定點普查,每個縣區(qū)設3個普查點,分別記錄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觀察圃調查對象為“三蟲三病”即:煙蚜、斜紋夜蛾、金龜子;青枯病、黑脛病、病毒病,普查對象為植煙區(qū)主要病蟲害。

      1.1.2 調查時間

      試驗時間為2014~2016年,每年從大田移栽期開始至采烤結束,定期進行調查統(tǒng)計。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觀測圃分別設3次重復,每個試驗小區(qū)面積80~100 m2,并設立保護行;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連片種植區(qū)作為普查點,采用梅花形5點取樣法進行調查。移栽待緩苗期過后,每月逢“5日、15日、25日”對觀察圃中煙株進行發(fā)病率、病情指數等指標的統(tǒng)計測算,參照煙草病害分級調查方法(YC/T39)進行級值確認;苗期蚜蟲調查,在定點育苗棚群,隨機抽取5盤,統(tǒng)計含有煙蚜煙苗的百分率,其他蟲害以百株蟲口數表示,病進行對比分析。

      發(fā)病率=(發(fā)病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1.2.2 分析方法

      采用DPS和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植煙區(qū)病蟲害普查情況

      2014~2016年病蟲害普查統(tǒng)計情況(調查中發(fā)生病害或蟲害煙株數為計量單位)見圖1、2。

      結果表明:保山植煙區(qū)主要病害為青枯病、黑脛病、病毒病,分別占總病害的27.6%、25.2%、14.3%。普查中發(fā)現,青枯病、黑脛病在輪作不充分的植煙區(qū)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病毒病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較大,在干旱年份發(fā)病率有升高趨勢,其他病害在不同植煙區(qū)呈不規(guī)律性發(fā)生,后期葉斑類病害有上升的趨勢;主要蟲害為斜紋夜蛾、金龜子、煙蚜,分別占總蟲害的27.8%、23.7%、19.3%。普查中發(fā)現,斜紋夜蛾、金龜子主要以殘食煙株葉片為主,危害較大,煙蚜以吸取煙株汁液為食,是病毒病轉播的重要媒介[9]。通過擺放斜紋夜蛾誘捕器、黃板、殺蟲燈、施放蚜繭蜂等綜合防治技術的應用,蟲害得到一定控制,但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年度間無明顯的規(guī)律性變化。通過3年數據分析,基本確定保山植煙區(qū)主要病蟲害為以上“三蟲三病”。

      2.2 植煙區(qū)觀測圃中主要病害發(fā)生情況

      2014~2016年歷年病害觀察圃統(tǒng)計情況,見圖3~5。

      從圖3可以看出,6月初是青枯病顯癥開始時期,植株出現萎蔫,7月下旬至8月中旬,發(fā)病率達到高峰,各年份間無規(guī)律性變化,2015年病情較重。調查過程中發(fā)現,病情嚴重的煙株后期出現整株枯死,病莖部位用手擠壓,有乳白色菌液排出,感病較輕的煙株,葉片不能正常落黃,失去烘烤價值。此外,感病煙株出現一定區(qū)域性聚集現象,觀測圃中一般表現5~10棵同時發(fā)病。

      從圖4可以看出,5月底6月初是黑脛病顯癥開始時期,煙株生長緩慢,莖葉逐漸變黃,頂部葉片向中脈卷曲,有時萎蔫,之后病情有加重趨勢,直至8月上旬,發(fā)病率達到高峰期,并維持在高峰期,直至采烤結束。2016年各時期病情發(fā)生有提前的跡象,這可能與年度氣候有關。調查過程中發(fā)現,感病植株發(fā)育畸形,重病植株葉片從下而上逐漸發(fā)黃下垂萎蔫直至煙株枯死。此外,感病植株根系都不發(fā)達,較容易連根拔除,在高溫高濕田塊病情有加重跡象。

      從圖5可以看出,5月中旬移栽緩苗期過后病毒病就開始顯癥,7月中下旬達高峰期,之后維持在高峰期,直至采烤結束。2014年發(fā)病率相對較高。調查過程中發(fā)現,感病植株整個生育周期都有病癥顯現,通過肥水管理,可以一定程度緩解病情的蔓延,輕感植株葉片可正常落黃,具有一定的烘烤價值。從煙株發(fā)病過程中發(fā)現,病毒病也表現出與青枯病相同的區(qū)域性聚集現象。

      2.3 植煙區(qū)觀測圃中主要蟲害發(fā)生情況

      2014~2016年歷年蟲害觀察圃統(tǒng)計情況見圖6~9。

      從圖6可以看出,斜紋夜蛾從大田移栽后,百株蟲口數呈上升趨勢,到8月中旬達到高峰期,隨后百株蟲口數呈下降趨勢,2014年與2015年百株蟲口數變化趨勢基本相同,2016年各個時期百株蟲口數有下降的趨勢。調查過程中發(fā)現,斜紋夜蛾主要以殘食幼嫩葉莖為主,且速度很快,致使田間煙葉殘傷過大,失去烘烤價值。此外,在蟲害高峰期,單株抽口數可達9頭,對煙葉為害極大;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時,斜紋夜蛾會表現出假死現象,并對常規(guī)化學農藥產生了一定的抗藥性,化學防控難度較大。

      從圖7可以看出,6月中下旬金龜子百株蟲口數達高峰期,之后蟲口數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各年份之間變化趨勢基本相同,其中2016年百株蟲口數在田間前期和中期有所下降。調查過程中發(fā)現,在金龜子蟲口高峰期成蟲主要殘食煙葉,咬食葉片成網狀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僅剩主脈,群集為害時更為嚴重,常規(guī)化學藥劑防控難度較大。

      從圖8、9可以看出,煙草苗期蚜蟲高峰期出現在4月中旬,2014~2016年苗期有蚜率峰值分別為4.1%、3.4%、2.6%,煙草大田期蚜蟲高峰期出現在6月上旬,之后略有升高后,蟲口數呈下降趨勢。2014~2016年百株蟲口數最大值分別為78、76和58頭,其中,2014年和2016年蟲口數最大值出現在7月上旬,且2016年蟲口數相對較低,2015年蟲口數最大值出現在6月下旬。調查中發(fā)現,煙蚜蟲口密集區(qū),其病毒病發(fā)生相對較重,這與煙蚜是病毒病傳播重要媒介有密切關系。

      3 討論

      3.1 植煙區(qū)主要病蟲害危害高峰期預測

      通過對近3 a保山植煙區(qū)病蟲害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基本確定主要病蟲害以斜紋夜蛾、金龜子、煙蚜、青枯病、黑脛病、病毒病“三蟲三病”為主。各種病蟲害具有明顯的危害高峰期,據數據分析預測:青枯病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黑脛病高峰期8月上旬;病毒病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斜紋夜蛾蟲害在8月中旬;金龜子蟲害在6月中下旬;煙蚜蟲害苗期高峰期在4月中旬,大田期高峰期6月上旬,這與煙蚜在4月和6月兩次遷飛有一定關系,龍憲軍[10]的研究與本文的結果基本一致。此外,煙蚜進入高峰期后,觀測圃中的病毒病發(fā)病率隨之出現明顯升高現象并達到高峰(6月25日~7月25日),可推測煙株間通過煙蚜媒介交叉感染有一定的關系。楊靜等[11]研究也指出,煙草黃瓜花葉?。–MV)和馬鈴薯Y病毒?。≒VY)的發(fā)生與有翅蚜的發(fā)生、遷飛緊密相關。此外,調查過程中發(fā)現,觀測圃為連作地塊,則其三大病害發(fā)病率明顯高于輪作地塊。

      3.2 植煙區(qū)主要病害防控對策

      病原菌是導致煙株發(fā)病率高的主要因素,青枯病、黑脛病病原菌主要存在土壤中、遺落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傳播媒介主要以土壤和灌溉水為主;病毒病初侵染源為帶病殘體和其它寄主植物,主要以帶病汁液傳播,煙蚜是其重要的傳播媒介。針對其傳播途徑,可采取土壤調理抑制病源群體的擴散;輪作是控制病源傳播的有效途徑,最好采取“水—旱”輪作模式,要注意輪作植物要避免與煙草具有相同的病源;結合植煙區(qū)發(fā)病規(guī)律,在病害高發(fā)期前(重點是煙草旺長期)進行重點預防,對移栽后就顯病癥的煙株要及時清除,并對其在換土的基礎上進行補苗處理,對于病情較重的區(qū)域可適當采取化學防治。

      3.2 植煙區(qū)主要病害防控對策

      蟲害的發(fā)生與其生活習性有密切關系,結合其在保山植煙區(qū)的發(fā)生規(guī)律,斜紋夜蛾和金龜子以幼蟲危害較為嚴重,可通過預整土地環(huán)節(jié)進行土壤深耕曬垡,減少蟲口基數,在蟲害爆發(fā)期前(重點旺長中后期),采用斜紋夜蛾誘捕器、性引誘劑、殺蟲燈及人工輔助滅殺幼蟲等措施進行蟲害綜合預防;針對煙蚜遷飛規(guī)律[7],4月份為育苗階段要加強苗期管理,做好防蟲網預防措施,進入旺長期后要及時懸掛黃板、投放煙蚜繭蜂等措施進行綜合防治,對于蟲情較重的區(qū)域可適當采取化學防治。

      本文對保山植煙區(qū)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危害高峰期做出預測,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防控措施,對煙農采取綜合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調查中主要針對病蟲害的年度發(fā)生情況進行了匯總分析,對病蟲害的消長制約因素需做進一步的研究和論證。

      參考文獻

      [1] 郭傳濱,楊立均,馮國勝,等. 駐馬店煙區(qū)主要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研究[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42(35):12 497-12 500.

      [2] 蘇德成. 中國煙草栽培學[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

      [3] 方宇澄. 中國煙草病蟲害彩色圖志[M]. 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4] 張萬良,翟爭光,謝楊軍,等. 煙草赤星病研究進展[J]. 北京農業(yè),2011,23(1):126-128.

      [5] 胡 堅,李天飛,鄧建華,等. 云南煙草害蟲天敵種類[J]. 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2,17(3):232-238.

      [6] 陳 靜,徐 云,歐陽進,等. 昆明市煙草主要病蟲害發(fā)生危害和消長動態(tài)研究[J]. 西南農業(yè)學報,2016,29(6):1 347-1 352.

      [7] 周慧丹,張學良,董亞隆,等. 賓川縣煙草病蟲害發(fā)生特點[J]. 南方農業(yè),2014,8(30):30-32.

      [8] 黃國聯,匡傳富,譚 琳,等. 煙草煙青蟲生態(tài)防治研究進展[J]. 2015(9):37-38.

      [9] 陳 杰,楊 顏,吳才源,等. 煙蚜繭蜂生物防控煙蚜及蚜傳病毒病的效果[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16,44(14):188-190.

      [10] 龍憲軍. 鳳凰縣煙蚜的越冬基數與遷飛及田間消長規(guī)律[J]. 貴州農業(yè)科學,2013,41(5):70-72.

      [11] 楊 靜,陳 杰,楊如松,等. 貴州省鎮(zhèn)遠縣煙蚜及蚜傳病毒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J]. 貴州農業(yè)科學,2016,44(6):71-74.

      猜你喜歡
      煙蚜高峰期煙株
      降降降!3月豆粕跌超450元/噸,大豆到港量將迎高峰期,后市還要再跌
      當代水產(2023年4期)2023-06-14 03:04:16
      有機態(tài)氮與無機態(tài)氮配施對煙葉產質量的影響研究
      福建煙區(qū)不同世代煙蚜繭蜂對煙蚜的寄生效應
      梨樹進入生長高峰期 管理技術看這里
      煙蚜繭蜂對不同齡期煙蚜的寄生選擇及其子代發(fā)育表現
      漂浮煙苗飼養(yǎng)煙蚜及煙蚜繭蜂技術研究
      打頂后養(yǎng)分供應水平和采收方式對烤煙鉀素積累分配的影響
      水氮耦合對煙株生長、產量及主要化學成分的影響
      防患于未“燃”,溫暖過冬So Easy
      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高峰期的不均衡運輸組織研究與應用
      灵寿县| 建始县| 阿勒泰市| 同仁县| 河间市| 焦作市| 伊宁县| 鄂托克旗| 龙江县| 北川| 西和县| 股票| 定西市| 祁连县| 宜川县| 吴堡县| 青川县| 平舆县| 比如县| 博罗县| 合江县| 兖州市| 连州市| 贡嘎县| 四子王旗| 久治县| 新田县| 宜城市| 舞钢市| 宁化县| 宁强县| 宁海县| 手游| 渑池县| 洮南市| 纳雍县| 临漳县| 邵阳县| 台州市| 临高县|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