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要】本文針對小學高年級英語教材的特點,闡述了語篇教學的涵義及目的,介紹了語篇教學的程序和方法,并提出了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高年級英語 語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93-02
近年來,小學英語教學已進入語境式整體課堂教學階段,強調(diào)從語篇入手,展現(xiàn)給學生完整的語言概念,這對學生和教師來說也無疑是一種困難和挑戰(zhàn)。在教學語篇時,既避免枯燥乏味的單純講解,又能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環(huán)境中獲取語言信息,運用語言信息,已然成為一種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亮點”。
一、語篇教學的涵義及目的
語篇整體教學是指在具體語境中教學單詞和句型,主張把單詞融入句子中教學,從整體入手,無論是單詞、句型還是理解問題,都讓學生結(jié)合語境進行獨立思考,它不僅強調(diào)語言知識本身的教學,而且在教語言知識的同時將認知知識、目的與文化背景知識等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國外文化,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實際交流能力。
二、語篇教學的程序和方法
語篇教學的程序主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創(chuàng)設語境學習文中新的詞語或句子,借助恰當?shù)慕虒W手段完整地呈現(xiàn)語篇內(nèi)容。運用“瞻前顧后”、“化整為零”的情境創(chuàng)設,達到優(yōu)化語篇教學,提升課堂實效的目的。在課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教學中,首先以chant的形式導入新課,在有節(jié)奏的韻律聲中讓學生快速進入狀態(tài)。這樣不僅構(gòu)建了愉悅的學習氛圍,而且調(diào)動了學生的知識儲備,為進入課文閱讀進行了鋪墊,從而自然而然地進入語篇整體呈現(xiàn)階段。
(一)Pre-reading(初步了解語篇大意)。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提供背景知識,引出話題,解決語言障礙。因此教師可通過真實語境導入語篇,讓學生討論標題,猜測課文大概內(nèi)容。如在教學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時,就是通過課件展示Zoom豐富的食物店,讓學生看著真實鮮活的實物,揭示課題,提出問題。T: Look,this is Zooms food shop.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ood. Can you say?
(二)While-reading (深層理解語篇)。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是讓學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捕捉具體信息,培養(yǎng)閱讀技巧。它倡導把語言作為一個整體,引導學生對語言材料進行整體感知,習得所學語言。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語篇:①在語篇中,關鍵信息(生詞),利用圖提示。②掌握重點語言,就關鍵信息設問,讓學生答問理解語言。③提示關鍵信息(生詞、短語、語言點)直觀形象地猜測。 ④練習正誤語句的判斷。⑤根據(jù)語篇內(nèi)容,完成表格信息。⑥選擇答案填補關鍵信息。⑦結(jié)合語篇,連接關鍵信息。⑧將語篇分句打亂順序重新組合。
(三)Post-reading (真實運用)。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是讓學生將所學內(nèi)容與自己的經(jīng)歷、知識、興趣、觀點聯(lián)系起來,整合知識與技能,進行語言形式的基本訓練和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可有以下幾種方式:①結(jié)合語篇,談論自己的想法或看法;②就所學課文描述或復述課文;③另補充一篇閱讀理解;④就所學故事,描述或重編一個新故事。
三、語篇教學需關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貼近文章的實際,不要過大,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從整體考慮,不能只重視詞句講解,而忽視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大敲邊鼓不進主題,沒有整體性,這樣會影響語篇教學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實效。
(二)語篇的導入方式。
教育學家布魯姆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nèi)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導入語篇教學時,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點到話題,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既鞏固舊知,又能提前滲透課文中的難點,將知識靈活運用,從而讓學生興趣勃勃參與其中。
(三)教師提問的有效性。
在語篇教學中,教師應從整體教學入手,提出切實可行的問題,這些問題要針對課文主要內(nèi)容,如時間、地點、人物、數(shù)量、結(jié)果等,而且要有利于理清文章脈絡和層次,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整體把握課文,問題所用句型貼近學生學力,便于學生理解,問題要有一定的坡度,有信息差,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調(diào)動學生聽的積極性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總之,語篇教學不僅強調(diào)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更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應認真地分析、把握教材,精心設計,不斷摸索與實踐,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其在語言實踐中形成合作、自尊、自強和樂于學習的個性品質(zhì),從而讓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效!